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贯通育人 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2020-10-15 00:11杨光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20年35期
关键词:产教师资软件

杨光

应建立关联式实践教学模型,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实践内容,提升实践环节的价值。

结合行业和市场的最新发展需要,设计最新的、契合行业需要的课程和实践训练安排,从而构建起良性循环、全面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黄河燕

第九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评委会主任、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河燕用“两个具有、三个能够”为领军型软件人才描摹画像。

培育领军型软件人才

黄河燕指出,领军型软件人才应具有家国情怀、远大理想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超凡的创新精神、辩证的批判思维、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软件技术领域产生重大原始创新,能够对世界软件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能够引领软件技术和软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并提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六方面能力:第一,系统地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知识的能力。第二,软件行业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实践能力。第三,快速学习与掌握新的先进技术的能力。第四,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并成功融入团队的能力。第五,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第六,优秀的商务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快速提高专业能力?黄河燕给出三点建议:其一,依托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基地,设立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其二,积极引进优秀校友的市场资源和丰富经验,引导学生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方向,结合合作企业、科研机构的实际攻关课题,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其三,通过国际化合作拓展并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协同工作能力、加强学生对欧美国家的学习和了解。例如大力鼓励在校本科生参加国际大赛,以及行业的高层次学术会议,引导学生走出国门与全世界骄子、行业翘楚进行交流和同台竞争。

多管齐下 厚植人才培养沃土

《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为软件学院的特色化建设和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黄河燕强调:“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给软件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国内同类示范性软件学院也都在快速发展、特色化发展,人才竞争十分激烈,学院难以引进到高水平专业人才,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也需要进一步建设。我们必须认真寻找教学工作与新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内涵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优化调整师资队伍,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和发展教师教育,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黄河燕认为,高校要积极调整,才能满足新业态对人才的需求。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探索和实践具有本校特色和区域特点的软件产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价值理念,系统性地谋划育人保障、组织管理、人才培养、产教研用、质量监督改进等各项工作,推进其融合贯通,全面培养合格的复合型人才。其次,要打造穩定的多层次师资力量,建立“校内教师+外聘师资+高年级学长”的多层次师资队伍,外聘师资以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一方面促进专职教师与行业人才的技术交流与协作,另一方面拓展师资的知识结构,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师资保障。再次,要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契合行业需要的课程计划,设立科技创新创业学分,设立基础必修课,根据软件行业对人才的扎实专业基础的要求,开展“基本功”夯实计划。根据软件行业比较通用的专业技术要求,统筹为学生开设专业选修课程。结合行业和市场的最新发展需要,设计最新的、契合行业需要的课程安排和实践训练安排,从而构建起良性循环、全面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最后,要丰富生源结构,随着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的需求,各行各业都需要软件人才,软件人才不仅要懂软件知识,还需要懂领域知识,因此需要广泛接收各种学科专业背景的转专业、跨学科学生。

建立长效机制 深化产教融合

深化产教融合,将为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当下产教融合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的内驱动力不足,校企双方合作仅限于表面形式。学生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实习期间专业技能和知识得不到提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黄河燕建议从如下三方面着手:第一,联合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专业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的培养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全程参与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过程。第二,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实训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有发展前景又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可以通过基地提前接触社会、了解企业,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基地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达到“双赢”效果。第三,产学研紧密合作。发挥学校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帮助企业解决相关的科研难题,走“利用专业优势办专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路,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学校定期举办校企联谊会,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企业在学校开设“虚拟班”,由企业聘请导师开设相关课程,为感兴趣的学生“加餐”。第四,建立企业激励机制。产教融合是工程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软件人才的培养也必须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更需要企业的大力配合。产教深度融合意味着企业需要进行大量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使得产教融合能够深入持久地开展,必须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否则,产教深度融合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

从学校实践层面来说,课程、师资、平台三者缺一不可。黄河燕提出具体措施:第一,重构课程体系。应瞄准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型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等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培养具备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软件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研发与质量保障等能力的专业人才。需要从课程思政、课程内容和课程实践环节等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应在保留通用软件工程方法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学科的优势,增加相关教学内容,使得培养的软件人才不仅能适应通用软件研发,而且能适应面向特定应用软件等的研发。在课程实践方面,应建立关联式实践教学模型,引入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实践内容,提升实践环节的价值。第二,建设师资队伍。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应坚持走“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策略,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应从知名软件及相关企业中引进软件研发人才作为专业教师或产业教授,邀请企业的专家来校授课,同时应鼓励老师积极承担企业的横向课题,支持专业教师到优秀的软件企业中去了解真实的需求、了解软件行业的最新动态,使得专业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第三,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可以通过课程内容融合、教学过程融合和实践体验融合等为抓手,构建创新育人平台和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采取“校内+校外”双向协同的方式,构建创客空间,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聘请优秀的创业者、企业家、科研项目负责人担任创新创业导师。

猜你喜欢
产教师资软件
禅宗软件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软件对对碰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