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辉,王钰凯,韩瑞双
(新疆师范大学 商学院,乌鲁木齐 830017)
提要:目前新疆有9个边境城市符合设立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基本条件,但这些区域发展边境旅游试验区的优先次序及障碍因素的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通过构建新疆发展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区域筛选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方法和障碍因素诊断模型研究,发现新疆伊犁州直属县(市)的综合评价值最高,可以率先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阿勒泰地区可以作为第二批备选区域;喀什地区和哈密市可以作为第三批培育区域;而塔城地区、博州和克州这3个区域的障碍度比较高,暂时不适合发展边境旅游试验区。总体来看,制约新疆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障碍因素主要来自于旅游资源禀赋、边境区域与毗邻国家的合作和旅游产业发展这3个子系统。由于这7个边境区域的经济社会支撑能力存在异质性,因此各区域应根据各自障碍因素,制定适宜自身的边境旅游试验区推进方案和实施路径。
《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72号)指出,我国最高层面的旅游改革部署是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以下简称为旅游“两区”)建设。由于我国沿边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性很大,那么沿边区域旅游“两区”的建设方案、实施路径和政策体系就应考虑 “一地一方案”。显然,我国沿边区域旅游“两区”在何处建、建设次序、如何建等问题上亟待深入研究。
新疆作为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边境区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建设旅游“两区”的潜力。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动跨境旅游合作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6〕108号),要在11个边境地区建立跨境旅游合作区,新疆阿勒泰地区是其中之一。为了更好地指导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2017年新疆阿勒泰地区启动编制了《阿勒泰地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阿尔泰山(中蒙俄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发展规划》《阿勒泰千里画廊旅游开发总体规划》。那么,在新疆阿勒泰地区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的背景下,新疆如何推进旅游“两区”协调建设呢?依据我国文化和旅游部的通知,依托边境城市才可以建立边境旅游试验区,成熟一个试验区则推出一个。目前新疆有喀什市、阿图什市、哈密市、霍尔果斯市、阿拉山口市、伊宁市、博乐市、塔城市、阿勒泰市9个边境城市符合这一条件。那么,这些城市所属的哪些区域具备设立边境旅游试验区的潜在资质呢?哪些区域可以率先发展边境旅游试验区呢?这些区域发展边境旅游试验区的优先次序如何?各区域设立边境旅游试验区障碍因素有哪些呢?这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自2016年1月国务院提出要建设旅游“两区”,并指出11个地区要加快发展跨境旅游合作区,2018年4月内蒙古满洲里和广西防城港被确定为我国首批建设的两个边境旅游试验区以来,关于旅游“两区”的研究一度受到学界重视,但就目前而言,相关研究还较为薄弱,正如刘宏芳等指出边境旅游试验区属于最近时期的政府推动行为,有关此方面的学理性研究还比较匮乏[1]。虽然国发〔2015〕72号文件没有对边境旅游示范区做出清晰的概念界定,但明确了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发展目标,即利用此平台实施全域旅游,以旅游业带动沿边区域成为旅游目的地,促进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边安边兴边。由此看出,考察边境城市是否具备设立边境旅游试验区的资质和潜力,事实上是在考察边境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2]。
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跟踪的热点和难点,该领域研究经历了从宏观理论探讨到微观实证分析的发展过程,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不同,学者们得出了各自相应的结论。Crouch[3]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CR概念模型,这个概念模型主要包括核心资源和吸引物、支持因素和资源、目的地管理、目的地政策规划和发展、限制和促进因素、微观竞争环境、宏观竞争环境7个维度。Dwyer[4]在CR模型的基础上,演绎了各因素对旅游的影响,但没有分析出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国内学者郭舒等[5]利用问卷调查法,总结归纳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包含核心吸引物、资源禀赋、支持性因素、发展性因素、资格性因素和管理创新6个因素,结合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易丽蓉等[6]利用问卷调查法,梳理发现旅游资源、旅游支持因素、目的地管理、区位条件、需求状况5个因素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借助路径分析法剖析了各因素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路径。冯学钢等[7]认为要想定量分析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前提是要科学把握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内涵,提出了从旅游目的地的投入、产出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效率来体现竞争力程度。朱明芳[8]的研究认为,国内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从定性分析法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再演变为多元定量评估的过程。从当前有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国外学者侧重于明晰内涵并提出概念模型;国内学者研究的一般范式是先根据前人研究提出的影响因素,结合研究对象构建竞争力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再通过熵值法、模糊层次分析法等定性或定量方法测算研究对象的竞争力指数值:指数值越大,说明该地区竞争力越高[9-10];或者采用降维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量化评价[11],利用聚类分析法对竞争力结果归类为不同等级;有的学者结合评价结果利用重要性—绩效分析方法(IPA)对指标体系中的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并提出对策建议,以增强研究的实践意义[12]。目前,该领域的难点在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概念内涵、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还没有取得一致。
现有文献对于理解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具有启发,学者们也非常关注边境区域的旅游发展研究。张瑞英等[13]研究得出中国八大旅游区域的入境旅游呈现分散态势,2001 年后全国入境旅游的大力发展并没有带动大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的入境旅游发展。董尊孟等[14]分析发现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经过了从“非均衡到均衡再到相对均衡”的发展过程,但是新疆旅游产业发展仍然是不均衡状态,处于核心地位的乌鲁木齐、喀什等区域旅游业发展较快,处于边缘地位的塔城、哈密、和田和克州地区旅游业发展较慢。高峰[15]对2016年全国各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虽然新疆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优质旅游资源较少,影响了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因为新疆各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差异,一些区域的旅游业发展不尽如人意[16]。黄明凤等[17]通过突变点检验方法考察了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认为新疆旅游业对经济贡献表现不明显。张洪等[18]研究并提出了“旅游资源错位”现象,认为这一现象限制了新疆边境区域的经济发展。综合来看,以往有关新疆沿边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大小,在哪些区域优先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现有区域发展边境旅游试验区的优先次序,这些区域中存在哪些障碍因素,如何因地制宜地提出建设方案等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另外,现有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由于调查对象、问卷设计不同,导致其竞争力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对新疆的参考意义也比较有限。因此,本研究首先以新疆边境区域为研究样本,借鉴以往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文献,勾画新疆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关键因素模型,构建新疆发展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区域筛选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借助熵权法测算指标权重,运用TOPSIS方法综合评估新疆各边境区域发展边境旅游试验区的竞争力指数值,借助测算结果设计新疆边境区域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优先次序;最后,利用障碍因素诊断模型识别出各边境区域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障碍因素,并针对障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为推动旅游业成为边境区域主导产业、促进边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国发〔2015〕72号纲要中指出,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目的是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照此来看,边境城市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区域筛选依据是由该区域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高低所决定的。目前,新疆有9个边境城市,这些城市所属的边境区域哪些能够率先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呢?为此,亟须构建一个筛选体系,对符合基础条件的边境区域进行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综合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进行筛选。
借鉴以往国内学者归纳出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新疆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关键因素作用机理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构建对旅游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这些旅游资源禀赋是各边境区域壮大旅游业的基础和前提,也就是说,边境区域旅游资源禀赋是边境区域综合评价值的基础。旅游产业是旅游经营主体把旅游资源变成经济效益的重要突破口,这是检验旅游产业竞争力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由于边境旅游试验区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环境、交通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那么边境区域经济社会对旅游业的支撑能力是促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各构成要素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考虑到旅游业具有明显的涉外性,新疆边境区域与毗邻国家合作程度是反映外向型产业发展的重要衡量维度。因此,新疆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区域筛选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因素包括4个部分(见图1)。
图1 构建新疆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区域筛选指标体系的关键因素
当二级指标确定为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产业发展、边境城市支撑能力、边境城市与毗邻国家合作4个维度以后,就需要确定具体的三级指标。各维度的三级指标筛选依据如下:
1.旅游资源禀赋维度的指标设置依据
如何衡量某一区域的旅游资源禀赋程度呢?学术界对旅游资源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但是学术界普遍认同旅游资源的内容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总和,但考虑到旅游资源内容的多样性、变化性、共生性等特点,很难把一些诸如民俗风情、气候物种等旅游资源用定量化指标来反映多寡状况。另外,从旅游资源理论可以发现,吸引力是激发旅游者作用于旅游资源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动因。从旅游者在大尺度旅游空间决策行为所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来看,旅游需求者倾向于选择世界公园、国家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级别较高的旅游地作为旅游目的地[19]。根据以上学理基础,衡量新疆边境区域旅游资源禀赋的具体指标见表1。这些指标不仅能反映各边境区域旅游资源禀赋的基本情况,也可以利用定量方法来衡量旅游资源禀赋的综合优势度。相关数据主要从新疆文化旅游厅网站和各区域政府网站查询统计得到。
2.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维度的指标设置依据
考虑到产业发展水平是一个涉及产业规模、产业效益、产业潜力和产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因此边境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选取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入境旅游人次(人)、星级宾馆数(个)、旅行社个数(个)反映旅游产业规模;旅游产业效益指标则选取了限额以上住宿企业营业额(万元)、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数(人)和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营业额(万元),用限额以上住宿企业固定资产(万元)反映产业潜力(见表1),数据主要来源于2019年的《新疆统计年鉴》。
3.边境区域支撑能力维度的指标设置依据
某一区域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两者之间具有协调性,这种协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可以把旅游业作为某一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引起区域内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子系统的变化;二是区域内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子系统的变化又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和条件。受自然条件、交通和地理限制以及历史因素影响,边境城市所属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普遍存在经济发展质量低、经济发展“通道化”和跨境合作形式单一等现实障碍,这些都会制约边境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基于旅游业与边境区域的协调互动联系,衡量边境区域支撑能力维度的主要指标见表1。数据主要来源于2019年的《新疆统计年鉴》和各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公报》。
表1 新疆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区域筛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新疆边境区域与毗邻国家的经贸合作维度的指标设置依据
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是边境城市崛起的首要条件。边境城市不仅具备发展边境旅游试验区的资质要求,也有与毗邻国家开展跨境旅游合作的便利条件。所以,在边境城市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其发展不仅取决于国内边境区域的支撑能力,也取决于与毗邻国家的合作。因此,三级指标的选择依据不仅需要考察边境区域对外开放的程度,还要考察毗邻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见表1)。数据主要来源于2019年的《新疆统计年鉴》以及各地州《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公报》。
根据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可以归为两大类:主观赋权评价法和客观赋权评价法。前者多采取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功效系数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等主观定性方法得到指标的权重,利用权重和标准化数据便可得到综合评价结果。为了消除人为估算权重的主观影响,大多数研究都采取定量法估算权重并测算综合评估值,代表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均方差决策法、熵值和TOPSIS相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从现有综合评价方法看,每种方法考虑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价时,应针对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新疆符合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有9个边境城市,只能从这9个边境城市所属的7个边境区域中选择最优方案和建设优先次序,并且要反映出各个边境区域综合评价值与最优方案之间的差距,显然,利用TOPSIS法即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可以实现研究目的。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根据表1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以形成原始数据的评价矩阵T,其中,i=1,2,…,m;m为评价指标数;j=1,2,…,n;n为新疆7个边境区域。
为了消除指标之间的量纲影响,需要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以解决数据指标之间的可比性。目前数据标准化方法有多种,归结起来主要有极值法、Z-Score法、小数点定标法、对数Logistic模式、模糊量化模式等。不同的标准化方法对系统的评价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关于如何选择数据标准化方法,还没有通用的法则可以遵循。考虑到min-max标准化法在已知某个属性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情况下,可以将数据统一转换成无量纲数值,便于比较和加权。因此,利用min-max标准化法对表1中 2018年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得到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记为TB。
为了克服主观估算权重的人为因素,利用标准化后的数据,借助熵值法估算权重,计算公式为
(1)
结合权重wi和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TB,就可以得到规范化评价矩阵F。
利用矩阵F的规范值,就可以测算正负理想解,令F+表示正理想解,F-表示负理想解,测算公式分别为式(2)和式(3),其中Fij表示加权后的规范值。
(2)
(3)
(4)
(5)
(6)
式(6)中,JDj的取值为[0,1],JDj越接近于1,说明该边境区域的综合评价值越接近于最优水平;反之,当JDj越接近于0,说明该边境区域的综合评价值越接近于最劣水平;根据JDj的大小,就可以对7个边境区域的综合评价值进行优劣排序。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将贴进度JDj分为5个等级,表示各区域的综合评价值所属等级及其含义(见表2)。
表2 新疆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区域筛选综合评价值的等级
在了解7个边境区域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综合评价值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识别和掌握各区域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障碍因素,故采用障碍度模型对障碍因素进行诊断,测算为
(7)
其中,Zij为第i个指标对第j个区域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综合评价值的障碍度。
利用熵值和TOPSIS方法计算得到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数值(见表3),可以发现伊犁州直属县(市)、塔城地区在边境区域与毗邻国家的合作方面具有优势;旅游资源禀赋方面具有优势的是伊犁州直属县(市)、阿勒泰地区和喀什地区;伊犁州直属县(市)、阿勒泰地区和喀什地区在旅游产业竞争力和边境区域支撑能力这两个维度具有比较优势。
表3 新疆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区域筛选综合评价值结果
根据表2的等级和表3的综合测评值,可以发现新疆伊犁州直属县(市)的综合评价值最高,属于一级,具有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优势。阿勒泰地区属于二级,具有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潜力。喀什地区属于三级,考虑将此区域作为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培育区域。除此以外,其他4个区域的综合评价值都属于第四级和第五级,综合评价较低。在后续构建次序中,新疆伊犁州直属县(市)可以率先考虑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阿勒泰地区可作为第二批建设区域,喀什地区、哈密市考虑作为第三批培育区域,塔城地区、博尔塔拉自治州(以下简称为博州)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为克州)的综合评价值最低,说明这些区域目前还不具备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基础和条件。
1.旅游资源禀赋子系统分析
新疆符合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7个边境区域旅游资源禀赋子系统的综合指数介于0.06~0.75之间,其中伊犁州直属县(市)最好,其次是阿勒泰地区,第三则是喀什地区,克州最差,各区域旅游资源禀赋综合指数之间差异化显著。虽然这7个边境区域旅游资源的级别都逐渐向高等级方向发展,但是高等级的优质旅游资源仍然相对较少,并且分布疏密不均匀。从景区总体个数来看,喀什地区、伊犁州直属县(市)、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的A级以上景区数量分别位居前四位,且分别有54个、44个、31个和29个;而博州和克州的国家A级以上景区的数量仅有10个和6个。从景区分布看,2A级、3A级景区主要分布于伊犁州直属县(市)、喀什地区、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4A级景区主要分布在伊犁州直属县(市)和喀什地区,5A级景区主要集中在阿勒泰地区、伊犁州直属县(市)和喀什地区。显然,这7个边境区域的旅游资源禀赋形成了“一南一北”的分布格局,南部主要以喀什地区为高密度分布地区,北部主要以伊犁州直属县(市)、阿勒泰地区为高密度集聚区,但是这7个区域的国家级4A级别以上的景区数量仍然相对较少,各区域都有挖掘优质旅游资源的潜力和空间。
2.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从测算结果看,新疆符合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7个边境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伊犁州直属县(市)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阿勒泰地区,第三则为喀什地区,其他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都比较低,且区域间的差距比较大。具体看,伊犁州直属县(市)、阿勒泰地区这两个区域的经济实力相对比其他区域强。从旅游总收入占GDP指标来看,2018年阿勒泰地区该指标为最高,达78.8%;其次是伊犁州直属县(市),该比重为46.3%。从入境旅游人数分析,2018年伊犁州直属县(市)入境旅游人次达到175.4万人次,排名第二的则是阿勒泰地区达到23.5万人次。2018年,喀什地区接待游客达928.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16亿元,旅游产业规模在南疆四地州居首位。从星级宾馆和旅行社数量来看,伊犁州直属县(市)均排名第一,数量分别为57和68个,喀什地区共有星级饭店34个(其中5星级1个,4星级4个,3星级19个),星级农家乐144个,旅行社35家;克州排名最后,星级宾馆仅有3个,旅行社数8个。从衡量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标来看,这7个边境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相比其他边境区域,目前伊犁州直属县(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具有相对优势。
3.边境区域支撑能力分析
新疆符合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7个边境区域的区域支撑能力子系统的综合指数在0.2~0.65之间,其中伊犁州直属县(市)的边境区域支撑能力最强,其次是喀什地区,第三则为阿勒泰地区,克州的支撑能力最弱。边境区域支撑能力维度的指标涉及区域的经济水平、社会发展、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作用力。伊犁州直属县(市)三次产业比重由2017年的19.6∶31.1∶49.3调整到2018年的18.8∶31.4∶49.8,该区域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成为伊犁州直属县(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服务业,良好的区域基础条件正是促进该区域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喀什地区的区域支撑能力位居第二,2018年该区域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1.6∶24.8∶43.6,该地区在服务业法人单位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个方面具有优势,目前第三产业已成为该区域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这些基础条件为该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支撑能力。虽然该地区拥有相对较多A级以上的旅游资源,但是该区域在城市化率、人均GDP等方面的表现仍然很低。这是因为喀什地区工业化水平低、工业结构单一、加工能力弱,绝大部分出口货物非本地生产,在对外贸易中更多起到了货物周转地和通道的作用,对本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第三产业发展以传统服务业为主,金融、信息、物流、旅游等现代新兴服务业刚刚起步,显然喀什地区产业结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还没有很好地有效结合,这些都是造成喀什区域支撑能力仍然薄弱的诱因。
4.边境区域与毗邻国家的合作程度分析
新疆符合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7个边境区域与毗邻国家的合作程度指数介于0.02~1之间,其中伊犁州直属县(市)合作水平最高,其次是塔城地区,其他区域都处于较低水平。从各区域该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可以发现,伊犁州直属县(市)与毗邻国家的经贸往来最为活跃,在与毗邻国家的合作方面具有优势;其次是塔城地区,该区域与毗邻国家的合作程度也具有优势;其他5个边境区域与毗邻国家的合作程度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经过梳理可以发现,这个子系统综合评价值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与毗邻国家的经贸合作程度,也受毗邻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影响;伊犁州直属县(市)、塔城地区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开展经贸合作比较活跃的地区,伊犁州直属县(市)凭借霍尔果斯口岸联通中亚国家主要城市“阿拉木图—比什凯克—塔什干”这一人口稠密区、市场中心和经济发展带的区位优势,发展了以商贸旅游为主的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带动了以边境贸易为主的边境旅游的迅速发展。根据霍尔果斯市文旅局统计,2019年霍尔果斯旅游人数达到777.37万人次,同比增长45.2%;旅游收入达到142.63亿元,同比增长46.6%。中哈两国依托此合作中心分别成立了国家经济开发区,我国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着力打造产业基地,以带动商贸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塔城地区是我国新疆优势种植业区域,虽然该地区工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发展滞后,但该区域利用优质农产品促进了中哈两国农产品经贸合作,加上拥有3日免签政策、边民互市贸易区的支持政策,2018年仅塔城市接待游客总数首次突破70万人(次),同比增长6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9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增长58%。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伊犁州直属县(市)、塔城地区的综合评价值高,一方面是由于其毗邻国家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区域都拥有具有财税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的合作平台,形成政策洼地优势,在交通设施、产业配套服务等方面优于其他区域。
从障碍因素出现频率来看,伊犁州直属县(市)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障碍因素频率明显低于其他6个地区,其障碍因素出现频率为27.6%;其次是阿勒泰地区,障碍因素出现频率为79.3%;哈密市和喀什地区障碍因素出现频率相同,均为86.2%;塔城地区和博州两个区域的障碍因素出现频率相同,均为96.6%;克州地区的障碍因素出现频率为100%。这些障碍因素出现频率不同,表明伊犁州直属县(市)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障碍度最低,可以考虑优先在这个区域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其次在阿勒泰地区;第三梯度可以考虑在喀什地区和哈密市;而塔城地区、博州和克州这3个区域的障碍度比较高,说明这3个区域暂时不适宜发展的边境旅游试验区。
根据新疆符合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7个边境区域各指标的障碍度值可以发现(见表4),各地区的障碍因素存在异质性特征。虽然伊犁州直属县(市)在与毗邻国家合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主要障碍因素在于如何打造优质旅游资源、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边境区域支撑能力的提升等方面。阿勒泰地区的主要障碍因素是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与毗邻国家合作程度。哈密市仅在国家自然保护区数量、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人均GDP和城市化率等单一指标上具有相对优势,除此以外其他指标都是障碍因素。喀什地区在国家级4A级以上景区数量、限额以上住宿企业营业额、公路客运量、口岸数量方面的障碍度非常小,除此以外的指标都呈现不同程度的阻碍度,尤其是在入境旅游人次、入境旅游消费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等方面的障碍度非常大。博州、克州、塔城地区各指标都呈现不同程度的阻力,未来这3个区域要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必须使障碍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
表4 新疆7个边境区域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障碍因素诊断结果
从累计障碍度值看(见表5),影响新疆边境旅游试验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大小的最主要的单因素是入境旅游消费,累计障碍度值为70.06;其次为入境旅游人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和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等因素,累计障碍度值分别为60.48、56和54.22;此外,还受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公路客运量、旅行社个数、人均水资源量、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全疆5A级农家乐等因素的影响。从累计障碍度值排名在前10名的障碍因素来看,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边境区域支撑能力和边境区域与毗邻国家的合作子系统累计障碍值总计为105.59、145.65、60.51和106.34,表明制约新疆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区域竞争力障碍因素主要来源于旅游资源禀赋子系统、边境区域与毗邻国家的合作和旅游产业发展这3个子系统。
表5 新疆7个边境区域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主要障碍因素
结合国发〔2015〕72号纲要和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的界定,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边境区域支撑能力和边境区域与毗邻国家合作4个维度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区域筛选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TOPSIS对新疆7个边境区域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综合评价值进行测算,结果发现新疆伊犁州直属县(市)的综合评价值最高,可以首先尝试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阿勒泰地区具有第二批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潜力;喀什地区和哈密市可考虑作为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培育区;除此以外,其他3个区域的综合评价值都属于第四级和第五级,综合评价较低,说明这些区域目前还不具备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基础条件。
从各指标障碍度和累计障碍度测算结果可以发现,伊犁州直属县(市)可以率先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阿勒泰地区可以作为第二发展区域,喀什地区和哈密市在旅游资源禀赋子系统方面具备优势,但其他子系统呈现不同程度的障碍约束,现阶段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难度较大,可以考虑作为培育区域;而博州、塔城地区和克州地区的所有指标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障碍度,说明这3个区域目前非常不适宜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根据障碍诊断模型结果,针对这些边境区域发展边境旅游试验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新疆符合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7个边境区域的旅游资源禀赋的区际差异非常明显,伊犁州直属县(市)、阿勒泰地区和喀什地区的5A级旅游资源相对较多,其他区域的优质旅游资源较为贫乏。因此,未来7个边境区域应当以提升各地旅游资源禀赋的品质为主要抓手,伊犁州直属县(市)、阿勒泰地区除了继续提升喀纳斯、那拉提、可可托海、喀拉峻、白沙湖等龙头景区的游客体验价值以外,还应继续挖掘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优质旅游资源和旅游品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具有自然观光型旅游资源优势的喀什地区、哈密市、克州地区、博州地区、塔城地区都还没有充分开发和整合特色旅游资源,各地应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及民俗风情做好旅游发展规划,根据各区域特色制定旅游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借助大数据进行旅游市场需求分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延伸旅游消费链条,各地根据特色培育旅游品牌。对于喀什地区(现已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有20项)、克州地区等非遗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可以考虑打造“实景演出+参与体验”的旅游演艺文化产品;结合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资源,打造 “手艺人+设计师+运营商”的特色旅游商品,既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也可以提升知名度。与此同时,各区域应采用互联网营销手段,利用大数据精准定位自身的客源市场,实现供需对接。
新疆符合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7个边境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除伊犁州直属县(市)阿勒泰地区和喀什地区相对较好,其他4个区域产业发展水平都很低。总体来看,这7个沿边区域旅游业对经济拉动作用都有较大发展潜力和空间。因此,这7个边境区域应扎根于本地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业与多行业深度融合发展,发挥“旅游+”的带动效应,从旅游产品的供给数量、质量、结构、空间上实现提升,有机整合区域旅游资源、融合产业深度和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丰富完整、品质优越、结构合理的旅游产品体系。伊犁州直属县(市)、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可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型旅游资源,一方面打造高端旅游景区;另一方面着力打造生态康养旅游品牌路线,推出生态旅游品牌;喀什地区、克州地区、博州地区、哈密市应整合周边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开发打造民宿、节事、体验三大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推广特色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全面推动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
新疆符合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7个边境区域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处于欠发达水平,边境区域支撑能力薄弱是造成这些区域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主要障碍。因此,7个边境区域应该着力强化各边境区域支撑能力,针对可以率先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区域实施有差异性的旅游产业优惠政策,扶持相关旅游产业链的发展。从供给侧推动旅游产业结构性改革,依据旅游热点,发展养生健康、游学、探险、娱乐、度假休闲、体育、养老等旅游项目,不断延长旅游消费链和价值链。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各地区要优化旅游交通网络布局,打通城市重要交通干线,打造景区之间无缝衔接的路网等交通设施,实现机场、车站、地方口岸与主要景区互通。各地区应根据旅游产业布局完善旅游集散中心、通景道路、停车场等旅游公共服务保障设施建设。各景点不但要鼓励游客文明旅游,也要提高旅游景区的综合治理能力,打造绿色旅游生态环境。
新疆符合构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7个边境区域与毗邻国家的发展合作能力,除伊犁州直属县(市)相对较强外,其他地区均处于劣势地位。未来伊犁州直属县(市)、阿勒泰地区、博州地区和塔城地区可开发连接俄罗斯、中亚国家与我国内地客源市场的自驾游、专列游等跨境旅游产品,但由于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不仅涉及与毗邻国家如何共同规划、开发和管理方案,还涉及口岸开放、海关监管、对外投资、通关便利化、产品服务质量监管、法律法规适用等诸多方面,这些更多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协调和推动。各边境区域结合自身旅游发展规模,建立旅游业重点招商项目库,积极吸引投资刺激旅游产业专业化水平提升,进而提供丰富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喀什和克州地区主要依托民族风情和南疆经济带的发展和丝路文化、民族风情、田园风光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建立面向境内外的旅游接待体系,以喀什地区为核心,与周边县市形成旅游区,借助交通轴线形成旅游廊道,共同打造南疆丝路文化和民族风情国际旅游目的地。哈密市由于毗邻蒙古国,跨境旅游产业合作基础还较为薄弱,但哈密市应当借助其联通我国内地的交通优势,充分利用东天山自然风光游、农业观光游、哈密雅丹地貌观光和回王历史文化游、巴里坤草原风光和古城文化游、伊吾胡杨文化等旅游产品,利用这些特色旅游产品吸引国内外游客,将哈密市建设成为我国西部主要的旅游集散地,借助旅游+促进边境区域旅游与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融合,发挥哈密市的交通节点和旅游资源优势,增强其地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