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出版单位继续教育的融合发展——以江西高校出版社“每月一课”为例

2020-10-14 23:40宋美燕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江西出版社

宋美燕

编辑是出版单位最大的财富资源和核心生产力。但近年来出版物质量事故频发,加之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使社会大环境对编辑信任度愈发不够,“去编辑化”“编辑无能”的声音不绝于耳。冷观自省,病灶仍在出版人才队伍建设上。目前,出版业存在出版急功急利、编辑工作浮躁、编辑队伍不稳定、编辑社会地位弱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出版社的考核、管理机制不健全;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经济大环境所致,迫于生存压力的青年编辑坐不住“冷板凳”。

编辑是精神粮食的提供者、出版品牌创建的骨干、两个效益的创造者。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有句名言——“编辑是文坛大家的托底人”,但要培养出像王云五、邹韬奋、叶圣陶、龙世辉、麦克斯·珀金斯等这般优秀的编辑家并非朝夕之事。

因此,出版单位在组织72小时脱岗继续教育活动之余,要积极开展编辑继续教育活动,以期打造一支精良的出版人才队伍,提高出版物质量和出版社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与人才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拟以江西高校出版社的继续教育活动“每月一课”为例,谈谈出版单位继续教育的融合发展。

一、因材施教,有效培养

出版单位组织编辑参加的脱岗继续教育活动,授课形式主要以讲座、报告为主。一方面是为了达到每年72小时的学时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编辑业务能力。2015年,江西高校出版社成立“每月一课”工作小组,在社内组织有规律、有计划的继续教育活动,六年来为出版社人才的成长注入大量的养分,编辑人才梯队建设日趋科学、稳固。

纵观业内的继续教育活动,不难发现普遍存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课程规划缺乏系统性、学习主体缺乏主动性、培训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一)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不同岗位的出版人才对于知识的需求各异,“干部一腔,千人一面”的培训内容并不能满足出版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培训的效果难免差强人意。出版单位在开展继续教育的时候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以受训者为培训主体,充分考虑受训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实现精准培训。为实现精准、高效的培训效果,江西高校出版社本着因村施教、灵活培训的理念,针对新编辑组织编辑基础技能培训,针对策划编辑组织选题策划培训课程,针对发行人员组织出版发行相关课程。

(二)课程规划缺乏系统性

一是因为师资匮乏。由于培训主题、培训专家的时间与意愿,以及培训成本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出版单位在培训专家的选择方面较为被动,这直接制约着课程的规划。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保障,出版单位要以创新的模式解决师资匮乏问题。江西高校出版社通过“外延内请”的模式来构建师资队伍,先后延请聂震宁理事长、朱胜龙处长、陈丽副社长、丁晓平老师、令嘉老师、张国功老师、揭同元老师等省内外的专家、领导、前辈担任“每月一课”的主讲老师;同时积极挖掘本社潜在的教育资源,先后请原总编辑花传贵、副总编辑舒平、现任总编辑肖俊南、总编室主任王珍、党办主任詹晓钟、印制科主任助理黄江萍等领导、同仁担任主讲教师。这既解决了师资问题,也使课程设置更具自主性和针对性。

二是因为编辑的学习时间有限。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扭转出版单位和编辑的思维。出版社要树立减数量增品质的精品出版理念,同时帮助编辑克服焦虑、浮躁的心态,鼓励他们潜心学习、拓宽研究领域。

(三)学习主体缺乏主动性

出版单位在开展继续教育活动时应注意摒弃“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必须充分调动学习主体一一出版人才的主动性,根据课前调查、课后交流总结等让他们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根据他们的知识需求和业务短板,设计“适销对路”的课程。

二、开拓创新,融合发展

聂震宁理事长在江西高校出版社2015年6月的“每月一课”中说:“出版在文化上有两大任务:创新与积累。”其实,出版单位继续教育工作也应围绕这两个目标任务来开展;同时考虑时代需求和内外部环境,做到融合发展。

只有高素质、专业化、学者型的编辑,才能做到辨真伪、分良莠,为广大读者提供高品质的精神粮食。培养一支有眼界、有学养、有技能、有理想、有活力、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编辑人才队伍,是出版单位继续教育的终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继续教育需创新培养模式、调整培养机制、丰富培训内容,让出版人才得到最新鲜、最营养的知识补给。

(一)创新培养模式

目前出版单位的继续教育普遍存在教育模式单一的现象。在全媒体时代,单一、固化的“一对多”的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编辑的个性化需求。出版单位继续教育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引进新的培训模式。“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不受时空的限制,具有自主择课、在线完成课业、在线讨论、在线会议、发表博文等功能。目前,在中国的MOOC学习者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和教育发达城市,其中学生的比例较大,众多高校也纷纷引进MOOC教学模式。出版单位继续教育可将教学模式慕课化。这不仅能充分满足编辑的个性化、多样化、层次化的需求,还降低了时间、人力、资金等成本,極大地弥补了传统培训方式的诸多不足。

(二)调整培养机制

出版单位继续教育偏重编辑技能的培训,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相对不足;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偏重理论如识的构建,编辑实践较少。为解决双方教育的不足和人才短板问题,许多出版社与高校建立互动机制,开展联合办学。出版单位为高校专业人才提供实习机会,高校为出版单位继续教育输送师资。近年来,江西高校出版社接受来自武汉大学、南昌大学的在校实习生,让实习生参与到出版实际工作中,安排优秀编辑“传帮带”,使他们对出版工作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合作学校的优质教师资源没有被江西高校出版社充分利用。强大的师资队伍是“每月一课”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江西高校出版社是江西唯一的大学出版社,有丰富的大学教师资源可以开发,如能与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办学关系,将为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带来巨大的裨益。

三、自主学习,全面培养

胡守文社长自称“是传统的卫道土,又是新事物的接生婆”,但编辑要胜任这两个角色,不能仅凭一纸文凭或一腔热情。古语有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出版人才的成长,既需要出版单位以家长式的情怀来倾力培养,还需要发挥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开展自我学习,努力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于编辑的自我修炼,可从“五多”来着手。

(一)多读。“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编辑要从书稿堆里抬起头,多看书,看好书。出版社应努力给员工创造良好的业余读书环境,比如成立小图书馆,定期购置各类好书,让编辑多一扇看世界的窗户,多一方汲取精神养分的沃土。

(二)多说。出版单位可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出版沙龙、时政讨论会等活动,围绕所读图书、编辑工作及时政热点等开展头脑风暴,各抒己见,以拓宽眼界和认识,提高思想的高度与深度。

(三)多问。编辑要成为杂家,一定要勤查多问,问领导、问同事、问作者、问亲朋、问电脑,向一切能解决问题的人、物求教,把工作、学习中的点滴收获汇聚成知识海洋。江西高校出版社搭建了一个名为“编辑之家”的QQ群,编辑碰到疑难问题,便在群里发布,同事们第一时间为之答疑解惑。编辑要善于利用一切资源与平台,来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提升编辑技能。

(四)多写。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编辑多读的同时也要多写,不断激发自身的潜能。编辑要做到拿起红笔能校稿,拿起蓝笔能写作。不管是小随笔、书评,还是论文,都可以去尝试。尤其要多写论文,它可以有效提高编辑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编辑的审稿能力、编校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出版界很多优秀的出版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家,如海豚出版社的俞晓群社长、梅提老师,江西高校出版社的李目宏主任、敖萌老師等。他们都是红、蓝两色笔都拿得起的人才,这与他们的勤奋和积极的自我培养分不开。

(五)多听。江西高校出版社万明华总经理说:“编辑要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去参加各领域顶级专家、学者的讲座、学术报告,并努力与他们结为朋友。这是快速积累优秀作者资源的一条捷径。”编辑的研究领域要尽可能地宽广,就像湖泊一样,不一定很深,但一定要广。编辑要将求知的触角伸到各领域,去汲取营养,去了解各领域领军人物的思潮。

今天的出版社,不仅是时代文化的生产基地,也是出版领军人才的孵化基地。出版单位继续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打造出版人才队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全媒体时代,以人为本,创新、融合的办学理念,将是出版单位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江西出版社
我等待……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出版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金玉良言等
石油工业出版社
江西是个好地方
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首次等级评估完成
出版单位组织结构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