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将注定是被历史永远铭记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扰乱了全球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对我国甚至全球的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金融业在应对类似突发事件时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在面对特殊展业环境,物理条件受限的情境下,创新金融服务的方式与途径,利用科技手段保证金融服务的效率,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提升大数据分析的能力与精准度,利用智能手段防控信用风险;开发新型有效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模式,支持在疫情中遭到重创的小微企业、农副产业,变革传统作业方式,真正实现精准高效的普惠金融;利用大数据和科技创新成果,加快数字化转型,重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模式,进而保障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经营。可以说,新冠疫情的侵袭给传统金融业态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挑战,但也为金融业的创新提供了机遇。
新的时代赋予金融创新以新的历史使命。本刊主办的“2020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于2020年9月6日采取线上播放形式展现。本次论坛以“疫情冲击下的金融创新与转型”为主题,围绕金融业面对疫情冲击如何以创新为手段,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建言献策。本刊特将这些思想的火花摘登在本期“银行家论坛”栏目,以飨读者。文章根据专家发言整理,部分内容未经本人确认。
王力:主编致辞
由《银行家》杂志举办的中国金融创新论坛,已经13届了。我们在每一届征集和评审创新案例的过程中,都会感受到中国金融业蓬勃发展的生机与不断创新的步伐,可以说中国金融创新论坛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应运而生的,我们始终关注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最前沿和最现实的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本优势已逐渐消减,需要寻找新动力来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而新的动力源于创新,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也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了功能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金融业的发展壮大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运行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立即出台应对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稳定市场预期,在特殊时期凸现了金融创新的活力。我们也看到金融业在应对疫情的过程当中,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服务保障力度,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可以说疫情的冲击,对金融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探索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展望未来,“稳定”与“发展”特征将更加凸显,保持金融稳定运行的要求会更加突出,金融服务的生态环境会更加优化,金融创新的空间会更加广泛,践行普惠金融的创新成果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新的时代赋予了金融创新新的历史使命,本届论坛以“疫情冲击下的金融创新与转型”为主题,让我们助力金融扬帆远航,携手共进,砥砺前行。
蔡鄂生:创新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五大基本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其中第一个理念就是创新发展。所以在“十三五”规划中,创新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金融业在這种理念的指导下,不管是在开放的步伐上、业务的发展上,还是科技的运用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现在我们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产生了很多新的变革、新的发展以及新的思考。面对这种大变局,中央提出了双循环理论,即以国内的内循环为主,做好国际国内的双循环,这也证明了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问题是一个中长期问题,我们要以持久战的认识来看待这个问题。
金融业近几年的发展,总体上来讲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是伴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一些新的风险也在逐步显现,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三大攻坚战,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面对2020年这种新情况,金融风险也处在逐步化解的过程中,但是,显而易见,金融风险的化解,实际上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方式的转变是紧密相连的,这里有很多问题值得银行、证券、保险以及财富管理等各领域的从业人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思考。
一是对金融工作的认识。金融业属于服务行业,要有对客户负责的理念。在“十三五”规划的五大理念指导下,普惠金融、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以普惠金融为例,金融科技在解决普惠发展以及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些在银保监会、证监会、央行等机构发布的报告中均有所体现。但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外部环境严重恶化,国内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面对一系列新挑战和新风险。为此,中央及时作出新的安排,在扎实做好“六稳”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保”的新任务,形成了“六稳”加“六保”的工作框架。金融业要做好金融服务,要更深入地分析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以及如何支持实体经济等问题,将金融服务与这些问题及变化相结合,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好。要做到这些,就要求金融从业人员在理念上有创新,即理论创新,要从理念上改变过去常规的、特别是在高速发展时期的粗放模式的理念,但是这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喊口号就可以做到的。
二是诚信问题。这主要存在于监管与被监管之间。正如同仁堂门口悬挂的牌匾“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意思是说配药的过程虽然没有人监管,而作为医者,要有良心,要对患者和社会负责,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做任何事老天都会知道。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金融服务行业。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诚信始终是人们需要坚持的优良品质。金融服务行业要做到诚信,就要从监管、管理、工作认真负责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树立起诚信品牌。
三是金融科技的发展问题。包括信息化、智能化以及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金融业提高效率、转变方式起了作用,但在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方面,需要解决如何将理念落实到实践的问题。在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的国情下,对于科技发展和金融创新如何适应这一国情,成为科技发展支柱,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加之复杂的国际环境,逼着我们更好地来解决技术创新和适合国内国情的问题,也让大家认识到了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科技在与实体结合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融合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四是不良资产风险问题。不良资产的产生有各种原因,有一部分是主观原因,有一部分是经营的问题,正常经营形成的不良资产和违规行为形成的不良资产,还是要有所区别的。但是在化解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各银行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不能等监管部门查到了才采取措施去解决。盈利是靠积累的,但是问题不及时解决也会积累,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可能会发生质的变化,到时再解决已“为时晚矣”。
总而言之,我们要注重理念,重视思想方式的转变,通过转变方式,能够更深入地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找出原因和未来发展的路径,更好地解决创新发展的问题,其中,技术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方向和路径。我们要牢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远大目标,为了中国在未来的第二个百年取得成功,为了金融业能够稳健、扎实、有竞争力,认真地去思考问题,脚踏实地地去解决问题。
(蔡鄂生系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
周更强:金融科技与银行业创新转型
金融科技是中国银行业对抗疫情的有利武器
新冠疫情的爆发对传统银行业务造成了重大冲击,但是,在疫情期间银行业展现了强大的科技储备和能力。疫情爆发后,广大银行业将以前线下特征明显的业务加速向线上迁移,积极应用新技术,快速融入新场景,提升应对“黑天鹅”事件的风险管理能力。疫情期间广大银行业面对许多中小微企业的需求,与中国工商联共同发起了“无接触贷款”的计划,依托大型金融公司平台,通过成熟的线上数据分析和风控管理能力对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有效支持了全国2000万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复工复产及扩大生产。根据银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9月1日,“无接触贷款”共发放8642亿元,目前余额达到2371亿元。
金融科技是银行业履行天职的有利武器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通过数字化转型银行业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同时金融科技通过优化产品服务,简化业务流程,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优化经营管理,进一步腾挪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空间。普惠金融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云分析、区块链等技术,了解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提供更有质量的金融服务。在传统的监测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对日常交易的数据流、信息流进行挖掘,有效加快信贷决策的速度,实现个性化的风险定价,降低风险等级。在供应链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在有效解决财务信息不健全、缺少抵押物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上发挥优势,将真实性难以跟踪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全部上链。在风险定价方面,我们采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信息识别和交叉合并,从而做好千人千面、智能定价,降低金融套利和欺诈引发的金融风险。
金融科技是银行业创新转型的加速器
我们用不到十年的时间进入了创新无所不包、应用无所不能的银行4.0时代。目前银行的客户获取服务已经实现从人工见面渠道、模拟电话渠道,向数字互联渠道转换,服务场所也实现了从营业网点向应用程序接口的多次迭代。近年来,金融科技逐步从表层的场景应用到深层的经营模式,再到非常关键内核的企业文化,深刻全面地体现了银行业提供服务的广度、深度、精度的同时,提供了以创新为驱动的新发展模式,大概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服务智能化。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通过对前、中、后台流程进行数字化再造,利用大数据的手段,勾勒客户形象,识别分析客户的需求和风险等级。通过生物识别技术,提供安全极致的客户体验,打造智能化服务体系。二是业务场景化。针对客户金融需求分散的实际情况,银行将服务深度嵌入到多维度、多频次的场景之中,增强客户黏性。三是渠道一体化。长期以来,物理网点是银行接触客户、提供需求和服务的主渠道,数字化促使银行的服务从网点到线上,实现业务模块化,量身定制综合解决方案。四是平台的开放化。大型互联网综合平台的规模和场景体验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银行利用API,SEK等技术,将数据、服务标准化,向外部伙伴输出,通过协同发展的模式,大量的批量获客。五是融合深度化。随着银行业不断强化对科技赋能的认同,现在已经走向了高频的融合,银行通过收购、投资、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借力科技创新,在确保自身掌握金融科技话语权的同时,有些科技子公司还对外输出科技服务能力,深刻改变了科技依托于银行业务的定位。科技不再被视为银行的成本中心,而是将科技本身变成产品和服务,成为新的价值创造中心。
(周更强系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吕仲涛:疫情冲击下银行创新与转型实践
2020年年初疫情的爆发,既改变了我们的金融生活,加速了金融业务结构和服务模式调整,也给金融业金融服务提出了很多新课题,金融业应该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紧抓机遇,提升线上金融服务效率,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依托金融科技手段,为客户提供不间断的云金融服务
疫情期间,银行线上业务量显著增加,工行依托云计算、分布式等新技术搭建的科技平台,为客户提供7×24小时“无接触式”金融服务;迅速上线客户经理云工作室,1.5万名客户经理为客户提供线上便捷金融服务。此外,工行推出了“公益捐款”手续费全免服务,支持7×24小时实时到账,并配套权限自助变更、刷脸大额转账等特色功能,有效降低客户到店临柜办理业务风险。
发挥金融科技优势,跨界生态服务助推疫情精准防控
作为国内最大的综合金融服务“供应商”,疫情期间,工行依托自主构建的开放融合跨界生态,采用了生态化的部署模式,先后推出应急物资管理系统、人员健康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无偿提供给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卫建委及医疗机构等防疫重点单位和企业社区使用。目前,相关系统已覆盖近30个省份,累计服务企业2.6万余家,为公众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服务,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反哺社会,切实践行科技支持民生发展。
借助新技术赋能,为复工复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疫情发生后,工行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加强线上业务服务,提升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创新推出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工行从2015年开始就启动了IT架构转型,2018年开始全面实施“智慧银行ECOS工程”建设,经过历时五年、举全行之力的集中攻关,于2019年11月发布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1.0,构建了“主机+开放平台”双核心IT架构,打造了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系列领先的金融科技平台,推出了手机银行5.0、工银e企付等多款智慧产品,构建了以API和金融云双轮驱动的开放融合的跨界生态等。
结合工行的实践经验,下一阶段金融业的发展应做到:
紧抓当前机遇,加快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随着我国疫情趋于稳定,经济也将逐步回到正常轨道,数字化转型仍然是下一阶段的主要发展方向。此次疫情期间,线下网点触达C端客户的业务模式无疑受到了疫情严重影响,线上服务渠道的重要性凸显。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全面保障防疫期间线上金融供给和服务的同时,敏锐把握新的用户场景,加大创新线上化力度,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
稳定金融环境,加快建立健全金融业危机管理机制
金融业是经济的血脉,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疫情的爆发,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建立健全金融业危机管理机制的必要性。我们应进一步研究建立突发金融公共事件的防控体系,制订突发金融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办法,确保银行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营,实现金融服务不间断。
创新线上模式,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
随着电子钱包、线上刷卡等线上交易的激增,数字人民币应运而生,我们应该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研究构建基于数字人民币的支付新生态,提升交易流程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支付效率特别是跨境支付的效率,建立更为开放的支付环境,争取国际领先优势。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银行转型发展的历史交汇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换道竞争”新阶段,金融科技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工商银行也将与各位同仁一道,在金融创新与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努力提供“工行实践”,贡献“工行智慧”。
(吕仲涛系中国工商銀行首席技术官)
金磐石:依托科技力量 创新服务手段
2020年以来,中国建设银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积极发挥大行担当,主动作为,全力投身抗疫和复工复产工作,围绕“六稳”和“六保”任务,支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为疫后生产恢复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让利实体经济,支持复工复产。2020年初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建设银行出台了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持湖北地区、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等共计99条措施,实施了一揽子支持疫情防控和助力复工复产的精准举措,力保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的平稳发展。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和减费让利等多种方式向实体经济让利。在减免服务收费基础上,创新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在疫情期间推出支持实体经济的特殊金融服务“云义贷”,自2月中旬上线至3月末,短短一个半月,快速投放531.16亿元,授信774.72亿元。截至6月末,“云义贷”贷款余额982.98亿元,客户数达11.92万户。
加大普惠力度,提升服务范围。2020年3月,建设银行成为国内首家普惠金融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的银行;截至6月末,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为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57亿元,普惠金融贷款客户159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6万户;当年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41%;累计组建普惠金融(小企业)服务中心及小企业中心252家。持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助力农村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打造“裕农快贷”个人版产品,着力破解农民“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完善涵盖对公对私、线上线下的乡村振兴贷款产品体系,积极做好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推广。
发挥科技优势,支持全球抗疫。建设银行依托自主金融科技平台,疫情期间大力推广数字化运营和服务,积极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疫情防控相关线上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创新推出“建行智慧社区管理平台”,集成应用国家防疫健康码,助力城乡社区构筑“线上+线下”立体防控体系,全国上线社区及企业达246万个,用户总数达5106万人。持续向国内及境外有关国家和地区捐款捐物,支持全球同心抗疫。截至2020年6月末,建设银行及境内外员工为全球抗击疫情捐款捐物合计3.1亿元,其中,向境外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捐赠口罩、防护服、呼吸机、医用手套等物资共计203万件。
同时,建设银行发挥企业智能撮合平台线上服务优势,助力防疫物资跨境撮合对接。截至目前,建设银行已收集境外医疗防疫物资需求超10亿件,梳理联络国内防疫物资生产和出口企业近千家,在跨境撮合平台发布防疫物资供给信息约3000条,成功撮合各类医疗防疫物资出口近1.6亿件,交易金额累计约10亿元人民币。
推进数字化进程,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应用,提升平台活跃度,为政府监管、公租房管理、市场化房源交易等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截至6月末,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累计上线房源超过2300万套,注册用户2310万。同时,在抗疫期间,建设银行还累计为医护人员等无偿提供住房近2000套(间)。建设银行秉持“数字、平台、生态、赋能”理念,持续健全普惠金融新机制。打造小微快贷、个人经营快贷、裕农快贷和交易快贷四大线上产品体系,提供个性化、多元化产品供给。不断优化“惠懂你”手机移动端融资新平台功能,客户访问量突破1亿,认证企业超380万户,提供授信金额超2800亿元。积极探索数字化经营模式,适应疫情防控带来的线上金融服务需求,大力创新推广数字化经营与服务。深化系统性、网络化拓客增存,上半年新增存款超2万亿元;客户基础持续拓展,公司机构有效客户新增超过30万户,信用卡客户数突破1亿大关;个人存款业务增势良好,零售业务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利润总额占比首次突破50%,最大零售信贷银行的地位更加巩固。
眼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下一步,建设银行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秉承稳健经营和价值创造理念,沉着应对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助力疫情防控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加大新金融探索发展力度,把金融创新源头活水引入千家万户。
(金磐石系中国建设银行首席信息官)
姚江涛:数字信托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要素是支持数字经济创新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发展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种要素作为市场化配置的内容,为有效推进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引擎,强化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向。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防疫、抗疫过程中,数据要素的价值逐渐凸显,无论是“人码合一”的验证系统,还是各种线上化办公服务,数据已经深度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加速到来,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步伐也在加速。显然,金融机构只有迅速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才能有效履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进而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通过资产数字化与数字资产化的灵活互动,信托服务可以有效促进资本与数据要素的有机结合
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托业本身就是人才要素和资本要素高度聚焦、市场化配置活跃的典型领域。数据要素的加入为信托服务创新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场景,通过资产数字化和数字资产化的灵活互动,可以实现资本要素和数据要素的有机结合,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新动能。
在资产数字化方面,信托通过提供多元金融服务供给,为传统产业及细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资本支持,实践中典型的业务是普惠金融业务,通过结合资金流、数据流与信息流,信托公司可以实现资产的数字化价值,产生更广泛的社会价值。
在数字资产化方面,信托的制度优势更为明显,基于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和信托财产形式的多样性,尤其是信托财产权属具有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属性,可以为数据的确权、定价、流转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模式,提升数据的资产价值和流通价值。数字化是信托公司转型的前提与必要方向,信托公司围绕实体经济的产业发展逻辑变化,提供相应的金融和受托服务。
主动开展数字化转型,探索助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数字信托模式
中航信托作为大型的央企金融机构,秉承航空文化和红色基因,历经10年努力拼搏,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发展水平已经跻身行业领先梯队,形成了较为显著的品牌影响力。未来,中航信托的持续转型路径将紧密围绕着数字化转型的逻辑和方法展开。2018年,公司开始探索产融结合的数字化方向及业务机遇;2019年,公司联合埃森哲启动数字化转型,在公司战略和企业文化层面形成上下共识;2020年,公司启动了全面IT规划,构建“业务、数据双中台”,培育数字化能力,深入服务实体经济和普惠民生领域。
在数字信托业务创新方面,自2015年开始,公司全面战略性布局IDC产业,先后在上海、南京、扬州、青岛、深圳、广州、西藏等地投资建设多个国内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参与投资项目十余个,通过资源整合,在IDC领域实现投资、整合、孵化等全链条服务,持续为数据要素的基础设施提供信托服务。此外,公司与上海凯京信达合作,通过债权、股权、证券化等多种金融服务,帮助其从一家从事物流金融的小微初创企业成长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物流科技服务平台,助力其更有效地为车主和物流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在数字信托服务创新方面,公司设计开拓了线上化智能服务系统,在疫情期间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在线服务。公司自2020年2月初即在业内较早地推出直播公开课,课程内容包括财富管理、健康关怀、生活美学与航空文化等,累计受众超过23万人次。线上服务系统的运行,不仅为客户有效地提供了贴心的远程服务和财富管理解决方案,而且基于数据分析能更精准有效地发掘和回应客户需求,有针对性地拓展服务新场景,拓展受托服务的内容和业务机会。
数字化时代,信托公司需要紧密围绕全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方向,始终保持在线化、专业化、开放化,提升自身的数字化能力,为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迭代发展有效赋能,为客户带来有温度、无负重的金融服务和极致体验。中航信托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姚江涛系中航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
郭世邦:科技賦能 服务实体经济长远发展
2020年上半年疫情对社会经济各领域均带来冲击,已披露半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营收整体下滑,亏损企业增多,生产企业存货周期拉长,经营压力普遍加大。银行业逆周期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信贷投放同比增速超过20%,有力地支持了生产恢复和经济复苏。与此同时,上市银行新增不良贷款比去年同期增长42%,不良贷款余额增长15%,全社会不良资产进入加速暴露期。
平安银行作为有担当的银行,主动作为,防风险、促投放,实现双提升,通过科技赋能持续加强防风险和去风险能力建设,在主要风险指标继续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同时大幅降低贷款利率,让利客户,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平安银行之所以能做到这些,主要得益于科技赋能创新金融服务,包括科技赋能风控、模型赋能业务、科技赋能清收三个方面。
科技赋能风控
平安银行通过智慧风控实现了人机融合,提升了精细化风险管理能力。智慧风控有六大功能:一是智慧审批,将老法师智慧集成为模型,通过模型生成决策画像,结合人工经验,完成决策;二是智能控制,实现了准入、授权等关键环节的系统刚性管控,设置了五大类,136个控制点,杜绝“越权准入”“越权审批”;三是智能放款,可实现最快秒级审结,全天候在线;四是智能预警,升级数理预警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在分行排查工作量下降53%的情况下,90天预警前瞻性从42%上升到91%,180天预警前瞻性从32%上升到86%;五是智能监控,由五大纬度、191个监控指标组成的“数据眼”,可对全行效率、机构、行业、产品、人员实施立体线上化监控;六是智慧分析,集成了594个指标,可实现六大场景(管驾舱、资产质量、重点行业、问题资产、资产结构、客户评级)的层层下钻分析。
模型赋能业务
平安银行为识别客户,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度,通过多年实践,打造了五大风险模型,包括组合风险评级、利率风险评估、信用风险评级、特定风险评价和限额计量,形成了全方位、无死角、层层递进的风险量化评估体系,支撑各种风险策略实施和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支持有市场、有潜力的企业。其中,特定风险评价三大模型已累计识别4971户资金链风险高危企业、过渡融资企业和僵尸企业,人工复合一致率达81%,并持续对授信业务进行全覆盖扫描,确保信贷资金有效流向可持续经营的实体企业。
科技赋能清收
面对疫情,平安银行开发了智慧特管平台,疫情期间帮助特管经理实现了足不出户却能清收不停,2020年上半年收回不良资产141亿元,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6个百分点,为服务实体经济腾出了更多资源。平台共实现了六大功能:一是管理去手工,实现了绩效管理、经营分析数字化;二是全流程全类型AI估值体系,可提高处置收益,并提供策略指导;三是AI语音机器人+财产围猎+智荐清收策略,助力小额贷清收提产能、降成本;四是机器学习模型,自动匹配最佳服务机构,提高了委外效率;五是业内首创对公资产清收处置全流程84%线上化,实现留痕可统计;六是小额贷迈入数字化清收时代,提升了批量化、自动化能力,实现了移交分案、尽职调查、方案制订三大清收环节的自动化。
历经三年传统“单打独斗”和“肉搏战”模式的清收,平安银行的清收理念正在向“清收生态化”“清收向经营转变”升级,率先在业内建立起囊括投资人、律所/律师、顶级评估公司等为核心的特殊行业资产行业生态圈,并率先在引资盘活、市场化重组、清收反哺经营等创新模式上取得突破。
随着不良资产快速清收处置、资产质量不断稳固夯实,平安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将更有作为,也更加积极主动和不遗余力。平安银行愿意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共享开放平安所特有的风控文化,对外输出不良资产处置经验、能力、科技和平台,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长远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郭世邦系平安银行副行长)
张昌林:资管新规后财富管理的规范与创新
2018年4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委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业界称为资管新规。资管新规的发布实施改变了资管行业的发展趋势,全行业开始谋求由传统的业务增长模式向规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型。可以说,新规的实施对规范资产管理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资管新规运行两年多以来,我们见证了行业的巨变,一方面是整个财富管理行业重回规范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是在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和转型。
规范和转型
统一监管,打破刚兑,回归本源,业务模式更规范。资管新规将整个大资管行业纳入统一的监管范畴,驱动行业消除池化运作,防治金融空转,打破刚性兑付。资产池模式下的银行理财的快速增长期宣告结束,逐步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资管新规后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同比增速连续两年小幅下滑,2018年、2019年的下降幅度分别为4%和1%,过去一些表外信贷扩张、规避监管、监管套利的业务模式明显减少;同时,主动管理型资产管理业务不断增长,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逐步提升。从银行理财看,截至2019年末,全国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规模为23.4万亿元,其中,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达到10.13万亿元,占非保本理财余额的比重为43.29%。2020年上半年,净值型产品转型继续深化,老产品稳步压缩,预计净值型产品占比已经超过了50%。
注重服务实体经济,加大标准化资产配置力度,助力金融供给侧改革,投资行为更规范。两年来,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银行理财大力贯彻监管精神,紧紧围绕实体经济需求,重点支持新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新兴产业,汇集引导更多长期稳定资金,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与发展
产品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资管新规以前的理财产品的核心要素主要是期限和收益率。因为是刚兑产品,投资者并不关心产品背后的投资标的和相应的风险。因为资产池滚动运作、期限错配,所以资金端和资产端实际上也无法做到一一对应。这种情况下各家银行的产品都一样,同一家银行的不同产品也没有本质区别。新规以后的净值型产品則不同,每一期产品单独开户、单独托管、单独投资运作,资金和资产是一一对应关系,所以每一期产品都有独立的风险收益特征和其他特征,而且特征非常丰富,每一个产品都是鲜活的、有“生命”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资管产品。
产品收益表现逐步呈现出差异化。这反映出了不同管理人、不同时期、不同产品的不同投资运作效果。个人认为这是资管新规实施效果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正是因为有了不同产品的不同收益表现,市场上开始出现产品收益不达预期,甚至出现亏损,打破刚兑才算是真正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前不久有媒体报道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目前看主要是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阶段性亏损),市场反应总体比较平淡,这就表明现在的投资者对市场波动、打破刚兑是有预期的,是可以接受的,反应了投资者群体日趋成熟。
(张昌林系中国民生银行资产管理部、理财子公司筹备组总经理)
丘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精品银行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广州银行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理念,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精品银行”为目标,深入推进改革转型,经营管理迈上新台阶,各项指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随着中国经济金融进入新常态,广州银行围绕增强经营发展活力,深入推进“二次转型”,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构建新的组织架构。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实现对三大业务条线及总行部门的调整;建立相应的权限体系,有效缩短业务管理半径,明显改善了经营效率。
优化业务审批机制。按照贴近市场的原则,健全业务审批差别化授权机制,建立针对创新业务的授信审批机制,有效提升业务审批管理效率,带动业务的快速发展。
重塑市场化激励机制。以市场化导向,重新搭建考核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实现总行中后台部门绩效考核的全覆盖。
以产品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质效
坚定成为地方发展的支持者。全力以赴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参与区域重点建设。截至2019年末,廣州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公司贷款规模超千亿元,达到1020亿元,较年初增长11%,新增投放大湾区重点建设项目贷款超70亿元。
坚定成为百姓美好生活的助力者。一方面,要实现智能柜面综合前端系统交易功能全面覆盖,并积极建设微信银行作为在线营业平台;另一方面,推进智慧金融场景建设,深度参与移动支付便民工程。
坚定成为普惠金融的践行者。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出台“民营25条”,向民营企业给予专项支持;实施“科技金融”战略,完善与科技金融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
以科技应用创新增强发展动能
强化战略定位。以打造具有现代数字化核心竞争优势的轻型银行为目标,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探索实践,与华为、移动、阿里云等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夯实基础能力。强化数据化转型科技支撑。2019年正式启动新一代“广银芯”建设工程,为全行业务提供系统、技术、数据、服务等体系化支持。
推动科技转化。推出AI智能客服、“刷脸办业务”的“1+N”模式智能超级柜台等创新服务和产品,实现80%柜面业务替代率。创新推出“惠e通”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普惠金融、科技金融两大线上产品超市,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展望未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两个“五年规划”交接、决胜全面小康与决胜脱贫攻坚交卷的历史节点,广州银行将继续践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经营理念,建立健全高效创新机制,持续强化科技支撑,为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贡献更大力量!
(丘斌系广州银行董事长)
马长水:资管新规后财富管理机构如何踏浪前行
中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通过商业银行渠道提供的信贷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九成以上,尽管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倡导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但直接融资总量仍然较小,直接融资渠道仍然不够畅通。这足以说明在中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需要寻求共识,多方施策,监管引导。
最近,有关领导谈到一些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无证驾驶”,给金融稳定带来严重威胁问题,我们高度认同。希望监管部门尽快采取措施,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完善发牌机制,促进行业出清,为三方财富管理行业正名。
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发生了一些问题,需要正本清源。但不可否认,三方财富管理做为大资管的一个细分领域,是在居民财富迅猛增长、客户金融资产保值增值需求强烈、与专业资管机构取长补短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服务粘性、服务品质、服务效能和客户体验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表明,到2025年,国内居民可投资金融资产将达200万亿元,财富管理在很长一段时间仍是一片“蓝海”,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资产配置和实体经济。包括三方财富在内的专业财富管理机构在监管部门的正确引导下,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必将发挥更加有益的作用。
资管新规的发布为大资管行业的稳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持有基金销售牌照的专业财富管理机构,应深知落实资管新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规范和创新发展。
认真学习资管新规和配套细则。资管新规及其相关细则要义精准、指向明确,是资管行业服务客户的“基本法”。一方面,对于财富管理行业来讲,需要加强对资管新规及细则的学习和理解,准确把握服务和合规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承认财富管理机构在直接融资体系中的客观合理性,抓紧制定财富管理行业实施细则,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大力发展本源业务。资管新规发布后,新湖财富高度重视牌照的价值,践行合规展业理念,加强与基金管理机构的合作,按照客户需求提供不同投资策略的基金产品服务,并在实践中探索将不同基金产品进行组合,分散风险,增强客户体验。
深化资产配置理念。目前直接融资的两大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在此背景下,财富管理机构可以发挥汇集个人投资者资金,转化为机构投资者,为直接融资市场提供连续、稳定的资金来源。作为财富管理机构,新湖财富一直苦于牌照功能受限,难以引导客户减少盲目投资。因此,在资管新规指导下,监管部门要引导各类机构加强资产配置理念的宣传,让风险承担能力较弱的客户能够通过资产配置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持续重视人才建设。财富管理是服务性行业,资管产品是无形产品,客户对无形产品体验感不强,这导致对财富管理从业人员门槛要求极高。目前财富管理机构在服务能力方面显然还有差距,要通过引进和培训人才,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财富管理机构永恒的话题,也是践行资管新规必须履行的使命。
财富管理机构要成为直接融资体系健康发展的推动者和生力军,沿着资管新规指明的方向踏浪前行。
(马长水系新湖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杨涛:理性看待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
如何理性看待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是大家近期最关注的问题。众所周知,前一段时间有一个“五六七八九”的判断,也就是说,中小微企业或者民营企业,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70%以上的发明专利,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并且容纳90%以上的新增就业。关于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想从几个方面跟各位分享一下。
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的目标选择。“五六七八九”论断并没有清楚区分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如果为了解决就业目标支持中小微企业,不仅应考虑创新型企业,而且要涵盖劳动密集型企业,这就有可能与促进创新、促进增长的目标在短期内有所差异,所以讨论任何政策,首先要清楚这个政策的最终目标。
中小微企业的政策需求探讨。很多时候,讨论到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多数人认为是资金需求,特别是信贷需求。实际上中小微企业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还需要更多元的政策支持。金融支持能解決中小微企业的部分痛点,但解决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不能全盘依赖金融支持。
中小微企业的政策供给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方面,筹集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商业化无法有效支持的领域,包括中小微企业;商业性金融方面,要坚持一个原则,即行政性的干预政策虽然有作用,但要避免对市场行为产生扭曲,所以应通过引导和补充,让商业性金融机构能够主动的提高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合作性金融方面,要重新发挥合作性金融机构的价值,也要积极探索产融合作类创新,如产业链金融、投贷联动、股债联动、投租联动、贷保联动等。
对优质中小微企业“抓重点”,需增加长期资金供给来源。诸多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处于世界较高水平,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与美国接近,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主要的资金都在银行部门,优质中小微企业最缺的是长期股权投资。在现有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子公司的基础上,应该进行更多政策突破,促进股权资本的长期化。
金融科技在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小微企业的供给方面。金融科技要解决的,就是原有商业化机构做普惠金融服务面临的成本高、效率低的全球性难题。无论是推动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和线上化,还是设置更多的智能化产品,或是有效挖掘中小微企业个性化的需求,都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
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方面。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不仅是资金问题,而且面临如何全面提升自身能力的问题。在数字化时代,金融机构本身就拥有较多的数字化金融科技的资源,有助于提升中小微企业的综合运作能力。
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土壤”方面。可以利用大数据和新技术,弥补原有征信体系服务的不足。这对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信用缺失的问题有促进作用。
其它一些问题和要素方面。近期国务院一些相关政策出台,中小微企业面临应收账款的难题。中小微企业无论面对大型国有企业、大型私有企业,还是政府部门,在交易过程当中都处于弱势地位,在结算过程当中会面临一些难题。这时若能利用新技术配合制度优化,将有助于促使相关信息、相关交易的透明,帮助解决这部分难题。如果中小微企业在正常商业行为中,可以更快地收回自己的应收款项,那么中小企业对短期资金的信贷需求就会下降,这样可以形成良性反馈循环。
解决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难题,不仅仅要考虑银行信贷的问题,还应综合中小微企业政策目标、政策供给、政策需求,进行多元化的考量,而金融科技正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杨涛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
欧明刚:中国金融创新成果之特点与启示
一年多来,中国金融业直面挑战,经历了诸多变革,但总体向好发展。国内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推进,金融风险事件出现并得到有效化解和处置,国际环境更加复杂,金融科技对金融业的影响更加深刻,政府对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有更多期待,从业监管已经常态化,理财子公司正式成立,突如其来的疫情直接影响了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机构在防范风险中加强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虽然疫情影响了本次评奖活动的进程,但丝毫没有影响各类机构提交金融案例参与评奖的热情。本次评奖提交的案例之多、参加的单位之多、创新涉及的领域之广、创新产品的技术含量之高,远超以往。
从本次提交的案例来看,大致体现出如下特点。
创新的领域更加全面。从营销到管理,从产品到服务,从业务发展到风险控制,从线上到线下,从传统业务到战略新兴业务,都体现了创新思维和创新元素。如果说以前的创新是以提升客户体验为主要目标的产品创新的话,那么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关注管理的创新、内部运行效率的提高和运行成本的节约。
创新的手段更加依靠科技。金融科技正在全面改造银行业及整个金融业。自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发布后,不少银行根据央行的规划和本行的实际制定了符合自己要求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可以说,在收到的多数案例中, 都能看到金融科技的影子,“科技引领”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深深植入银行产品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从基于物联网的生物识别技术、移动展业、智能网点建设、企业手机银行、自动化运行维护管理到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投顾在财富管理与金融市场中的应用、基于对大数据的充分挖掘和深度学习的信贷投资智能体系,以及开放银行或平台化发展模式的建立,金融科技正在全面改变着银行业。
创新的道路走得很正。经过多年的从严监管,金融创新不再追寻规避监管套利的金融创新,而是切切实实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与履行社会责任的金融创新。当前的创新是用科技手段和流程或产品创新来解决企业、政府、居民、金融同业需求痛点的创新,是着眼于降低银行管理成本、提升效率以及合规经营的创新,也是符合监管部门和社会期待的创新,更是具有可持续性的创新。疫情以来,许多银行展开的针对疫情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正是开展这种创新的体现。
创新的心态越来越开放。金融机构的心态越来越包容,金融创新越来越追求合作和开放。基于平台思维、开放思维的创新已经成为金融创新的新常态。
创新的机制和文化正在形成。许多先进银行提交的案例涉及了各个领域,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有了一套高效的创新机制与创新体系,形成了独到的金融创新文化。
风险控制先行在创新中得到充分体现。一方面,本次提交的案例中不少是以风险控制为目的的;另一方面,在产品、服务、流程的创新中风控先行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体现。
通过本次评奖以及以往评奖案例,我们可以对未来中国金融业的创新发展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金融创新的重点在于做好客户的细分和理解客户的需求,做到适应客户、市场和环境的变化。“了解你的客户”不仅是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的要求,更是服务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的基本要求。
二是了解客户的方式和解决客户痛点的方式既需要科技创新,也需要流程创新,最重要的是需要机制创新和内部改革。
三是不同银行可以实行不同的创新战略。跟随还是原创,不同的银行使用不同的战略。无论如何,每一家银行都需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因素来确定自身的创新战略,每一家银行都应有自己的差异化的独特产品、方法和领域,也就是有自己独特的核心技术和能力。
四是金融科技影响下的创新与转型的有效机合。金融科技毕竟是新事物,技术可能不成熟,为此有必要关注新技术本身的风险,还要关注新技术应用与传统技术方法的衔接风险。基于金融科技的创新还需要组织架构、流程、人才队伍、绩效评价以及战略的转型。
(欧明刚系《银行家》杂志社副主编、中国金融创新奖组委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