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玮,宋军锋,李晓,郑丽娟,李亚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其主要病变部位为面神经核或核以下区域,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遗留严重后遗症,为患儿生理与心理带来严重危害[1]。中医学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归为“口眼斜”、“面瘫”、“口僻”等范畴,主要包括风寒型、风热型、肝郁型,其中风寒型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主要证型。目前,针刺为中医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虽具有一定疗效,但单独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牵正散外敷逐渐被中医用于治疗该疾病,且效果显著。但对针刺与牵正散外敷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效果的相关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针刺联合牵正散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5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针刺,25例)与观察组(常规治疗+针刺+牵正散外敷,25例)。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13(7.95±2.15)岁;病程1~7(3.15±2.06)d;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Ⅱ级3例,Ⅲ级6例,Ⅳ级10例,V级4例,Ⅵ级2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14(8.01±2.19)岁;病程2~7(3.35±2.04)d;HB分级:Ⅱ级2例,Ⅲ级7例,Ⅳ级9例,V级5例,Ⅵ级2例。诊断标准: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2]内相关标准:眼裂变大,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低且向健侧牵引;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障碍。中医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辨证为风寒型。主症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等;次症: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等;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纳入标准:(1)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单侧发病;(3)病程小于7 d;(4)年龄<14岁;(5)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者;(6)配合度理想者。排除标准:(1)中枢性神经麻痹;(2)腮腺炎、中耳炎、颅脑外伤等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4)合并传染性疾病者;(5)针刺部位有瘢痕或感染者;(6)伴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者。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抗炎、消肿、抗病毒、营养神经,红外线照射,中医推拿等。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选穴:患侧阳白、太阳、地仓、颊车、睛明、迎香、翳风、丝竹空、下关、颧髎、攒竹,对侧合谷、风池。操作:患儿呈仰卧位,对针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使用0.25 mm×40 mm毫针进行针刺,采用透针法进行针刺,阳白透鱼腰,攒竹透至睛明,地仓透颊车,丝竹空透太阳,迎香透四白,且透穴时均从起穴透至穴,其他穴位均为垂直进针,实证泽泻,虚证则补。同时头面部穴位进针宜浅,手法宜轻快,可不行针或少行针,每次留针20~30 min,1次/天,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疗程。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基础上加用牵正散外敷治疗,药方组成:白附子(制)12 g,僵蚕10 g,全蝎(制)8 g,蜈蚣8 g、天麻6 g、地龙8 g,将所有药物研呈细末加入醋和酒调制成膏状,涂抹在患侧面颊,外敷30 min后揭掉,并辅以橄榄油按摩面部,早晚各1次,10 d为1个疗程。2组均在治疗1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
1.3 评价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与治疗1个疗程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包括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依据患儿症状严重程度分为4级,0分为无症状,1~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9分为重度,总分为36分,分数越高表示患儿症状越严重。面部神经功能:治疗前与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HB分级[4]对2组患儿面部神经功能进行评估,Ⅰ级:正常,Ⅱ级:轻度功能障碍,Ⅲ级:中度功能障碍,Ⅳ级中重度功能障碍,V级:重度功能障碍,VI级:完全麻痹。面部残疾指数(FDI)[5]:治疗前与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比较2组患儿FDI评分,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FDIP)与社会功能(FDIS),FDIP总分为37.5分,分数越高,表示躯体功能越好;FDIS总分为40分,分数越高,表示社会功能越好。
1.5 疗效标准 治疗1个疗程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面部外观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与面部外观均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与面部外观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2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积分均有所降下,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3 2组患儿HB分级比较 2组患儿HB分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HB分级比较[例(%)]
2.4 2组患儿FDIP、FDIS评分比较 2组患儿治疗前FDIP、FD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FDIP、FDIS评分比较分)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是一种以面部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为神经科、针刺科、康复科常见病、多发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是由于茎乳突孔内面神经产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其发病原因可能与感染、耳源性疾病、茎乳孔周围水肿、代谢障碍等存在一定关联,主要临床表现为眼裂扩大、前额皱纹消失、口角下垂等,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生命健康。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治疗该疾病对患儿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西医常采用抗病毒、抗炎、糖皮质激素等方法治疗该疾病,但由于该疾病恢复时间较长,长期服用药物治疗可能会引起乏力、贫血等不良反应,部分患儿依从性差,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传统中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是由于外风侵袭面部经络,引起面部经络气血阻滞,经络失养,肌肉迟缓不受导致,治疗该疾病应以疏风祛寒、化瘀通络为主[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患儿高,观察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患儿低,观察组患儿HB分级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FDIP、FDIS评分均比对照组患儿高,提示针刺联合牵正散外敷治疗该疾病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并改善患儿面神经功能。分析其原因在于,针刺翳风、阳白、四白、太阳、地仓、下关、风池、颊车、合谷穴可有效起到祛风通络、疏调经筋功效;且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地仓穴可增强神经反射活动,促进面部肌肉功能恢复;针刺阳白穴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促进神经组织代谢,提高额肌肌力[7]。牵正散药方主要成分为白附子、全蝎、僵蚕,其中白附子具有祛风、通络、化痰功效,全蝎与僵蚕具有息风镇痉、化痰散结功效,将各味中药研制成药粉混合在一起加入酒与白醋进行外敷,使药物直接接触皮肤,利于使药物有效成分快速渗透皮肤,促进皮肤吸收药物,最大程度发挥药效,从而增强治疗效果[8]。另本研究中头面部针刺进针浅、手法轻,患儿痛苦较小,中药采用外敷法,避免了儿童内服中药服药困难的问题,患儿治疗依从性高。
综上所述,采用针刺联合牵正散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临床效果显著,治疗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