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审计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2020-10-12 14:23徐京平邢兰若尚煜欣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20年5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资源环境

徐京平 邢兰若 尚煜欣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在2020年即全面建成小康之际,我国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将在全社会推行,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都将有大幅提升。从2017年12月到2018年3月,审计署组织揭示沿江工业园开发不合理、小水电开发无序、污染防治投资资金绩效不高、破坏性建设活动屡禁不止的增量问题,进一步确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审计的必要性。因此,探讨自然资源审计对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制是必要且紧迫的,这不仅有助于巩固新常态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也能丰富自然资源审计的现有研究成果,推动审计理论的创新发展。

条件影响——资源禀赋效应

经济增长的条件是国民经济系统中内在因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功能特性,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持续有效地利用各种已有的资源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和能力。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往往要求高质量的资源禀赋为基础。陈耀、陈钰(2012)认为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成因是资源匮乏,资源越丰富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姚毓春等(2014)研究认为我国资源富集地区无论是从整体还是分段来看,自然资源均有利于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地区资源越丰富,开发程度、利用效率越高,则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态环境越能得到有效保护,经济增长质量越能得到有效提升;薛泽帅(2019)在经济增长与资源产业依赖度呈有条件的倒U型关系假说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资源型地区发展资源型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自然资源审计通过对地区内资源保护与开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揭露并查处资源浪费、收益流失、资源安全等重点问题,致力于将“资源限制”转化为“资源福祉”,使资源丰富型城市的经济质量稳步发展,使资源匮乏型城市朝集约化方向转型。从资源转移效应上看,自然资源审计增加了“三高”产业的生存成本及准入门槛,反向推动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崛起,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及人民生活幸福感。自然资源审计作为外部驱动力促使要素由传统“三高”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市场拉动效应上看,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降低传统工业在经济贡献中的占比,使优势资源集中于第三产业,进而带动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在资源转移和市场拉动过程中必然产生相关利益集团,为确保长期获益不断维持和强化现有的制度。稳定的制度激励会促使利益方增加员工报酬并积极为公众营造健康、绿色的生活环境;当形成规模效益时,便会带来路径依赖。对于公众而言,收入的不断增加使其对现有的局面产生惯性并依赖利益集团,推动了当地的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构建出“收入增加——惯性增强——产业创新”的循环路径,催生了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

过程影响——产业结构效应

经济增长结构是指经济系统内各要素数量与联结关系的比例,经济结构的有效转化能大幅提升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前提是构建合理的经济结构及各要素之间均衡增长。江三良等(2017)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基于VAR模型证明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何燕(2018)以湖南省为例进行探究,得出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有着正向激励作用。现有研究充分表明在经济新常态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刻不容缓。一方面要继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化资源配比;另一方面要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创新性产业集群,促进各产业间协调、高效运转。

自然资源审计本质是对资源环境领域或相关事项中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揭露,对资源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投入进行监督,最大力度地推动传统“三高”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改善企业的环境绩效,监督履行自然资源义务。从需求传导机制来看,自然资源审计对需求的影响涵盖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为抑制对“三高”产业的投资需求,政府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设置更高的门槛,收取更高的费用;增加“三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用于扩大生产的资金,迫使企业减少投资规模甚至缩小生产规模。对新型绿色产业的政策支持,使投资结构的重心倾向于环保产业,而降低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此外,随着自然资源审计对污染型企业监督力度的增强,消费者被动提高环保意识,增加对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使消费结构发生转变。需求变化必然引起市场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的投资风向转为新型产业,使新产业的市场份额和产值实现正比增长,而投资稀缺的“三高”产业不得不降低生产规模,导致市场份额减少,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技术创新传导机制上看,其终极目标在于对升级传统产业和催生新兴产业。对于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必然增加成本,使初创期以及衰退期的企业面临高风险;而对于稳定期的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是实现企业规模扩张的契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技术创新的竞争中,带动传统产业技术转型升级,通过技术革新催生的新兴环保产业,加快产品更迭的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积极的产业结构效应。

结果影响——资源环境代价效应

经济增长的终极价值是人的发展(钞小静2016),这不仅涉及整体生活水平的改善,更多的关注于人民生活环境的绿色性,人民福利最大化。较低的资源环境代价既是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也是经济增长高质量的结果保证。自2003年以来政府所提倡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就是降低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截止2018年,我国已经颁布了将近70部有关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全部立法的10%以上,表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得到高度重视。任保平(2012)认为追求质量型的经济增长就是保护环境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既要增强经济再生产的支配作用和劳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和干预作用,又要注重生态环境,不能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何强(201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水平,有利于突破经济增长约束,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控制生态环境污染有助于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黄宝敏(2015)指出能源效率提升和环境状况改善提高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又带动了能源效率,改善了环境状况,从而使我国的环境状况、能源效率以及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统一发展。

立足于系统论,可将经济和自然分视为两种系统,两者之间利用各种形式的互动保持能量和物质的交换,是休戚与共、互容互通的关系。经济系统对自然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正向输入,经济系统可以为自然系统提供服务功能,以经济手段满足自然需求;二是负向输出,经济系统为得到自然系统中的资源而对环境造成较大损耗,长期负作用于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受自然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自然系统为经济系统提供必备的环境、资源;二是自然系统会给经济系统带来约束,甚至对经济系统的发展造成威胁。上述说明两大系统是通过互动“输送”的循环维持经济与自然的平衡。而在近几年的发展进程中,系统平衡受到多方威胁。资源消耗加快,环境污染蔓延,都使自然系统的承载力不断下降。因此,自然资源审计不单要以“污染防治、资源开发、生态修复、责任落实”等为抓手,加强对自然资源有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审计监督,建立生态责任追究制。还要树立现代风险导向观,提前进行风险识别,评估自然资源开发的必要性,防范自然资源使用的高风险領域。通过多种手段减缓稀缺资源开发利用,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持续重视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间的协调,平衡自然系统属性的载体功效与其提供给经济系统的资源能力,减轻资源环境代价。

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除了取得非凡成就外,不可避免的导致自然资源受到破环,对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人民的健康生活都造成威胁。自然资源审计旨在对现阶段存在的政策落实不到位、环境治理强度弱等问题进行监督,以提高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经济增长质量。通过定性分析发现,在资源禀赋效应方面,自然资源审计就是在现有的自然资源的水平上,对其开发程度、利用效率等进行审计,从自然资源的基础条件出发,隐性作用于经济增长质量;在产业结构效应方面,自然资源审计通过对资源环境领域或相关事项中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揭露,对资源环境领域科技和自主创新投入进行监督。从需求传导机制和市场拉动效应出发,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资源环境代价方面,以结果为导向,加强了对水、矿、地等环保专项资金方面的审计监督,在促进资源集约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资源环境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