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之下,我国积极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及教学改革方向,以实现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发展为依据,许多学校通过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引进来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信息化技术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起步较晚,教育信息化的质量及水平还有待提升,因此出现了许多的教学障碍以及困境。本文立足于这一现实情况,对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进行分析及研究,以期为提升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
一、引言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信息技术学科在实践教学时备受关注及好评,这一学科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及要求,对推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意义重大。在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过程之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变化较大,老师需要了解这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要求,关注与学生的互动以及联系,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教育信息化及其必要性
1.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主要是指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活动,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教育信息化能够以信息化教学过程的进一步完善为依据,通过对表现形式以及表现内容的分析及研究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应用。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之中,教育信息化尤为关键,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学密不可分,两者存在极为紧密的联系,老师需要以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为依据,积极丰富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教育的信息化发展要求,保障这一学科教学质量及水平的稳定提升。
2.必要性分析
教育信息化对改革教学模式、凸显教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意义重大,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之中,信息化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首先,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化教学备受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根据信息化教学策略的应用要求,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保证学生产生更多学习的动力以及热情。其次,教育信息化能够充分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同学生的学习背景以及学习能力有所区别,因此因材施教以及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践尤为关键,老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有效应用来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真正实现兼顾个体、统筹全局。最后,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时间比较有限,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够避免这一不足,真正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老师需要注重这一学科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关注不同教育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之中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信息化两者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相互影响,只有着眼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全过程,以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为依据,才能够充分体现这一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及作用,从整体上提升学科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1.关注高级认知能力培养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难度偏高,为了尽
量避免学生出现消极应对的情绪,老师需要明确学科教学的目标,以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为侧重点和依据,积极构建开放式的课堂,不断推进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以及分析。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之中调整学生的学科学习行为以及方向,鼓励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保障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以及成长机会,进而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及理解,主动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相关问题,从整体上提升个人的高级认知能力。
2.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信息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真正体现教育教学的趣味性、多元性及主观性和科学化,为了改进信息技术教学,老师需要注重信息技术作用和价值的分析及研究,以隐性知识为主导,关注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将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协作教学以及提问教学融为一体,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来真正实现信息的生动性、形象性。计算机辅助测试在实践应用时备受关注及好评,老师可以利用这一信息工具构建系统性、统一性的评价体系,在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过程之中保障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个性化以及活力,让学生能够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以及沟通,学会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突破个人在自主思考以及独立分析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掌握适合自己的信息技术学习策略及方法,提升个人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以及专业水平。
3.设置动态开放的课程体系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同时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因此为了实现与时俱进,老师必须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动态性以及开放性,关注信息分析以及加工的实质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策略以及信息技术的更新情况,及时调整后期的教育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教学的针对性。其中现代化教学元素的融入尤为关键,老师应该以动态化的教学模式为依据,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据推进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了解不同信息技术的内容以及要求,促进知识的迅速传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的发展需求,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
四、结论
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都是我国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作用及优势,老师必须要注重教育信息化水平稳定提升,积极加强工作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在引导、鼓励学生的过程之中提升学生的高级认知能力。
參考文献:
[1]李运林 .论教育与信息·信息技术——四论 "信息化教育 "兼解读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性影响 "[J].电化教育研究 , 2013, 034(003):11-15.
[2]郝书凤 .当信息技术潜入育人土壤——浅谈教育信息化与人才培养 [J].商场现代化 , 2011, 000(029):58.
作者简介:卞永红(1972-),男,汉族,四川西昌人,一级教师,大专,研究方向:电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