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气囊小肠镜在肠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20-10-12 02:41卢祎孙家琛钟伟杰陈俊榕李初俊
新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腹泻腹痛

卢祎 孙家琛 钟伟杰 陈俊榕 李初俊

【关键词】双气囊小肠镜;小肠疾病;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

小肠疾病的诊治因其解剖位置、结构及生理作用等特征使其较胃食管及结肠疾病更为棘手。2001年Yamamoto等[1]最先引入双气囊小肠镜(DBE)从而使全小肠直观检查得以实现,此后,在胶囊内镜、CT以及MRI等的辅助下,DBE逐渐成为小肠疾病诊治的利器。并且,与胶囊内镜、CT、MRI相比,DBE可同时进行治疗性操作,包括活组织检查(活检)、息肉切除、异物取出、内镜下止血、狭窄扩张、内镜下定位及术后消化道解剖改变患者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2-4]。本研究旨在探讨DBE在临床中的应用指征、内镜表现、诊断、治疗措施及并发症等情况。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2013年11月至2018年8月因怀疑小肠疾病在我院同时行经口及经肛DBE的患者并回顾性分析以下信息:年龄、性别、症状、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发现、病理检查、治疗性操作、进镜方式、进镜深度、操作时间、并发症、最后诊断等。如患者在此期间行多次DBE操作,仅分析第一次的情况。

二、DBE操作

操作前,患者或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操作使用富士公司的DBE(型号:EN450-T5)进行,它包括230cm长的内镜、外套管及气泵。操作通常使用丙泊酚进行全身麻醉进行,只有1例患者因全身情况不能实施全身麻醉,仅使用咪达唑仑和哌替啶。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连续性资料以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符号秩和检验。分类变量使用例(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入选患者一般资料

剔除多次操作的数据后,最终158例患者(316例次操作)纳入研究,年龄33.5(26.8,46.0)岁,住院时间10(4,20)d,108例(68.3%)为男性,主诉包括腹痛(45例,28.5%)、腹泻(23例,14.6%)、消化道出血(65例,41.1%)、体质量下降(13例,8.2%)、肛周脓肿或肛瘘(6例,3.8%)以及其他(6例,3.8%)(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症状)。54例患者(34.2%)患有贫血,其中4例为重度贫血,23例为中度贫血,27例为轻度贫血。17例患者(10.8%)存在低蛋白血症。

二、DBE检查的小肠病变发现情况

DBE中位操作时间为50(39,65)min,经肛DBE操作时间长于经口DBE[47(36,60)minvs.53(42,76)min,P<0.001]。中位进镜深度(经口DBE计算最远处距幽门距离,经肛DBE计算最远处距回盲瓣或吻合口距离)为1.5(1.0,2.0)m。经口DBE进镜深度大于经肛DBE[中位进镜深度2.0(1.5,2.5)mvs.1.5(1.0,2.0)m,P<0.001]。316例次操作中,166例次(52.5%)在小肠中无阳性发现,经肛DBE阳性发现率更高(53.8%vs.41.1%,P=0.029)。115例次(36.4%)操作发现糜烂、溃疡、炎症或瘢痕,7例次(0.3%)发现息肉,9例次(2.8%)发现肿瘤或肿块,2例次(0.6%)发现血管畸形,10例次(3.2%)发现憩室,24例次(7.6%)发现狭窄,11例次(3.5%)發现平坦型病变、蓝色黏膜、白斑或黄斑(部分患者一次操作中可能有多种发现)。经肛DBE糜烂、溃疡、炎症或瘢痕发现率(46.2%vs.26.6%,P<0.001)及狭窄发现率(11.4%vs.3.8%,P=0.008)更高,而经口DBE肿瘤或肿块发现率(5.1%vs.0.6%,P=0.039)更高,经口DBE与经肛DBE其他内镜发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三、DBE检查的小肠外病变发现情况

经口及经肛DBE小肠外发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vs.10.8%,P=0.307),其中17例次(5.4%)发现糜烂、溃疡、炎症或瘢痕;6例次(1.9%)发现息肉;1例次(0.3%)发现肿瘤或肿块;4例次(1.3%)发现憩室;1例次(0.3%)发现狭窄;1例次(0.3%)发现结肠黑变病,见表1。

四、DBE治疗性操作

治疗性操作包括活检(126例次,39.9%)、息肉切除(3例次,1.0%)、胶囊内镜取出(1例次,0.3%)和内镜下止血(1例次,0.3%)。

五、DBE诊断

158例患者的最终诊断包括:克罗恩病(47例)或高度怀疑克罗恩病(5例)、非特异性炎症(22例)、胃肠功能紊乱(20例)、憩室(13例)、血管畸形(2例)、结缔组织疾病(3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3例)、胃肠道间质瘤(3例)、Peutz-Jeghers综合征(3例)、小肠息肉(3例)、NSAID相关性肠黏膜损伤(1例)、贲门撕裂综合征(1例)、肠结核(1例)、消化性溃疡(3例)、小肠异位胰腺(1例)及其他(29例),有些患者可能合并多种诊断。

六、DBE检查的作用

158例接受DBE检查的患者中,89例(56.3%)患者行DBE协助明确诊断(其中5例同时行内镜下治疗),14例(8.9%)患者行DBE后改变了治疗方式,31例(19.6%)患者无阳性发现从而排除了器质性疾病,24例患者(15.2%)行DBE后暂未对患者诊疗产生明确作用。

七、DBE检查的相关并发症

接受DBE检查的患者并发症均为轻-中度,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2%(5例),包括腹部不适(3例,1.9%)、咽痛(1例,0.6%)及寒战发热(1例,0.6%),均通过观察或药物保守治疗缓解,无严重并发症或DBE相关的死亡发生。

猜你喜欢
消化道出血腹泻腹痛
请收下这份腹痛指南!!!
舒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8例疗效观察
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疾病的可行性分析
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56例
治好了30年的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