2020年1月19日我国颁布了新版“限塑令”。当今世界,塑料制品随处可见,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编者
在我们的食物里、饮用水中,甚至呼吸的空气中都可能含有极其微小的塑料颗粒。这些微塑料对我们的身体会有什么影响呢?科学家正在进行调查。
如果好好数一数家里有多少塑料制品,也许会让你大吃一惊。打开厨房橱柜最底层的抽屉,里面是“琳琅满目”的各式塑料盒、盖子、杯子和吸管,还有用过一次就得扔的一次性塑料餐具。据估计,平均每户家庭每年要产生6千克塑料粉尘,有大约7000亿片被称为“微塑料”的碎片。它们就像雪花一样,每一片都不一样,但每一片都可能是有害的,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隐患。
人类已经生产了83亿吨塑料。塑料一旦被合成出来,它们就将伴随我们几个世纪不会消失。
微塑料不只是存在于室内,它们其实“无处不在”。水里、空气里、食物里,我们被塑料“云雾”包围着,所有的东西几乎都被塑料污染了。每天还有更多的塑料物品被制造出来。
废弃塑料污染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大问题。2017年,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表论文指出,塑料污染包括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使用的所有塑料及其最终归宿”。据估计,自塑料发明以来,人类生产了大约83亿吨的塑料制品,其中50亿吨塑料或被埋进了垃圾填埋场,或被随意丢弃在环境中。
著名的埃及吉萨金字塔重约500万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相当于数千个吉萨金字塔那么大的塑料垃圾山会是怎样令人震惊的一幅图景!塑料产品和塑料垃圾每天还在继续增加。每年都有400万~1200万吨的废弃塑料最终进入海洋环境。大的塑料碎片已在我们的环境监测“雷达”上被定位多年,然而,这些大的塑料垃圾还只是一个更可怕塑料危机的开始。因为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合成材料,它不会被生物降解,但会被风、海浪和阳光分解成更小的碎片,这些碎片可以小得我们的肉眼根本看不到,但它们仍然存在,渗透进我们周围环境的每一个角落和缝隙中,也包括我们的身体里。
人类生产了大约83亿吨的塑料制品,其中50亿吨塑料或被埋进了垃圾填埋场,或被随意丢弃在环境中。
微塑料的存在并污染环境已是普遍共识,但迄今为止,我们对微塑料的了解以及微塑料对我们的潜在影响还所知甚少。特别是微塑料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很多人还完全没有当回事儿。其实,解决微塑料污染问题已刻不容缓,微塑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极大的健康隐患。
现在已有50亿吨塑料垃圾被填埋或丢弃到环境中,它们大小形状各异,化学成分复杂。
应对微塑料对人类危害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其多样性。就微塑料大小而言,可以横跨至少七个数量级:最大的为5毫米,而小的被称为“纳米塑料”的塑料碎屑只有1纳米甚至更小。微塑料的形态也大相径庭,有完美的球体、不规则的块状物、参差不齐的碎片和尖利的纤维状碎片。
微塑料的化学成分也各不相同。微塑料可由数百种甚至数千种不同的高分子聚合物组成;微塑料中还含有种类繁多的添加剂,如塑化剂、阻燃剂等;废弃塑料还会从环境中吸收污染物质,如碳氢化合物、杀虫剂,甚至各种重金属。让事情变得更为棘手的是,每一颗塑料微粒都有可能被有机物和微生物环绕,形成其独特的“小生态”……几乎每个塑料微粒都有自己的特性。
我们在摄入塑料包装的食物时可能摄入微塑料。
瓶装水里的微塑料。
这种复杂性使得预测和探索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变得非常困难——它们不是一种类型的污染物,而是由许多类型污染物构成的一整个大类。科学家认为,理论上,微塑料进入人体有两种途径:摄入和吸入。这种复杂性导致废弃塑料具有了物理、化学和微生物三种污染的潜在危害:第一种物理污染来自塑料颗粒进入人体器官和組织,造成损害和炎症;第二种化学污染是从废弃塑料中渗出然后进入人体的有害化学物质,它们包括塑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残余、添加在塑料中的阻燃剂,以及微塑料颗粒从环境中吸收的有害污染物质;第三种微生物污染,主要来自那些特别喜欢依附并生长在塑料表面的病原体微生物,它们通过微塑料进入人体。
据估计,每年通过食物进入我们体内的微塑料颗粒多达6.8万个。
想想我们吃下去的微塑料,它们可能进入我们的身体。在我们喝的饮用水里,吃的食物里,都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每升瓶装水里可能含有高达上百个微塑料颗粒。其他如啤酒、盐、海产品、蜂蜜、糖和袋泡茶,也都发现有微塑料的存在。甲壳类水生动物通过过滤海水进食,它们体内也含有大量微塑料颗粒。人类在食用这些海产品时,便会同时将微塑料吃下肚去。
飘浮在空气中的微塑料也在不经意间进入我们的食物中。据估计,每年通过食物进入我们体内的微塑料颗粒多达6.8万个。
之前的一项研究已证实了我们经常摄入微塑料这一事实: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类粪便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所有粪便中都含有微塑料颗粒。
我们每天到底吞入了多少微塑料,以及它们对我们健康的影响如何,现在仍然未知。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莱斯利指出:在粪便中含有微塑料并不是最让我们担心的,因为它们也许只是“穿肠而过”。真正令我们担心的是,这些微塑料是否会对我们的内脏造成危害,甚或进入我们的血液?
科学家认为,就我们对微小粒子行为的了解,微塑料颗粒通过肠道壁直接被吸收的可能性很小,只有1%~2%的最小颗粒能够得以通过。仅从数量上来看,这确实不多,但这些极微小纳米塑料的危害很大。它们可能穿过细胞膜,然后进入血液循环,甚至可能穿过血脑屏障或胎盘。
问题是,我们不知道每天会接触到多少像这样真正微小的塑料粒子,又会有多少这样的极微小塑料粒子进入我们的身体里。就目前所了解的情况看,流入环境中的废旧塑料会分解成越来越小的颗粒,最终都会变成极微小的颗粒;而环境中这种纳米级的微塑料颗粒又很难通过常规手段被检测到。
人类通过食用菜肴摄入微塑料颗粒。
除了吃进去的,还有吸进去的。我们的上呼吸道可以清除掉一些微塑料颗粒,但纳米级的微塑料则可能会渗透进入我们的肺部,甚至还有可能进入血液循环。
微塑料的化学毒性目前尚不清楚。但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的一项分析,一些菜肴内有小剂量的已知毒素,包括多环芳香烃(PAHs)和双酚A(BPA)。虽然与我们从其他来源摄取的环境毒素相比,这样的微量看起来可以忽略不计,但就进入我们体内的微塑料所含有害化学物质的多样性而言,我们对其化学毒性对我们身体的影响还知道得太少了。
微塑料通过生物链进入人体的示意图。
海洋被塑料污染,人类将难逃厄运。
在微塑料上安家的微生物也会给我们带来风险。科学家发现,微生物在微塑料表面生长得非常好,这些微塑料很可能会成为细菌和病毒性疾病以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载体。
至于微塑料造成的生物学影响,虽然已有动物研究成果,但所获信息量仍然不多。大多数实验动物都是水生动物,尽管塑料对它们的有毒影响多有发现,但实验用的通常都是高浓度的微塑料球,与真实环境里的塑料污染情况并不完全一样。
微塑料很可能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难道只是虚惊一场?远非如此。人们对微塑料危害掉以轻心的态度,令这一领域内的科学家们深感吃惊和不安。 尽管目前还没有找到微塑料造成危害的更多的证据,更多证据还有待研究,但科学家担心的是,对人类健康和地球生态健康构成威胁的另一种长期的、大规模的危害。
2019年初,莱斯利团队开始寻找塑料是否会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的证据。该项目的研究试图弄明白与微塑料特别是纳米级微塑料相关的五大健康隐忧:食物中的污染风险;空气中的污染风险;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是否会进入大脑和胎盘;是否有可能成为病原体的载体。一些相关研究项目正在全力以赴进行之中,不久前已得出的一些相关数据和初步结果并不令人乐观。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妮恩克领导的一个项目专门研究免疫系统对微塑料的反应。他们的研究表明:老鼠体内肝脏、肾脏和肠道中都检测到了微塑料,这意味着微塑料很可能对免疫系统也会产生影响。
不同大小的微塑料对人体的影响。
在道路上不断磨损的汽车轮胎也是微塑料的来源之一。
为了找出对人类的可能影响,妮恩克将聚苯乙烯微球添加到含有免疫細胞的培养皿中,这些免疫细胞被称为“中性粒细胞”,它们吞噬并杀死细菌和其他入侵者。
有些未受污染的纯粹微塑料,中性粒细胞会直接忽略它们,但涂有模拟了血液循环中触发免疫反应因子的血浆的微塑料球,就会触发中性粒细胞开展攻击行为并吞噬掉它们,接着展开免疫攻击行为的中性粒细胞本身也会死亡。这意味着微塑料对人类健康的隐患令人十分担忧,尽管还有许多事情是我们至今未知的,如在免疫系统连锁反应中,微塑料是否会触发中性粒细胞反复不断的攻击。
科学家为了弄清楚被老鼠摄入体内的微塑料是否会激发免疫反应,开发了一种检测人类机体组织中微塑料含量的方法。
在另一项较早的研究中,荷兰毒物学家发现:培养皿中的人类胎盘细胞能够吸收直径200纳米的聚苯乙烯微球。还有研究发现:培养皿中含有微塑料的肺部组织最后都死了。
尽管这些都只是初步研究结果,还不足以作为微塑料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证据。但这一领域内的许多科学家认为:我们已有充分理由相信,长期暴露于微塑料污染环境中,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害的。“我们并不想引起人们的恐慌,一些研究分析数据可以让人安心,但也有一些确实令人担忧。” 妮恩克说道。
我们已经看到,微塑料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但这种危害可能主要涉及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关联的慢性炎症等。目前,我们也许只是处于一个低浓度的微塑料污染环境,也许这些微塑料颗粒本身毒性并没有那么大,但如果我们一生都处于接触微塑料污染的环境中,那么这种污染很可能会在我们的身体器官中累积起来。累计后的恶果还有待研究。
减少产生塑料污染的源头。
那么我们要如何应对?科学家建议,我们要尽量采取措施少用或不用塑料包装,敦促食品行业尽量采用塑料包装之外的其他替代办法。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多措施减少产生塑料污染的源头:如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等;个人护理用品行业已准备逐渐开始努力减少化妆用品、美容用品中的微塑料球的使用量,这一措施如得到有效实施,那么,仅此一项流入江河湖海的微塑料颗粒可有望减少10%。
但考虑到海洋中现存的大量塑料垃圾,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海洋中塑料污染物的逐渐分解还将导致微塑料污染的危害持续增长。即使我们从现在开始停止塑料污染,在未来几十年时间里,微塑料污染水平还将会继续提升。海洋中现有的废弃塑料不会消失,但会变得越来越小,其潜在危险性也将越来越严重。这些极为细小的微塑料颗粒将从水体进入空气中,进入土壤里,并最终可能进入我们的身体里。
服装用合成纺织品在海洋塑料垃圾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对于微塑料污染及其危害,我们要面对的问题远比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目前,这方面研究所取得的进展是有目共睹的,但要解决微塑料污染问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可能还需要许多年的努力,甚至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对微塑料污染问题有更多的了解,找到其危害人类健康的确凿证据,并找到治理的办法。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2020年1月19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2020年底,我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或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
《意见》提出,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禁止生产销售超薄塑料购物袋、超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療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分步骤禁止生产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分步骤、分领域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制品、快递塑料包装等。研发推广绿色环保的塑料制品及替代产品、探索培育有利于规范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塑料污染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塑料废弃物分类回收清运,规范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同时,《意见》也提出了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标准,完善支持政策,强化科技支撑,严格监督执法等支撑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