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

2020-10-20 03:23陈洁
商情 2020年40期
关键词:对外投资预警系统财务风险

陈洁

【摘要】自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我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取得了非常突出的业绩,但也面临着政治、经济、法律、汇率变动等多样化的财务风险。本文以“一带一路”战略和风险预警理论为基础,对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区域开展对外投资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研究,保障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直接投资顺利推进。

【关键词】“一带一路”  对外投资  财务风险  预警系统

一、引言

(一)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现状

自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我国企业稳步推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与合作。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累计同122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0份政府间合作文件。2013年至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对外投资流量为820亿美元,其中2013年为131.7亿元,2014年为144.6亿元,2015年为189.3亿元,2016年为153.4亿元,2017年为201.7亿元。2018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6.4亿美元,2019年1-6月,新增投资68亿美元,“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稳步推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对“一带一路”区域对外投资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价值意义研究、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对外投资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及类型研究、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等方面。在“一带一路”战略方面,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的事务,对区域一体化和统一产生一定影响(Ferdinand P,2016)。在财务风险的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方面,有些专门研究政治风险(T Hassan T A, Hollander S, Van Lent L, et al,2016)、有些专门研究外汇风险(Gargano Antonio Riddiough Steven J.Sarno Lucio,2018),系统研究财务风险类型的并不多。国外对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比较早,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预警理论,主要有单变量判别分析法、多变量判别分析法、概率回归模型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法。

国内学者对“一带一路”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对“一带一路”政策措施和协调机制的研究(张述存,2017)。二是对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应涛 2017;过涵、赵晨曦,2018;陈洪浙,2019)。三是研究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吴建功,2017)。四是对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研究(宋歌、马涛,2018)。五是对风险管控的研究(董学力,2017)。从总体上看,国内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

二、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财务风险生成机理及识别

(一)外部风险生成机理

1.政治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环境差异较大,一些国家政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如澳大利亚;一些国家或地区动荡不安,斗争激烈,政党更替频繁,如中东地区。2018年,美国挑起贸易争端,中兴通讯受到制裁,华为被打压,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级,给“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带来阻碍,增加投资的成本和风险。

2.经济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经济制度建设和营商环境差异较大,如东盟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而欧洲各国的经济高度发达,再加上近期全球经济下行、经济萎缩,给“一带一路”沿线投资造成影响,产生经济风险。

3.政策法律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和社会背景不同,经济环境比较复杂,他们一方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但也会出于利益保护的考虑,制定资源环境保护、劳工保护、外汇管制等政策法规,规范和限制中国企业对其能源、资源的投资,中国企业可能面临国家安全审查、环境保护,劳工保护等法律政策变动的风险。

4.自然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震地质灾害、水文气象灾害、旱涝灾害和海洋灾害分布广泛并频繁暴发,是全球台风、暴雨、沙尘暴的高发区,极易引发各类风险。

(二)内部风险生成机理

1.经营风险

在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活动中,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项目的实施成功。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战略定位风险、投资决策风险、信用风险、行业风险。根据穆迪2017年评估报告,多数“一带一路”国家的信用状况相对较弱,在“一带一路”沿线68个国家和地区中,42个国家的信用评级低于投资级别或不在穆迪评级范围内,意味着潜在风险较高。

2.融资风险

在融资安排中,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货币金融制度、国际收支体系等方面不够成熟,可能由于筹资规模不当、资金来源结构不当、筹资方式及时间选择不当、债务期限结构安排不当而导致融资风险。

三、F分数模型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财务风险预警中的应用分析

风险预警是中国企业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有效财务风险防范管理的第一步,是风险识别、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国内外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国外研究成果比较成熟,并且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主要有单变量预警模型、多变量预警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由于条件所限,本文采用多变量预警模型中的F分数模型对中国交建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时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简称中国交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管理运营的一体化业务,目前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签署合同、协议超过400亿美元,投资和承建了中巴经济走廊系列工程、科伦坡港口城、蒙内铁路等重大项目。截至2017年底,中国交建已在“一带一路”沿线累计修建公路10,320公里、桥梁152座、深水泊位95个、机场10座,提供集装箱桥吊754台,已签约及在实施铁路2080公里。中国交建2011年-2018年基本财务数据如表1所示。

F分数模型是我国学者周首华和杨济华在Z(Z-score)积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改进了的多变量预警模型。公式为:

F=0.1774+1.1091X1+0.1074X2+1.9271X3+0.0302X4+0.4961X5

其中:

X1 (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资产总额;

X2 留存收益/资产总额;

X3 (税后纯收益+折旧)/ 平均负债总额;

X4 股东权益市场价值/负债总额;

X5 (税后纯收益+折旧+利息)/平均资产总额。

F分数模型方程式以0.0274为临界点,若某一特定的F分数低于0.0274,则将被预测为破产公司;反之,若F分数高于0.0274,则公司将被预测为可以继续生存的公司。F 分数模型判定财务风险的临界值如表2所示。

根据前面的数据,计算 F分数模型结果如表2所示。

对 F 分数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交建从 2012 年一直到 2018 年 F 值均远远大于 F 的临界值 0.0274,这说明中国交建在这段时期以来企业并没有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的现象,不会面临破产的危险。中国交建的整体财务状况基本保持一个良好的局面。但中國交建的F 值从2012 年到2018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可能是由于全球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一)化解政治风险

要合理化解政治风险,整体来看,可以把国家风险按频度和烈度进行区分:如果是频率低但烈度大的,如战争风险、国有征收风险,企业应考虑止损、回避或进行风险转移。如果是频率高但烈度小的,如营商环境风险和当地舆论风险,企业可以考虑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改善与当地社区的关系。对于国有化征收危机,东道国应该向投资人做出合理赔偿。如果就赔偿产生争议,投资人可以向国际机构申请仲裁。因此,中国企业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时,首先要分析东道国的政治局势,评估政治风险的级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化解风险。

(二)降低法律风险

对“一带一路”区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类法律风险进行分级评估,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风险管理。一是调查东道国整体的法律环境,判断对外投资法律风险的高低。二是对投资项目和交易标的所适用的法律进行尽职调查,充分了解当地的法律制度,系统地分析法律风险类别,建立东道国法律风险评估体系。三是制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依据以及政策指导。四针对劳工风险,我国企业必须充分了解国际劳工标准和东道国的劳工法律法规,充分了解沿线国家的劳工标准及其存在的差异,遵守东道国劳工法律,积极响应劳工政策。

(三)防范经济风险

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时,要充分了解东道国的经济制度、商业文化和营商环境,尽最大努力降低交易成本,防范经济风险。东道国的通货膨胀和经济紧缩会影响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因此,中国企业首先要增强风险意识,充分了解东道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析央行的政策导向,预测突发事件对市场的影响,做好风险防范;二是充分防范外汇风险,利用银行的金融衍生工具规避风险,如远期结售汇业务、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外汇掉期、货币掉期等业务,把外汇汇率风险控制在可预见、可控制的范围内。针对税收风险,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推进国际税收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税收论坛,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税收交流,推动双边或者多边税收合作。

(四)降低融资风险

降低融资风险的主要措施有:控制筹资规模,减少筹资成本;实施最佳的筹资结构,把握有利的筹资时机;选择合理的筹资期限,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拓宽筹资渠道,如运用融资租赁业务,通过融物的方式达到融资的目的;科学、合理、灵活运用长短期融资方式,增强支付能力;缩减资本项目支出、出售非核心业务,增强变现能力;此外,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公司还应该加强信用管理,防止信用缺失,保持良好的信誉。

(五)建设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各类财务风险,我国企业要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积极应对风险,为企业财务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企业也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财务管理流程,加强企业信息系统更新,对企业关键财务指标进行实时跟踪检测,强化财务人员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合规意识,努力降低企业境外投资的财务风险。

总体来看,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参与境外投资的企业要积极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努力避免不必要的投资损失的发生,不断深化和提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

参考文献:

[1]Ferdinand P . Westward ho—the China dream and"one belt, one roa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under Xi Jinping[J].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16,l92(4): 941-957.

[2]Hassan T A, Hollander S, Van Lent L, et al. Firm-Level Political Risk: Measurement and Effect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9,134(4):2135-2202.

[3]Gargano Antonio,Riddiough Steven J.,Sarno Lucio.The Value of Volume in Foreign Exchange[J].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18,43(7):1-66.

[4]张述存.“一带一路”战略下优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布局的思路与对策[J].管理世界,2017 (4)1-9.

[5]应涛. “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我国“走出去”企业税务管理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17.

[6]过涵,赵晨曦.国际工程承包商财务风险管理[J].财经界,2018(12):158-162.

[7]陈洪浙.论跨国并购融资风险问题[J].现代营销,2019(8):42-43.

[8]吴建功.企业跨国经营财务风险指标体系问题探讨[J].金融经济,2017(12): 78-80.

[9]宋歌,马涛.基于深度学习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价值工程,2018(12):53-56.

[10]董学力.互联网企业跨界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与整合策略——以阿里集团并购优酷土豆为例[J]. 财会通讯. 2017(11):96-100.

猜你喜欢
对外投资预警系统财务风险
学校肺结核流行趋势控制及预警系统监测分析
俄太空预警系统探测到64枚导弹发射
当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探究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探究
迈过海外风险
交通流量增长下的空管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企业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问题研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