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天文学家首次发现来自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心跳”——X射线准周期振荡信号。十几年后,当天文学家再次有机会观测这个黑洞时,发现这个信号仍在持续。这项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金驰川主导,研究结果近日已发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这个特殊的黑洞被命名为RE J1034+396,是一个距离地球6亿光年的超大质量黑洞。2007年,科学家们首次发现这个黑洞的X射线辐射具有一小时左右的周期性振荡信号。2011年,由于该黑洞的视线方向离太阳太近,对其“心跳”信号的监测也就停止了。
直到2018年,科学家们有机会再次对这个黑洞开展观测。金驰川研究团队通过使用XMM-牛顿卫星、“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STAR)”衛星和“雨燕(Swift)”卫星,对RE J1034+396开展联合观测,并最终确认其X射线振荡信号仍然存在,而且比以前更强了。这是目前观测到的持续时间最长的超大质量黑洞“心跳”信号。
◎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