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亮 刘艺凡
【摘要】目的 开展实验动物建模,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形成机制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其动物实验的特点。方法 筛选32只雄性的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大鼠不进行其他的特殊操作,仅仅进行常规的喂养,观察组则采取打击结合离心运动进行操作,然后对其进行局麻下解剖,直接观察局部紧张带,同时对肌电图检查结果和局部抽搐反应等情况进行观察,以对比最终是否有鲜明的不同之处。结果 通过相应的检查之后可以发现,观察组大鼠TB、EMG、LTR阳性率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大鼠则均为阴性,形成了鲜明的差异。结论 进行实验动物模型建立的过程中,采取打击与离心运动结合的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建立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相应模型,其效果相对较好,也能够形成较为鲜明的差异,对于相关实验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有着明确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打击;离心运动;实验动物模型;效果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3-260-02
引言: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是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种骨骼肌功能失调性疼痛综合征,其自身目前病理机制等方面不完全明确,临床相对较为常见,是常见的一种软组织疾病,常见于各项体育运动的运动员,以成年人最为多见[1]。在进行临床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动物实验模型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相关疾病的发病因素、病理机制,对于临床疾病治疗以及病因学研究有着积极价值和实际意义,可以一定程度上为临床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在进行动物实验模型构建的过程中,其机理特点决定着有关试验操作的效果,那么就需要契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操作,从而通过有效的临床指标进行相应的观察,加以有效的验证和评价[2]。本次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动物实验模型构建的效果等方面情况进行观察,从而为临床疾病的治疗以及基础病理学的研究提供针对性的支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32只雄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体重在300-460g之间,平均(345.21±37.04)g,均为10周龄,然后随机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6)。采取自制打击器,其锥形钝头木棒长50cm,另外一端增加负荷,总质量1200g,从距离地面21cm左右的高度自由落体垂直落下,下降高度在20cm,利用该设备对观察组大鼠进行相应的操作。同时选用大鼠跑台,进行相应的离心运动。
1.2方法
首先檢查自制打击器,观察是否可以调节相应的负荷,是否能正常调节打击动能大小,检查跑台是否运行运转正常,在有坡度的时候是否能正常运行。检查之后,实验前一天所有大鼠都在跑台上进行适应性平坡跑,进行15min左右的操作,同时让大鼠熟悉周围环境。对观察组大鼠进行称重,然后按照每千克体重3ml的剂量,采用10%水合氯醛进行腹腔麻醉,生效之后利用打击器在股四头肌位置进行打击,然后继续正常喂养[3]。在第二天,观察组大鼠在电动跑台上进行下坡跑,每秒16m,持续进行90min,在大鼠不配合的情况下使用声音或者机械刺激来进行驱赶,同时进行离心运动,然后每周进行一次建模,持续进行四周。最后一次进行建模之后,继续喂养一周,然后进行局麻解剖,药物剂量、浓度及方法与之前打击麻醉的方法完全相同,大鼠采取仰卧位固定四肢,然后在腿部进行切口,大小控制在0.5cm,利用圆剪插入皮下组织,进行扩张玻璃,延伸切口暴露股四头肌,然后利用拇指和食指进行按压寻找触发点,注意力度轻柔,避免造成损伤。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大鼠进行操作之后的紧张带结节(TB)、肌电图检查(EMG)和抽搐反应(LTR)阳性率情况进行对比。TB检查都由同一名有过临床实际诊疗经验的检查者完成相关检查,利用指腹进行触摸,如感觉到明显的紧张带和膨大结节,即为TB阳性。如进行两次以上的检查不能够发现或者不够明显,则为阴性。采用肌电图仪进行检查操作,其滤波为3Hz到10kHz之间,灵敏度为0.2mV,时程10ms,然后利用电针进行操作。肌电针从膨大结节的位置插入其中,无刺激情况下一般可以检测到连续而且不规律的自发肌电电位,电位一般都是在30s到10min之间,但插入到膨大的部位之外任何部位则没有相应的异常电位的问题。针对这一特点,当电位持续大于30s的时候,则可视为阳性,如小于30s或者是大于10min则都是阴性。而在LTR方面,当电针插入到膨大结节内,能够出现局部抽搐,则可以视为阳性,如果不能引出相应的抽搐,则可以视为阴性。对两组SD大鼠的最终阳性率情况进行对比,以观察建模之后的效果等方面情况。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各个阳性率结果作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t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相应的实验检查之后可以发现一个鲜明的差异现象,观察组的大鼠普遍紧张带检查、肌电图检查和局部抽搐反应方面都要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形成了鲜明对比,尤其TB、LTR阳性率均达到了100.00%。两组大鼠股四头肌的各项检查阳性率情况对比详见表1.
3.结论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压痛和牵涉痛,伴有紧张带结节等问题,同时会有抽搐反应、自发电位,这些临床表现是学术界公认的,在进行动物实验的过程中,主要是观察相应的客观指标,如抽搐反应、自发电位[4]。就实际情况而言,紧张带结节形成是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类表现,目前主要认为这一现象形成与肌肉纤维保护性收缩、细胞内钙离子增加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从而造成多个紧张性肌纤维集合,形成了紧张带。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打击足以让大鼠的肌纤维产生保护性收缩等反应,同时造成局部纤维破坏,然后形成紧张带。这一机制是紧张带形成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内容,而且加上离心运动,能够造成一个二次损伤,让紧张带形成速度更快,促使打击损伤更加持久。而在触发点自发电位方面,主要是与终板电位相似,和动作电位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之处,由于乙酰胆碱过度释放,会引起终板区域产生肌纤维痉挛,造成相应的紧张带形成等一系列问题。综合来看,相关问题的形成具备着鲜明的特点和机制,尤其与打击和离心运动有着密切联系。最后在局部抽搐反应方面,作为临床常见的特点和主要诊断依据,动物实验可以发现这一反应的产生主要是与触发点区域受到伤害性刺激有着密切联系,这一刺激的出现会诱发脊髓反射,从而引发局部的抽搐。在病理改变方面,该区域受到了相应的刺激,就会产生一个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这个触发点通路传导到大脑皮层,引起局部疼痛的问题。通过按压、针刺刺激,会加强这个冲动,引起远处牵涉痛等问题。从这一方面来看,整体的机制相对较为明确,尤其是引起各类反应的机制特点大多数都是密切相关的,并非是单一因素作用的,而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上所述,通过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方法可以较好的进行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有效建立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模型,从临床角度来看,有关结果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相应的实际操作,对于临床病理学以及疾病机制的研究有着较为积极的实际价值和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方梅,宋奕,钱斌,etal.针刺大鼠慢性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对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表达的影响初探[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8,14(5):328-328.
[2]阎杰,张雪苹,覃喜扬,etal.湿针灭活肌筋膜触发点联合督脉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9(6):919-922.
[3]林星镇,李菲,支芳.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拔罐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9(6):406-409.
[4]罗笛(综述),王琳(审校).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研究进展[J].贵州医药,2019(7):1033-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