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英
【摘 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及照料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一步完善护理服务体系,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入我院接受老年痴呆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按照规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为他们提供常规护理管理以及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一下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智能状态、病情变化、情绪改善情况,同时进行照料者们生活质量以及满意程度的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综合评分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加强了社区护理干预,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普遍优于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影响着老年痴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照料者的生活质量。继续完善社区护理干预的内容,从而提升护理管理的水平,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也更利于诊疗计划的高效实施。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老年痴呆;患者需求;照料者生活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0-166-01
引言
老年痴呆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属于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老年痴呆患者一般有记忆功能障碍、执行能力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临床领域尚未找到彻底治愈该疾病的办法,用药控制、加强监管显得非常重要。所以说,本次实验特别分析了社区护理干预的实施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争取为更多老年痴呆患者提供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保障,研究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患者资料
实验中随机抽选100例患者,因部分患者记忆功能、执行能力、语言功能等有不同程度的障碍表现,所以应与家属沟通后达成意见统一,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规则科学分组,其中对照组有男患者32例,女患者18例,患者年龄在65-83岁之间,平均(69.73±11.21)岁;研究组则有男患者36例,女患者14例,患者年龄在70-89岁之间,平均(71.08±11.85)岁。(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1] ,分组后除年龄、性别、病情不同外,其他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2)排除标准:排除药物过敏者、恶性肿瘤者、心肺功能不全者、照料者不主动不积极配合诊疗服务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加强社区护理干预,具体为:(1)重视心理干预。应用心理疏导措施,消除患者们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的情绪,与照料者们说明护理要点、注意事项、治疗进程,使他们不至于付出更多的努力还损害到患者们的身体健康。(2)重视饮食管理。叮嘱患者戒烟戒酒,改掉不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等。多吃蔬菜有益健康,最好按照营养搭配均衡的食谱补充身体的能量,可以常用豆类食物和奶类食物。(3)重视文娱活动。积极参与社区举办的文娱活动,接触不同的事物丰富自己的生活,尽可能把负面情绪释放出来,从而优化护理效果,体现出社区护理干预的实际价值。(4)重视社区寻访。患者住院期间给予他们悉心的照料,和家属们多沟通、多交流,以解决不同的护理问题。患者出院后定期寻访,通过社区传达健康知识,每月组织社区服务活动,及时解答患者和照料者的各种疑虑。(5)重视护理总结。在例会上分析不良的护理事件,护理人员相互分享操作的经验,改进不足之处,努力为社區护理干预效果的优化献计献策[2]。
1.3 效果评价
观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智能状态、病情变化、情绪改善情况,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照料者的满意程度,做好其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的评分。
1.4 统计分析
使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 22.0处理相关的数据,表格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再用χ2进行检验,p<0.05就代表对比结果有差异且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智能状态、病情变化、情绪改善情况的比较,详见下表:
2.2 两组老年痴呆患者护理质量和照料者生活质量的评分,详见下表:
2.3 两组老年痴呆患者照料者满意程度的统计,详见下表:
3 讨论
社区护理干预应该包括心理干预、饮食管理、文娱活动、社区寻访、护理总结等,还有不全希望其他护理人员做出补充[3]。社区护理干预代替常规护理管理,更利于老年痴呆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也减轻了照料者的护理负担,广泛的推广价值相当高。故此,继续完善社区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更多人加入到社区护理活动中来,医院也能够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肖丽.社区护理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及照料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34)60-61.
[2]何淑芬.关于老年痴呆患者及照料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07)181-182.
[3]张亚亚,洪雅.探讨老年痴呆照料者的精神负担与影响因素[J].精神医学杂志,2019(0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