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轨迹交叉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件事情的链条的交叉点正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矿井提升运输整个过程设计到的设备、人员较为复杂,变量越多,不确定性越大,上述两者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交叉几率较大,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应用轨迹交叉理论分析二者的特点,能有效避免矿井提升运输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轨迹交叉理论;人员;设备
0 引言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的矿产大国,矿产资源丰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各类矿石仍将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供给。矿井开采作为矿产资源转换利用的第一步工序,长期以来在开采过程中事故频发,矿井提升运输过程是整个矿产开采过程中风险较大的一项作业,整个提升过程中作业环境复杂,对作业工器具的质量要求高,对相关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严格,稍有失误,就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轨迹交叉理论相关原理,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1 轨迹交叉理论概述
1.1 轨迹交叉理论的提出
通过查证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人的不安全不规范操作行为以及设备的不安全或者带病运行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Skiba指出操作人员与机械设备都对事故发生有重大的影响,而且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对事故发生的影响性更大,根据事故频发理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根据大量研究表明,企业在发生安全事故,将事故相关责任人调离,该企业再次发生事故的频率并没有显著的降低,因此,以相关安全管理为理论基础,提出具有现代管理思维的轨迹交叉理论,如图1所示:
1.2 轨迹交叉理论的作用原理
通过对轨迹交叉原理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过程中,人发生不安全行为的运动轨迹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生成轨迹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交汇,也就是说当有作业行为不规范或者马虎大意的人作业过程中正好使用带病运行的设备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通过有效的手段来避免上述两个因素的交汇,就能有效的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或者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即可有效的避免事故发生。
2 轨迹交叉理论在矿井提升运输过程中的应用
2.1 控制人的不安全因素
轨迹交叉理论告诉我们,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可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即使在生产设备有缺陷的情况下,规范人的行为,提高人的技术素养,也能有效的控制事故的发生。
2.1.1 加强安全教育,强化人员安全意识
先进的事例和经验告诉我们:凡是一个单位安全教音培训工作严格落实,抓出成效的,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就比较高,安全意识就比较强,员工中的操作失误和违章操作行为就比较少,事故发生率就比较低,甚至杜绝发生事故。在工作现场悬挂醒目的安全标志牌和标语,时刻提醒员工注意安全,使员工做到只要有存在危险的场所,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安全警示,提醒注意安全;对员工坚持进行岗位安全责任制教育、岗前安全教育培训、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教育培训,使员工做到懂安全。
2.1.2 合理编制操作规程,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的编制要突出重点,文字力求简练、易懂、易记。针对矿井提升的每个环节制订详细周全的操作规程,按照合理的操作循环流程固定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使得岗位操作流程不因人的变换而产生较大的不可控因素。
人性化管理,在流程上,首先用人性化的思维来制定管理制度,而在严格执行单制度时,可以有一些人情化的手段。人性化管理首先是制度的人性化,管理者在制定制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制度是否能够有效地执行,如果制度完全没有人性,肯定是没有办法执行的,如教育从严,处罚从轻,处罚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
2.2 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使设备设施到达本质安全的状态,能从根源上杜绝事故的发生,即使发生人员的操作失误,也不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2.2.1 合理设计矿井提升运输设备
矿井提升运输设备主要包括提升容器、提升钢丝绳、提升机、井架、装卸载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根据矿井的设计产能,合理选择相关的提升设备型号,在满足最大产能的同时,设备应该有一定的设计冗余量,各个设备的冗余量搭配合理,防止出现短板效应,影响整套设备的运行安全性。
2.2.2 加强防护装置智能化管理
矿井提升井巷环境复杂,各个矿山的地理条件千差万别,国家层面无法制定有通用的规范标准,因此,各家矿山需要根据自身矿井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装置,智能化装备的使用势在必行。如在强度足够的前提下,阻车器可以使用抱軌来检测其位置并控制运动;用拉力传感器来测量串绳与绞车钢绳之间的力并实现远程传导,能够在拉力异常时候能及时发现,并实现远程制动;在提升井巷中安全智能摄像机,全程监控提升过程,发现异常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电脑迅速生成不同工况的应急应对策略,通过远程控制系统自动进行应急处理。
3 结论
虽然矿井提升运输过程控制环境复杂,危险性大,但是通过轨迹交叉原理讨论,对整个作业过程中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交汇,这样才能确保整个作业过程中人和物的和谐,安全生产无事故。
作者简介:
姚锐(1991- ),男,汉族,籍贯:山西吕梁,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煤炭机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