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的新闻舆论概述

2020-10-14 13:57朱元凯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防控

摘 要:本文以本次疫情防控期间的新闻舆论为例,着重探究本次疫情的新闻舆论变化规律与特点,并分析表象背后的原因与给我们的启示。

關键词:疫情;政府

一、疫情防控期间的新闻舆论现象概况

本次疫情期间的新闻舆论主要围绕疫情的变化为主线而发展,具体可分为疫情防控初期、疫情防控发展、疫情防控变异三个舆论阶段。新闻舆论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动因与变化特点。在疫情防控初期阶段,新闻舆论对于事件关注度较低,疫情尚未引起社会足够重视。新闻内容普遍简短,并未用大篇幅去重点介绍此次疫情,未引起舆论的高潮。在一月中下旬左右,新闻舆论进入疫情防控发展阶段。此时因为疫情的广泛传播现象显现与民众恐慌效应相叠加,新闻舆论突然进入沸点。此时无论是官方发布的消息还是社交平台传播的消息均受到全国广泛关注,并引起巨大舆论漩涡。各路媒体竞相试图通过获取一手资料和发布最新消息来提高自身曝光量。在中央政府不断派出医疗队支援疫区以及全国向疫区支援物资之后,疫区的防控形势得到了根本性的逆转。此时伴随着形势的好转,新闻舆论也进入疫情防控变异的阶段。直观表现为网民激动情绪的消解与疫情新闻的报道走向偏转积极、乐观等。此时的新闻舆论已经跨越过高潮,逐步走向趋缓、消解。

二、疫情防控期间的新闻舆论现象动因

1.疫情情况以及初代信息传递者是新闻舆论产生的首要原因

疫情的发展情况始终对新闻舆论阶段的节点分布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新闻的阶段性与疫情的阶段性对应更为即时。而在疫情本身之外,对舆论起决定性影响的是疫情相关者的关注度与态度。在疫情尚未散播开时,由于最初患病者数量十分少,政府、社会均认为演变为重大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可能性极低,因而重视程度低。新闻播报数量少,关注程度低,篇幅少。在疫情扩散范围变大后,利益相关者增多,社会关注度变大,每一个人因为疫情,生活、工作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且随着春运的到来以及武汉封控措施的不及时,患病人员流动性增大,健康个人的染病风险增大,社会恐慌心理开始产生。此时新闻对疫情宣传的力度开始陡然提升,社会舆论也因为其人传人的特性以及传染性强、隐蔽性强的特点而开始沸腾。

2.地方政府回应与权威媒体发布是新闻舆论归于稳定的主要原因

在疫情产生之初,地方政府迅速回应舆论关切,并立即“辟谣”。警方也对涉嫌传播武汉肺炎“不实”消息的8人进行惩戒。这一系列举措实现了社会期待,及时消解了舆情的聚集,因而在新闻播出之后,舆情立即消退,后续新闻也以对此次“造谣”事件的处理为主要播报内容。速度快,针对性准确的,透明度高的地方政府舆情处理使得政府形象得到短暂维护与提升。而此时官方新闻对疫情信息的传递也较为模糊,降低了社会对疫情的关注度,使公众了解到疫情的发生却并未能引起政府与社会足够重视。

3.疫情发展情况与地方政府作为推动了网络舆情演变,网民成为舆情走向决定性因素

如前文提到的疫情的阶段性发展一样,新闻舆论在此次疫情中也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特征。新闻与疫情的即时性联系增强,而舆情则较为滞后。因为相比新闻的目的性、组织性、正规性来说,网络舆情更多表现为临时性、极端化、群体化。在网络舆情中,不可不提的是现代化、移动化的网络平台为网络舆论提供了交流与发表的平台,成为民众表达社会期待与社会交流的不可或缺的媒介。在疫情发生后,网络舆情大军跟随新闻开拓的舆论方向,不断“杀伐果断”。数亿网民就如向前奔腾的列车,决定着舆情的沸腾程度,而这个程度却又无法被某个定义的控制力所决定。

三、疫情防控期间的新闻舆论引导

1.新闻工作者——打铁还需自身硬

中国新闻工作者需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党报(媒)理论等针对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理论,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闻从业理念,坚持党性原则,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将“四力”充分运用到新闻工作中去,开创具有中国智慧的中国特色新闻舆论新局面。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自身要坚定坚持党报(媒)理论与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党报(媒)理论这一深植我党新闻事业的基本理论。

2.政府“把关人”——拥抱数字时代的到来[ 彭波:《政府网络舆论引导与社会治理进入 3.0 时代》,载《四川日报》,2020-02-06(007)。]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席教授、国家网信办原专职副主任彭波提出“数字科技时代:政府舆论引导 3.0”,深刻阐述政府网络舆论引导从1.0到3.0时代的变迁,对于本次疫情想必深有借鉴意义。诚然从1.0至2.0再到3.0就好比我们从3G到4G再到5G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且数字时代相比通信技术来说包含范围更大,范围涉及方方面面,其升级的过程也必是更为艰难的。在本次疫情之中完全运用可能性不大,但是它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未来社会新闻舆论引导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李诗悦,李晚莲.公共危机网络舆情演变机理:路径及动因[J].中国行政管理,2019,2:116-121.

[2]杨保军.论当代中国新闻学科层面几个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J].新闻界,2020,1:39-45.

[3]朱锦精,范一啸,陈佳雯,等.萌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武汉地区的传播途径研究[J].新闻与传播,2019,11:191-192.

作者简介:朱元凯(1996-),男 ,汉族,山西长治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消费舆情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