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思考

2020-10-15 00:49陈韧
中国民商 2020年9期
关键词:业财融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陈韧

摘 要:2020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全球性的疫情,中美贸易战愈演愈激烈,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6月份以来,全国性的水灾,接下来必然是旱灾,政府财政赤字日益加大,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国有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随之加剧,且国有企业传统的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有效满足企业需求。而财务管理转型是保证企业稳定经营的重要内容,业財融合是国有企业推进落实财务管理转型的有效手段,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国有企业的业财融合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如缺乏业财一体化意识、业财管理目标不一致、缺少有效沟通平台等。本文在国有企业业财融合重要性基础上,对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促进特殊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和竞争实力提升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业财融合;财务管理

当下,国际形势在变化,国家战略由传统的“铁公基”转变为“新基建”,网络时代用户观念也在变化,技术随时都在更新,各类型企业的经营模式普遍都在改革,国有企业也只能为时代而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国有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形势,为了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应对市场竞争,则需要对财务管理进行革新,而实现改革的有效方式就是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融合协调,即实现业财融合。

一、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若是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一直处于分离状态,财务工作与业务互不干扰,则不论业务部门的业务工作做得多好,也不管财务部门财务账务处理及财务报表质量多高,都会给企业能否正常运行或快速走向资本市场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出现报表造假或财务会计违法事件,即便企业看似正常运行或勉强上市,也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总的来讲,国有企业实施业财融合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一,全面提升企业的业务效益。通过业财融合,业务部门不再只关注业务增长,也对业务开展过程中的成本和效益挂钩,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的业务效益。第二,提升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业财融合能够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及时发现业务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快速反馈至风险管理部门,由其制定措施进行解决,而且在解决风险过程中,企业也可对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工作流程进行调整优化,从源头减少风险发生可能性。

二、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业财一体化意识

受到国有企业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企业的各个部门相互分离,分工明确,业务部门负责签采购合同、进行材料设备采购、组织生产、签销售合同和做销售工作;财务部门则是负责报销做账、跑税务工商银行等。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各司其职,互不干涉内政,互相尊重对方的工作,从整体情况来看,企业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缺乏业财一体化意识,企业推进业财融合难度较大。

(二)业务与财务部门管理目标不一致

国有企业在推进业财融合过程中,业财管理目标不一致是拖慢整体进程的主要问题,业务部门注重完成预算营收指标和预算利润指标,财务部门则主要是进行账务处理、跑税务工商银行以及报送报表并完成内审直至通过年审。业务部门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将重心放在完成业务指标方面,而对完成过程中耗费的各项成本以及总投入重视不足,忽视业务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导致财务风险频发。

(三)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

根据目前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在进行业财融合过程中仍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非常少,如业务部门认为只要销售合同签订成功,财务部门就不需要干涉业务工作。财务部门则认为自身对企业业务一线的生产以及技术一窍不通,而且与自身也并无实际关系,作为财务人员只需要根据集团组织架构,负责落实层层签字手续,按照会计法要求正常处理账务即可,财务也不需要学习业务一线的生产技术,更不必参与一线的谈判。以本人的原材料账务处理岗位为例:在原材料入库时入库单中的内容跟发票内容并不完全一致,再者,在领用材料时存在虚假领用情况,这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不真实,继而产品入库数据也随之不准确,企业的产品入库不准确对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随之产生影响,从而使得企业的实际利润出现虚高或虚低的情况。

(四)业财融合人才短缺

国有企业内的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通常都非常擅长于本职工作,但财务人员对业务了解较少,业务人员不会主动研究财务,使得企业业财融合缺少专业人才。现阶段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参与业务工作,只是对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的财务数据进行事后记帐和分析,并未深入业务一线,对业务活动进行跟踪服务,比如未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业务活动资金的使用进行事先规划,资金的使用效率过低等等。

三、国有企业业财融合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强化企业全员业财一体化意识,从思想层面解决问题

首先,企业的第一领导和高管层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对业财融合的重视;企业管理部门将业财融合纳入企业管理范围,进行宣传讲解;人事教育部门要聘请专家进入企业上课搞讲座,将业财融合融入企业文化;财务部门要组织集团内所有的分子公司财务人员做专题学习和讲座,让企业全员参与到业财融合队伍中来。加快推进业财融合,为业财融合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环境。

(二)统一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管理目标

国有企业进行业财融合主要是为了保证企业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能够有效融合,因此,在推进业财融合过程中,企业必须要统一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管理目标,或将业务部门考核结果跟财务部门效益工资按照一定的比例挂钩,同时将财务部门考核结果按照一定比例纳入业务部门效益工资范围。基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确定统一的管理目标,使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朝着统一方向努力,同时,国有企业也可将企业层面管理目标和经营层面管理目标的完成落实情况与业财融合管理部门绩效考核挂钩,以此促进业财融合快速实现。

(三)成立专门的业财融合组织机构和构建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

国有企业应成立专门的业财融合组织机构和构建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便于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对业财融合实行组织架构控制;其次,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业财融合管理信息系统,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在业财融合组织机构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传递和共享,比如企业的业务人员与财务分析人员进行沟通,财务分析人员也可向企业的业财融合组织机构反馈工作中的问题。最后,国有企业单独设置业财融合的部门,统一管理业财融合工作,对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工作进行协调,比如业务部门在领取材料时必须严格填写相关申请表,相关申请表必须由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制定,领取过程必须经过业务主管和财务主管同时审核签字,杜绝出现虚报领取材料数额以及产品成本造假情况。此外还要提升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口头沟通能力,让他们明白: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的一定会是人才。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保障在业财融合推进中,业财人员能够实现高效的沟通交流。

(四)加大培养业财融合人才,建立优质的人才团队

国有企业要加大对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培养,企业要分别对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业务人员加强必要的财务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对财务知识及本企业财务处理流程有较为全面的理解,保证在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业务人员能够给财务人员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与财务票据。对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方面的培训,要求财务人员能够了解并熟悉业务流程及其流程中的痛点,帮助他们化解痛点并使之合理合规合法化,最后结合业务流程实际情况制定准确的财务管理计划。另外业务人才与财务人才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保证业财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要加快推进业财融合,全面发挥其作用,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经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利明.国企实施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4):152+156.

[2]胡海笑.试论如何推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业财融合[J].商讯,2019(09):69-70.

猜你喜欢
业财融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财务管理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论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通信企业基于价值的业财融合分析浅谈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