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莹颖,邓艳平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为全力遏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明确提出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各地各校根据行政区域内和本校的教学条件,自主选择在线教学平台或直播课堂,积极做好线上教学工作。福建医科大学药剂学系根据学校和学院部署,积极探索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线上教学实践。现以本学期2017级药物制剂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工业药剂学为例,就新冠肺炎疫情下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实践作初步探讨。
福建医科大学药物制剂专业是福建省级创新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工业药剂学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理论课54学时,3学分,5学时/周;实验课60学时,2学分,6~12学时/周;理论课和实验课均为考试课。在此次疫情期间,教学团队对2017级药物制剂专业大三下学期的27名学生采取线上小班制教学。任课教师通过微信和网络集体备课等方式,对各教学环节精心策划,重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确保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忙中不乱、有序推进。
药剂学系以往的教学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所有教师都缺乏线上教学经验。由于此次开展全线上教学具有突然性,时间紧、任务重,学系6位教师组成线上教学团队,共同承担本学期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线上教学任务。其中,3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主要负责线上相关教学资源的筛选,并依据多层面教学目标重新进行整合式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线上学习自主构建知识体系。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主要负责在线教学平台和在线教学工具的培训使用、录播软件和其他线上教学设备的调试、在线答疑、实验课视频的拍摄以及后期剪辑等工作。新老教师优势互补、互帮互学,通过团队协作,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和效果。
此次药物制剂专业“工业药剂学”线上教学的开展,教师采用语音录播PPT课件为主,开放共享课、直播答疑课和在线讨论课为辅的教学模式。在完成大纲知识点讲授的基础上,任课教师还在线上学习资源中加入制药用水的制备、软胶囊灌装、流化床制粒等企业工业化大生产的微视频以及一些课外知识拓展小视频等,旨在结合生产实际,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引进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的工业药剂学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以及学系之前自建的福建医科大学药剂学省级精品在线开放共享课资源,融合共创,着力打造适合本校学生特点和符合人才培养的专业“金课”。
目前,线上教学服务平台主要由国家和省级地方政府建立、公司企业打造及高校自主建设。任课教师经过反复比较,结合工业药剂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本校学生的特点,最终确定以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为主,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为辅的在线教学实施方案(图1)。作为国内大型的大学课程线上服务平台,智慧树平台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功能完备、操作方便。无线上教学经验的教师也可做到零起点一步建课,并采用文件目录式管理,对语音录播课件、文献资料、视频和网址链接等各类学习资源做到随教随传,并且可快速自建题库,实施在线测试和无纸化批阅等。二是便于使用本校精品课程。由于福建医科大学药剂学省级精品在线开放共享课也依托于智慧树平台,因此无需切换平台就可实现对相关学习资源的快速引用。三是平台运行较为稳定。该平台具有师生双向语音直播和ppt同屏互动等功能,与腾讯会议、Zoom等商业视频会议软件相比,教师在使用智慧树平台进行语音直播课时,还可通过平台的弹题、抢答、头脑风暴(学生讨论关键词云)、随机抽选学生口述答题等多种形式进行快速高效的全班师生互动。四是具有专门的学情数据和成绩管理模块。教师能方便地利用平台提供的学生在线学习时长、资源浏览次数、直播教学中师生互动详情等各类数据资源,实现全过程教学数据态势感知,及时掌握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和进度,为过程性评价和多维度成绩管理分析提供决策依据。五是具有较完备的翻转课堂功能。该平台可通过系统随机分组、教师指定分组、学生自由分组等不同形式进行分组任务式教学,并可设置不同权重的“学生互评+教师评分”模式,通过“生生互评”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互相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思考能力,深化知识理解。
药物制剂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实验教学占比大、实践性强。与理论课的线上教学相比,开展线上实验课教学的难度更大。教师将其实验理论的讲解和操作演示,录制成相关视频,并通过爱剪辑、会声会影等视频剪辑软件对其进行后期剪辑、添加字幕、素材和特效等,制成实验教学视频后上传至智慧树平台,开展线上实验课教学。为弥补学生实践的不足,学系还专门对学生开放了学校药学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供学生进行药物制剂工业化大生产的GMP虚拟仿真实验,并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免费为师生提供口服固体制剂、药物压片技术等药物制剂方面的虚拟仿真实训项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能力拓展,保证线上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线上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注意讲授好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创造性地增加了有关立德树人、价值塑造方面的内容,从多角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课程中通过讲授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药学科研人员为疫苗研发努力拼搏、“白衣天使”逆行而上等感人事迹,将使命担当和爱国主义情怀融入教学中,创建有“温度”的在线课堂。
面对此次突发疫情,药剂学系教师根据线上教学与以往传统课堂教学的不同特点,积极进行线上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并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2]。按照“知识传递—能力培养—思维提升—价值塑造”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3],围绕线上教学课前准备、课堂翻转教学、课后巩固延伸三个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4]。通过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线上课程的课前准备。工业药剂学线上课堂搭建后,建课教师及时在智慧树平台发布了课程简介、电子教材、教学进度表、课程总体学习目标、慕课以及福建医科大学共享课的学习网址等相关内容,并通过QQ群告知学生进入线上课堂学习的方法、步骤和要求。在线上教学活动开始后,任课教师每周在智慧树平台发布带语音讲解的录播课件,同时配合不同章节的授课内容,课前选择性地上传一些小视频资源,如无针注射器、超强夜视眼药水、由电影《血疫》片段看空气净化技术以及洁净室设计、呼吸科吸入剂用药指导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每次新的学习资源和任务作业发布后,智慧树手机端(知到App)会向学生自动推送更新内容,任课教师也会通过QQ群提醒学生注意查看相关内容。对于实验课的线上教学工作,教师会在课前发布相应的预习报告写作要求和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任课教师还利用智慧树平台的学情数据分析模块,对未完成本周学习任务的学生,在下次开课前通过智慧树手机端、电脑端对其督促提醒,确保班级的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2.线上课程的教学活动。任课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以章节为基础录制与传统线下授课内容基本一致的语音PPT课件,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优势,适当引入优质共享课资源,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章节中,任课教师引用了中国大学MOOC的工业药剂学国家精品课程的相关学习视频,补充介绍吸入器设计难点和吸入剂评价相关内容,并结合小组讨论作业,增强了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和多维度思考的能力。又如,在注射剂章节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通过引用学校药剂学精品在线开放共享课的相关动画讲解视频,加深了学生对注射用水的工业化制备流程、反渗透法的原理、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装置设计等抽象概念的理解认识,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
在线上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高度重视师生互动形式的多样性,教学理念从“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转变。例如,在基于智慧树平台的语音直播课中,任课教师通过开启弹幕、发起签到、举手、快速投票、抢答、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加强全班师生互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线上学习体验。在工业药剂学的翻转课堂中,任课教师通过布置分组讨论作业和课题汇报任务,利用PBL、TBL教学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学习、讨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
3.线上教学的课后延伸。学系教师积极探索课后延伸学习的改革创新,例如,利用智慧树平台的讨论区,围绕课程学习中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布置思考题,组织学生开展线上讨论,通过QQ、微信等方式进行在线答疑,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除了巩固已学知识点,课后的延伸扩展学习也是实现能力培养、思维提升等高阶学习目标的重要途径。例如,新型注射剂的研究进展在教材中篇幅有限,任课教师通过提供《新型注射剂的国内外研发进展》《脂质纳米注射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等相关文献作为学生课后自学材料,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广度,对于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和灵活开放的创新意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为更好地检验线上教学的成效,构建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新型课程评价体系,任课教师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
1.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的分数组成及占比设置。此次工业药剂学理论和实验课的考核评价方式均采用过程性评价(平时成绩)与结果性评价(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理论课的过程性评价成绩占比40%,增设了在线章节测试、小组作业和在线分组课题研讨成绩。实验课的过程性评价占比70%,除了8次实验报告成绩(50%),还新增了设计性实验作业(16%)和平台实验视频学习(4%)成绩占比。与往年不同的是,所有过程性评价均采用线上方式完成,学生无需提交纸质作业。对于在直播课和平台互动讨论区表现活跃、发言质量较高的学生,任课教师可对其平时成绩予以酌情加分。期末考试采用在线考试平台进行闭卷考试,考试题型均为客观题(单选、判断和多选),题量较往年的60题增加至100题,题目设计更加灵活,识记知识点的考核比例大幅减少,理解和应用型题的比例明显增加。从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上看,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60分以下、60~69分、70~79分、80~89分数段的学生人数百分比分别为3.70%、29.63%、48.15%和18.52%,试题难度适中,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线上实验课过程性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实验报告中操作流程图的绘制、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实验重难点的讨论以及实验改进建议、实验处方和工艺设计的合理性等内容,更加注重考核学生对实验设计的整体理解以及课后自行查阅资料进行知识拓展的能力。
2.改进主观题作业的考核评价方式。此次线上教学对主观题作业的考核评价方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创新:(1)作业的完成方式。以往的主观题作业都是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此次主观题作业则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通过智慧树平台将全班27名学生随机分成9组,由系统自动指定组长,方便同学间加深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学生通过相互间的讨论,激发系统性、多维度的思考,提升了思维能力。(2)作业的评分方式。以往的主观题作业完全由任课教师打分,此次作业的评分方式首次调整为“70%组间互评+30%教师评分”的模式。在各小组完成对其他小组打分后,还需将其评分依据写在智慧树平台小组作业的评论区内。小组互评完成后,教师对作业质量以及互评结果进行审核把关,赋予剩余30%的权重分,并公布最优小组答案。
3.新增检验阶段性学习效果的在线章节测试。此次在线章节测试选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提供的工业药剂学国家精品课程的在线章节测验模块。学生登录系统后,每个章节最多可进行3次在线测试,以学生3次测验中的最高成绩作为该生该部分的学习成绩,经换算后计入课程总成绩。例如,在吸入制剂章节测验中,系统通过自动组卷的方式每次随机生成包含15道客观题的试卷,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端进行答题,系统自动完成批阅。慕课平台的数据显示,2017级药物制剂专业27名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完成吸入剂章节测试前的MOOC学习时长为1~5课时,并且大多数学生进行了2~3次的重复测验。从成绩分布上看,全班学生测验成绩范围在24.5~32分(平台该测验的满分值为32分),表明该部分测试即使以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仍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和成绩区分度。
在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制剂新剂型等阶段性线上教学任务结束后,学生通过自由组队的方式分别对硝苯地平、芬必得、阿霉素等6个药物的处方工艺、质量标准、国内外研究近况以及其中一种主要销售剂型的制剂设计理念进行线上分组汇报,教师在线打分和提问,考查线上教学的成效。
线上教学开展一段时间后,笔者通过问卷星App向学生发布不记名在线调查问卷,问卷有效率100%。调查显示,少数学生对线上课程的学习存在不适应或逐步适应的过程;大多数学生认为本门课程的平均学习时间和任务量安排在合理范围内;本门课程的在线教学满意度高于该班学生对同期所有线上课程的平均满意度;影响在线学习效果的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线上教学存在网络条件不佳和教师缺乏经验等问题(表1)。
针对以上学生反馈,任课教师经过研究,及时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一是利用智慧树平台的学情数据分析模块,加强对每周未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学生的督促提醒,对于经督促提醒后仍未完成学习任务或个别反映学习时间过长的学生,通过QQ与其进行个别沟通,寻找原因,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对于少数家庭网络不稳定或上网时间有限的学生,在学习资源中为其提供了可下载的语音录播课件和视频资源,同时设置异步式讨论、作业和在线测验,将其学习过程及结果作为过程性评价考核的依据,学生同步在线学习时长不作具体要求;三是除了在每次录播课件的开头对章节学习目标和本节学习内容进行梳理,教师还在课件中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标红处理,并在录播课件的最后进行回顾性小结,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难点。
任课教师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多形式的在线互动,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线上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是主观认识方面。有的教师对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教学改革还不够适应和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学生不重视课前准备,不积极参与线上课堂互动。二是客观条件方面。少数学生遇到了网络传输信号差、硬件设备无法完全满足线上学习要求的问题。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所处的居住条件缺少学习氛围,影响了在线学习的效果。三是教学活动方面。此次线上教学工作具有突然性,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匆忙上阵,线上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活动中存在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过多、教学目标不够具体明确、线上讲课节奏把握不当等问题。
1.深化师生对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思想认识。此次全线上教学活动固然有其偶然性,但其意义、作用和功效却不容小觑。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深化教学改革和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此次线上教学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更显示了深化教改的紧迫性。对此,教师必须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并认真总结此次线上教学的经验[5]。“线上”“线下”教学各有优势,又各有不足,教师应注意将两者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4,6],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由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讲解所有课内及课外拓展的知识点,也难以实现有效的全班互动。因此,可以考虑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将线下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放到线上开展,教师通过提供形式多样的线上学习资源供学生课下反复观看,并在传统课堂中引入现代化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学习积极性。
2.探索建立新型教学互动模式。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和共同学习。因此,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利用线上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和问卷反馈,及时了解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发挥好教师在线上教学中的启发、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比照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在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方面多下功夫,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将高质量的“教”与学生的主动“学”有机统一起来,形成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例如,使用云端Office或钉钉等在线多人可编辑文档实现学生间的异步交互式互助学习[3],或在课程中使用全英教材、开展文献精读和纠错活动以及学生互为师生的互相教学活动等[7-8],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3.加强线上教学各方面的保障工作。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线上教学的平台和工具越来越多,软件的更新也越来越快,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和授课内容,教师选用的教学平台和工具差异较大。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线上教学平台、在线教学工具、在线会议和视频剪辑软件与录播设备、智慧教室以及网络设备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做好软硬件保障工作。同时,学校还应通过出台有关政策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线上教学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此外,学校还可借鉴国内一些一流大学的做法,为课程配备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助教,协助教师在开展线上教学时进行在线答疑、主观题作业批改、个性化指导等。此外,教务管理人员应充分重视师生的教学反馈,不断完善线上课程的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