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石市场会迎来第二春吗?(一)

2020-10-16 02:06略容话会eronghuahui
宝藏 2020年8期
关键词:石界观赏石赏石

文/略容话会 Lüeronghuahui

导语:观赏石这种自然资源盛宴、精神文化大餐,曾经因交通运输及开采条件受限而难以发掘,而随着人们审美水平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观赏石也作为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现今,在石农竭泽而渔、近乎毁灭性地发掘开采之后,导致难以再生的观赏石资源急剧萎缩。因此,当今石市的规模、交易模式以及观赏石的收藏、鉴赏、把玩、审美理论建设等,或将成为赏石历史上难以再现的特殊文化现象。

一、石市回顾及石市现状分析

石市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所迸发的巨大活力以及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富裕,而得以复苏和兴旺。观赏石也重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了不少具有艺术欣赏情趣的人所钟爱的天然艺术佳品。

然而好景不长,观赏石作为一种消费需求弹性很大的非生活必需品,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与经济的转型升级,收缩货币供应,挤压泡沫,石市迎来了高峰之后的拐点,热度消退,逐渐趋于冷清。

而随着国家“房住不炒”政策的出台与刺激经济货币供应力度的加大,玩石人似乎又看到了一丝希望,热切期盼着石市能迎来一些转机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又让这种希望很快破灭。

由于疫情导致的严重经济衰退,使得原本萧条的石市如今更是雪上加霜,任凭商家们千般讨好,万般逢迎,使出浑身解数,也唤不应犹如冰封大地,死气沉沉的石市。

疫情虽然封锁了实体店的大门,可是石商为了活下去,纷纷企图借助互联网经济杀出一条血路突围,不过依旧是需求不振,成交惨淡,原本开价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所谓“精品”,最终只能低价售出。

对目前石界的萧条,笔者归纳了一下业界的分析认识和众多观点,有周期论、资源论、观望论、空间制约论等,这些观点确有一定道理,但都没有深入触及到本质,因而无法找到正确的应对之策。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石市经过三十多年以资源开发为动力的发展模式,现已进入瓶颈期,这种看法也存在误导性。瓶颈期指的是成长、上升过程中遇到的一时难以突破的自我局限性,虽然暂时受阻但是向上的动力还在。当前的石市情况则完全不同,伴随着经济调整衰退以及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石市出现了严重的萎缩,人气已经散去,再度聚拢很难。

面对迁延难去的疫情和动荡复杂的经济局势,石友们不禁要问:石市何时能复苏?观赏石行业是否会迎来第二个春天?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梳理一下,石市经过了三十多年的“野蛮生长”,都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在经济调整之际为何如此脆弱?

二、观赏石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当下石市风气严重跑偏

中国古代传统赏石是由白居易、苏轼、米万钟、乾隆等文人贵胄引领观赏石的发展,而现代赏石基本是土豪拎着钱袋子诱惑小商人领跑市场的走向。

观赏石行业的文化门槛和资金门槛太低,即便“大字不识一筐”,只要手头有几十块、上百块钱就可参与进来。

有些最初靠石头致富的人,虽然财富增加了,但是文化知识并没有相应提高,他们出手阔绰地购买,整个市场形成了一种严重的价格导向,即“能卖高价就是硬道理”。

题名:【龙腾虎跃】 石种:灵璧纹石

题名:【奇崖胜景】 石种:英石

有的石商、石农把个别当普遍,把偶然当必然,把做生意当成了买彩票、撞大运,以贪、嗔、痴顶替了理性。真正懂石头的石商反而生意不好做。

这些石界长久形成的不良风气与悖论,将整个市场导向了一种急功近利、唯利是图、诚信难守的混沌境地,许多文化修养好、高素质的人退避三舍,而那些不择手段求生存的人倒是顽强留了下来,结果是优汰劣胜。这种劣币驱良币、逆淘汰的行业和市场,需要从根本上得到净化和整顿。

同时,希望石界媒体不要再鼓吹“天价石”,这是在给整个市场“投毒”,长期而言对石市是一种损害。

(二)石界整体素质偏低

大部分石农、石商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他们自以为很懂石头,比如石头出自哪个地方、哪个坑口、石质的好坏以及哪里有破损和人工修磨过、如何遮掩等,仅停留在对石头的基础物质认识上,此懂非彼懂。而在专业审美与艺术欣赏方面,许多人闷头搞了几十年,赏石水平并没有提高,始终在“像猫像狗”上打转,即便店堂装修一新,也是重形式不重内涵。不少人经商许多年,一本专业书籍都没有认真看过,却敢忽悠,而那些有水准的客户听了扭头即去,只剩下不知自己错在何处的店主一脸懵。

有些一掷千金、不差钱的大款们也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被淘汰,出于朴素的直觉喜好、凭眼缘进入了赏石圈子,修养欠缺加上强烈的虚荣心导致他们常常自以为是,狂妄自大,未构建起专业的赏石理念和用文化艺术眼光去着手观赏石收藏。这些人看似点燃了市场,本质上却是行业发展的阻碍,在他们的“大撒币”下,虽然价格借助金钱冲了上去,但是文化艺术理念却随着土豪习气溃败了下来,导致整个市场最终作了金钱的奴隶。

石界难得见到专业知识深厚、艺术鉴赏力高的儒商,即便有,在目前市场反而可能没有出路。

失去了文化这块压舱石,人们会发现,当资金潮退去的时候,市场忽然消失了,只剩一地鸡毛。观赏石内涵急待进行深层次发掘,同时观赏石价值也有待逆势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观赏石行业的文化与理论建设严重滞后

观赏石行业本应是文化先行,然后才能带动行业和市场良性进阶发展。但是反观石界,至今唱的仍是“瘦、皱、漏、透”的陈词滥调,或虚无缥缈、不着边际的“道与禅”,也不乏无中生有,编造历史,篡改史实,过度包装、夸大的问题。

现有的所谓赏石文化目前更多地是体现在一种浅层次的休闲娱乐文化和商业竞争的广告宣传上。为什么这么说?由于中国社会本质上缺乏信仰,信仰是内在的,是属于精神与灵魂的;而文化则表现为外像,是信仰的镜像体。换言之,信仰为人心根本,文化为人心表象,信仰决定文化,文化传承信仰,这是一种因果关系。因此,没有信仰的赏石也就缺少了文化,注定停留在低层次并走向功利化的路上,忽悠、欺诈在业界泛滥成灾也就不足为奇。

(四)传统赏石与现代赏石缺乏有效的融合

虽然中国有着悠久的赏石文化传统,但这些传统多属于清高的古典赏石,长期以来一直局限于文人雅士小圈子范围内,与观赏石资源大开发后诞生的现代赏石,有着泾渭分明的理念和价值观。当代赏石在短期内的高速发展,决定了现今赏石活动的草创底色。两者时代背景不同,赏石诉求不同,赏石审美特征各异,更重要的是参与人群的文化结构和素养有着本质区别。这些因素导致了现代赏石与传统赏石的割裂。

洞悉这一现象,有助于认识未来石界的提升发展空间在哪里。

题名:【恒道】 石种:乌江石

(五)区域、石种缺乏交融互助

目前的石界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个多种利益交织、各种文化观念杂糅的江湖,在民智还未全面开启的时代,码头文化、宗亲文化、地域文化等还很浓厚,各个石种、区域各自为阵,互不干涉,甚至因为某些人为因素还带有敌对情绪。

此外,石界还有一种怪现象,即有些资产雄厚,不差钱的老板,本可从容玩石头,并借此提高个人修养,增进身心健康,然而他们却舍不得花钱买好石头,偏偏舍得花钱去包装宣传、吹嘘运作,一块普通的石头,非要不惜重金打造成历史传承名石。这是严重的浮夸虚荣和投机心理在作祟。这种投机取巧的做秀,看似讨人喜欢,实则对石界的发展导向十分负面。

再者,石界发展至今,也只是吸引了一些小微企业家,还没有真正吸引国内高素质的社会名流和那些首屈一指的收藏艺术品的成功企业家。

在任何国家,权贵、富豪阶级对文化的认知才能和解读档次,都会对一个民族的保藏文明产生重大影响。而决定权贵和富豪的认知力和解读档次的要素,在于这个社会财富占有阶级的自身本质,这种本质又首要表现在他们的文明底蕴和审美情趣上。

题名:【佛塔】 石种:大化石

猜你喜欢
石界观赏石赏石
飞龙在天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中国观赏石协会观赏石鉴评师业务评价办法
第10个赏石日欢庆建党百年·唱响赏石之歌
观赏石鉴评专业人员名单公告
赏石谈艺录
抗疫时刻,共克时艰,赏石人一直在行动
——中 国观赏石协会及石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沿综述
这场战“疫”,赏石人在行动
——石界抗疫系列报道
纪念石友马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