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
关键词:从严治党;公立医院;党建工作
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是近几年较热的党建工作研究课题,东西南北中,士农工学商,党领导一切。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在社会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党建工作对公立医院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党建工作统领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党建推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统筹推进医院改革发展、医疗服务、医德医风等各项工作,确保医院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努力建设患者放心、人民满意、医疗队伍稳定的现代医院。
十九大以来,随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推进,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党组织不健全。不少公立医院的党支部未能建立到业务科室之上,未能在一线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组织中党员人数过多,党支部班子未按期开展换届工作。
党建工作队伍能力不足。一是党务干部不足和党务工作能力偏低。从党务干部配备上不够重视,缺乏系统的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培训;二是党务干部兼职多,精力受限,出现“传话筒”“收发室”来完成学习任务,缺乏党建学习的自觉主动性。
重医疗业务、轻党建工作。医院是以向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导致实际工作中“重业务、轻党建”、党建工作为医疗业务让路、甚至只有业务一条路,党建工作脱离医疗业务,缺乏目的性针对性。
党建工作考评机制不完善。一是党建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二是缺乏健全的党建工作考评机制。
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合同制和派遣制员工流动性相对较大,加上职工学历提升、下乡帮扶、挂职锻炼、借调、出国、院内轮岗等工作需要,使党员管理不同程度出现空档、党员找不到组织或频繁转移组织,党员管理工作难度增加。
面对以上问题,加强医院党建工作需要以下措施。
健全党组织。按照《党章》《党支部工作条例》相关规定,设立、健全党组织。原则上按照各科室(处室)、部门设立党支部,将支部建立在内设机构上;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科室(处室)、部门,要分拆成两个或多个支部;党员人少不足3人的部门,按业务性质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原则设立联合党支部。
强化党建队伍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和工作能力建设;同时建立高素质的党务干部队伍。选配政治强、懂专业、会管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党务干部;最后提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能力。医院党建工作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在宣传、引导、带动群众中与群众凝聚共识、增强合力,形成正能量,夯实党建工作的群众基础。
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有机结合。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医疗业务,两手抓、两手硬。把党建工作作为一项硬任务,与医院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党建工作贯穿于医院行政业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真正把医院党建工作引向深入、落到实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把党组织活动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积极推进活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载体创新,防止“两张皮”。
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根据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特点,从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干部任用、意识形态及业务推进等方面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通过定期定量考评与日常定性考评相结合、组织考评与党员群众评价相结合,达到以考评促党建,以党建工作促进医疗业务工作的良好效果。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尽量避免岗位频繁变动,如果因工作需要,避免不了党员流动的,对流动时间较短又不必转移组织关系的,考虑成立流动党支部。流动党支部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联系和服务,避免管理和服务出现空档导致流动党员找不到组织,不能参加党组织活动。
公立医院是党领导的卫生健康战线的生力军,是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因此,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贯穿于医疗、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之中,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容,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筑牢公立医院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质,不仅是贯彻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 [Z].2017.07.25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Z].2018.06.25
[3]罗昊宇,王强,蒋帅,薛其刚.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公立醫院党建工作研究[J].中国医院,2019.23(3):27-28.
[4]王琳.刍议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院党建工作[J]才智,2018.1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