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民学会;互助团体;留法勤工俭学;革命团体
作者簡介:梁海鹏( 1988-) 男,四川仁寿人,硕士研究生,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辅导员、助理研究员。
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也使得民主共和的理念得到宣传并深入人心。但革命结束后,人民期待的和平与自由却被军阀混战的局面所代替,革命后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又推行尊孔复古,又激起了先进知识分子的反对,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旋即展开。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科学、反对封建专制、要求思想解放、平等自由、人格独立和个性发展等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中国青年,不少青年人成为了革命杂志《新青年》的忠实读者,这其中就包含了后来新民学会的发起人,当时还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上学的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人。而在国外,1917年,一战快结束时,十月革命的爆发则使中国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一缕曙光。
在《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一号)》中详细记载了新民学会发起的原因,《报告(第一号)》指出,当时长沙学校毕业或肄业的学生经常开展讨论,讨论主题围绕“如何使个人及全人类的生活向上?”,为此需要“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因此,以交友互助的方式,达到改造品性,进步学问的目的,是发起新民学会成立的主要原因。建立之初,新民学会只是一个希望互帮互助的小团队,其主要成员为受到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学生,迫切的希望互帮互助,以改造自己的品性,革新学术。但此时新民学会还主要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注意力主要放在改造品行、移风易俗、革新学问等方面。
学会成立后,对于会员如何发展进行了多次讨论,但此时湖南政局动荡,各路军阀互相倾轧之下教育系统饱受摧残,难以满足学会“改造品性”和“革新学术”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向外发展。蔡和森曾在北京与蔡元培和早期组织赴法勤工俭学的李石曾等人会晤,在写给毛泽东等人的信中指出应大力促成湖南学生参与留法勤工俭学,并表示赴法名额要尽量增加,随后,新民学会帮助会员筹措赴法路费,组织会员参加北京的留法预备班等,为促成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付出了巨大努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新民学会中赴法留学人员极多,“目前查明新民学会共有会员74人,到法国勤工俭学的会员为19人,占会员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且大多为学会的骨干会员。”
这批赴法留学生到达法国以后,接触到的无政府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以及勤工俭学的日常生活首先让他们经历了一番思想上和生活中的洗礼,同时崇尚讨论的风气也深刻地影响了这批青年学子,如罗学攒在写给毛泽东等人的信中提到的他所见闻的留法学生会中学生对新思想的讨论,“……又成立有留法学生会,内分杂志部、演讲部、踢球部、雄辩会……若雄辩部,则出题相互争辩,题如‘知识与道德孰重‘世界主义与国家主义‘资本家与老东家种种重要问题,互相讨论,很多受益。”为了互相砥砺、相互帮助,1920年初,这批赴法留学生组织还成立了“勤工俭学励进会”。
新民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赴法留学生之一的蔡和森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赴法后,蔡和森通过报纸杂志等学习语言,并借此机会学习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了解各国社会党、各国工团、及国际共产党。1920年八月,蔡和森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详细分析世界革命运动之大势,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四大利器,世界革命之联络与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无产阶级专政并希望首先仿效俄国,后来又进一步对主张马克思主义及俄式革命、注重组织共产党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还对唯物史观和阶级专政分别作了说明,对各国共产运动进行了介绍。
在赴法留学生中,并非所有人和蔡和森一样,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是主张无政府主义。1920年7月,赴法留学生在蒙达尼召开了著名的蒙达尼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分歧逐渐凸显出来,关于蔡和森的主张不再赘述,这里仅引用李维汉的回忆及萧子升(萧旭东)写给毛泽东的信以做说明。在新民学会成立之初,关于如何革新、如何进步曾是学会面临的实际问题。在赴法国勤工俭学并接触到新思想和新学说之后,经过讨论,在孟达尼会议上,新民学会将“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学会的方针,对于如何实现此方针,李维汉、萧旭东和蔡和森所持主张不同。萧旭东在信中指出“我们不认可以一部分的牺牲换多数人的福利,主张温和的革命……其意颇不认俄式—马克思式-革命为正当,而倾向于无政府-无强权-蒲鲁东式之新式革命,比较和而缓,虽缓然和。”李维汉也指出“俄国式的革命, 我根本上有未敢赞同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赴法留学生并非因为此种分歧而走向分裂,大家反而借会议的机会得以广泛接触马克思主义,并进而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在孟达尼会议上,留学生们除了对于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标和道路进行讨论以外,还就个人感想、会务进行和求学方法进行了讨论。这种积极讨论、广开言路的方式影响了后来的“工学世界社”(原“工学励进会”)。后来在蒙达尼再次举行的会议上,包含部分新民学会会员参加的大多数社员赞成“以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实行俄国式的社会革命为工学世界社的宗旨”。
纵观留法勤工俭学时期,新民学会的转变特别是“勤工俭学励进会”(后改民为“工学世界社”)的转变有其独特之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赴法勤工俭学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从认识、分歧到达成共识、逐渐接受的变化过程;作为新民学会成员的留学生在赴法后通过小型社团进行管理,虽然有分歧,但逐渐通过会议讨论和学习最终和新民学会渐趋一致;新民学会的赴法留学生通过实际的斗争即革命运动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也使他们深刻的认识到,不切实际的幻想是无意义的,也为他们当中一些人坚定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信心。
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不同,新民学会留在国内的成员则是通过直接参加革命运动,在革命运动中慢慢完成了转变,这其中包括参加和领导了五四运动时的各种活动,以及后来的驱张运动。
新民学会成立后,学会成员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积极奔走,除蔡和森在北京与李石曾和蔡元培会晤并积极争取留法费用外,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作管理员的毛泽东也积极为留法勤工俭学努力。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迅速扩展到全国性的爱国运动,毛泽东和当时在长沙的新民学会成员参加了此次斗争,在运动中学会成员得到了切实的革命锻炼。
五四运动爆发后,时任湖南督军的张敬尧对其围追堵截,后来又升级为暴力镇压及解散湖南学生联合会,这激起了学生群体的激烈反抗。这其中也包括了新民学会,在他们的组织和带领下,社会各阶层团结一致,罢课、罢工、罢市等活动接连开展,并采取各种活动扩大影响力,如向各地派遣代表等,其中,毛泽东为代表的团体于12月18日到达北京。最终,1920年6月,张敬尧被赶出湖南。
五四和驱张运动使得新民学会除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以外成员得到了革命的锻炼,在活动中,学会还广泛吸收了一批新会员,壮大了学会的实力。这和1920年7月在法国孟达尼召开的回忆交相辉映,一方是学会成员经过讨论后将“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学会的方针,一方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参加革命运动,“经过五四运动、驱张运动的革命锻炼,新民学会不仅会员扩大了几倍,而且已不是一个纯学术的团体了。会员们已投身于改造中国的事业,他们在国内外,天各一方,寻找如何才能彻底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道路。”
驱张运动期间,毛泽东在北京广泛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据他后来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说,到1920年夏天,他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同时,1920年夏天时在法国的蔡和森连续给毛泽东写的信中也介绍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和唯物史观学说,這深刻地影响了毛泽东。1920年7月,毛泽东返湘,领导新民学会会员,办文化书社,组织俄罗斯研究会,组织留俄勤工俭学。
1920年7月的《发起文化书社》一文除揭示了书社发起的缘由,更明显已注意到十月革命的影响,“一枝新文化小花发现在北冰洋岸的俄罗斯,几年来风驰雨骤,成长得好与成长得不好,还依然在未知之数。”这表明,当时的新民学会已经明显的注意到俄罗斯的十月革命,并将其称之为“一枝新文化小花”。既然是介绍中外各种书报杂志,文化书社也担负起了传播各类思潮文化的责任,在《文化书社第一次营业报告》的“销售书报杂志之略计”中可以看到此时文化书社销售的书籍兼容并蓄,除国内进步杂志外,还有罗素、杜威、达尔文、胡适等人的书籍,另外还包括了《新俄国之研究》《克鲁泡特金的思想》等。随着文化书社的日益壮大,售卖的书籍也日益增多,在1921年出版的《文化书社社务报告》中,还对书籍进行了分类,其中“重要的书”一栏包括了《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社会主义史》等书。
十月革命的爆发,使得中国的知识分子把目光转向俄国,留俄勤工俭学和俄罗斯研究会也因此应运而生。1920年8月的《发起留俄勤工俭学》一文中,这样记载:“俄国劳农政府确立于世,世界大国如英、如法、如美,求与通商亲善,惟恐或后。……吾国青年,鉴于俄国精神学术之不可不研究。”
不管是在法国进行勤工俭学的有志青年,还是留在国内参加革命运动、组织文化书社、留俄勤工俭学、组织俄罗斯研究会的志士,新民学会的骨干成员都通过学习、讨论或者革命活动对马克思主义和各种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潮作了分析研究, 并最终慢慢向马克思主义倾倒。如彭璜(荫柏)1920年8月27-30日发表于《长沙》大公报的《对于发起俄罗斯研究会的感言》一文,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有志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的向往。相较于饱受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专制压迫的中国,对俄国深表赞赏,再比如总结俄国特点“(一)废除土地私有制;(二)各种大企业收归国有;(三)公布劳动义务。即次数端,已足见俄国人权利义务的分配均匀。……你要知道现在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罪恶,方才知道俄罗斯怎么起了革命,方才知道怎么应当研究俄罗斯,方才会研究俄罗斯到精微处。”以彭璜为代表的新民学会成员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倾向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
1921年1月1日-3日,新民学会于长沙开了三天会,围绕着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即“新民学会应以什么作共同目的?达到目的须用什么方法?方法进行即刻如何着手”进行了深刻的讨论,最后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表决。针对第一问题,主张用“改造中国及世界”的有陶思咏、毛泽东等十人,主张“改造世界”的五人,主张“促社会进化”的二人;针对第二问题,赞成波尔失委克(布尔什维克)的有何淑衡、毛泽东等十二人,主张德谟科拉西的二人,赞成温和方法的一人;针对第三问题,会员讨论后就研究及休养、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宣传、联络同志、基本金、基本事业等六项内容进行了表决,全体起立同意。
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到五四和驱张运动,在到文化书社成立、组织留俄勤工俭学和俄罗斯研究会,从国内到国外,从学习讨论、分歧和共识再到革命宣传和活动,新民学会由互助团体向革命团体的转变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积累了深厚的基础,从孟达尼会议到新年大会,清楚的表明新民学会已经转变从一个互助的小团体转变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团体。
参考文献
[1]李维汉.回忆新民学会[J].历史研究,1979(03):3-24.
[2]张允侯,殷叙彝,洪清祥,王云开.五四时期的社团(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3]鲜于浩.新民学会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J].求索,1993(05):100-106.
[4]窦爱芝.新民学会组织湖南青年参加旅法勤工俭学的情况[J].历史教学,1980(11):22-25.
[5]李锐.毛泽东和新民学会[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2(04):47-53.
[6]吴志葵.中共旅欧总支部浅述[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04):18-23.
[6]范忠程.论新民学会成立的思想文化基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8(04):130-134.
[7]冯兵.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新民学会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江苏社会科学,2019(01):228-236+260.
[8]葛振国,邢云文.“五四”前后学生社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经验与启示[J].理论探索,2011(03):30-32.
[9]刘金如.新民学会与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87-91+132.
[10]黎永泰.试论新民学会由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J].青海社会科学,1989(02):69-74+68.
注释
[1]张允侯.殷叙彝.洪清祥.王云开,五四时期的社团(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575.
[2]鲜于浩.新民学会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J].求索,1993(05):101.
[3]张允侯.殷叙彝.洪清祥.王云开,五四时期的社团(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18.
[4]张允侯.殷叙彝.洪清祥.王云开,五四时期的社团(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41.
[5]李维汉.回忆新民学会[J].历史研究,1979(03):12.
[6]吴志葵.中共旅欧总支部浅述[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4):18-23.
[7]李锐.毛泽东和新民学会[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2(04):51.
[8]李维汉.回忆新民学会[J].历史研究,1979(03):8.
[9]张允侯.殷叙彝.洪清祥.王云开,五四时期的社团(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44.
[10]张允侯.殷叙彝.洪清祥.王云开,五四时期的社团(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65.
[11]张允侯.殷叙彝.洪清祥.王云开,五四时期的社团(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