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成文有技巧

2020-10-12 14:18陈带娣
学苑创造·C版 2020年9期

陈带娣

谈到写作,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但是面对作文要求,很多同学脑海里一定有这样的反应:600字以上,怎么办?要如何“拼凑”字数?灵感在哪里?拿到作文题的那一刻,头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入手。有些同学却能够一气呵成、下笔成文,把文章写得流畅优美,他们是如何做到下笔成文的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下笔成文”中,“文”应该是什么样的“文”,它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了三个具体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写作要力求创意、写作要有文体感。

那作文究竟如何“成文”?初中阶段,最常见的文体就是记叙文,下面我们以记叙文写作为例。按照以下步骤行文,你一定能够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

一、精准审题,明确中心

我们拿到一个作文题目,首先要读懂,其次要读透、读厚。读懂,是指要明确题目的“框架”要求,在规定的“框架”里写作,才能不偏题、不踩雷;读透,就是要在分析题目时,画出限定语,抓住导语关键词,加强对主旨的理解;读厚,要求对导语、对标题详细分析,做好批注,抓住作文中心。

以2019年南宁市中考作文题为例,进行精准审题。

【文题再现】

根据下面的要求写一篇文章。

(1)以“阳光正好”为标题,延续所给首句“那一天,阳光正好”,叙写生活。

(2)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这篇作文,该如何审题呢?

首先,读懂框架规定。从作文题目中,我们可获取如下信息:

一是命题作文,以“阳光正好”为标题。

二是以“那一天,阳光正好”为首句,延续此句往下写。特别点明了“续写”,说明接下来的内容,要顺着“阳光正好”来写自己的生活经历,这就需要做好内容的衔接过渡,防止套作。

第三,字数600字以上,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其次,读透、读厚导语和标题。

“内容充实,情感真挚”这一要求,印证了课标所提出的“真作文”要求,提示同学们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此为“读透”。

“阳光正好”可以由晴朗天气的浅层指向,引申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善良的心灵、热烈的情感等深层指向。对文题的解读,不能局限于表层含义,要往更深刻的地方思考。再看“那一天,阳光正好”,这句话中的“那一天”明确了特定的“一天”,实际也在暗示需要叙写“那一天”所遇见的人和事。分析的同时,大家要做好相关批注,圈点勾画,抓关键词。此为“读厚”。

二、寻找触点,明确思路

审题立定了框架,瞄准中心之后,就该开始动笔构思了。构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触点”的过程。“触点”是什么?其实就是作文的切入点,也就是能够引发感触的人与事、物与情。一边解读文题,一边寻找与中心相关、最能够触动自己的事件或者画面,把它抽取出来。然后围绕这个“触点”发散思维,把“点”拓宽成“面”,全面铺开,这部分内容,也是就作文的中心内容。

寻找触点的关键,在于积累日常生活中的“遇见”,即生活的经历。多积累、多记录,“珍惜遇见,触点自现”。以感性思维看待生活,以理性思维总结归纳,触点自然就不难找了。

三、谋篇布局,善列提纲

作文是讲究谋篇布局的。如何安排巧妙的开头吸引读者?中间内容部分又该如何衔接完美?如何安排详略?又如何有力结尾,深化主题?这些都离不开谋篇布局。做好谋篇布局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列提纲。学会列提纲,作文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提纲确定了中心,明确了重点,安排好了详略,再下笔时作文结构就会十分精当,不至于布局失衡。

如何列提纲呢?思维导图学习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首先明确作文的中心事件,接着围绕中心事件展开子事件,并安排好各事件的详略,最后确定一个吸引人的开头,设置好提升文章格调的结尾,即完成谋篇布局。应当注意的是,提纲是一种总结归纳的文字,宜简单明了。列好提纲,行文时脑海里就会有画面,胸中自有丘壑,写作定能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四、下笔成文,成就美文

完成提纲后,就可以按照提纲的设置下笔了。当然,在写作过程中,会有一些小改动,这是无伤大雅的。在行文过程中,要注意应当有“亮点”,善用修辞与描写,写出优美的句子。需要强调的是,叙写事件要真实,表达真情实感。虚情假意的文字,不切合实际,漏洞百出,无法让读者眼前一亮,更别说感动了。

最后,在写作过程中,应当注意书写规范,书面整洁,即使写了错别字也应该简单修改,不要重复涂涂改改。

【文题再现】

很多进步,很多启发,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我们度过的岁月。时间是一条永远流动的长河,总有一刻让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总有一刻让你有所启发,总有一刻让你登上新台阶。

请以“那一刻,我登上了新台阶”为题,完成一篇文章写作。

要求:1.叙写真实生活;

2.不抄袭,不套作,字数600及以上;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下面以一个实际的案例分析如何下笔成文,成就美文。

第一步:精准审题,明确中心。

首先,从框架规定中可获取如下信息:一,此作文为命题作文,文题是“那一刻,我登上了新台阶”;二是文体要求,从叙写真实生活,看出文体要求为记叙文;三是字数为600以上,并注意不出现真实人名、地名。

其次,对导语和标题读透、读厚。从导语抓关键词,如“启发”“进步”“生活”“不可磨灭的印象”,由此解读:叙写生活中发生的有影响力的能够让自己有所启发的事件。

“那一刻”点出事件发生的時间与情境:时间短,暗示印象深刻,需要详细,并有一定的细节描写。

“我”要求写自己的经历,而不是别人的经历,用第一人称来叙写。

“登上了新台阶”,“登上了”指向过程的叙写:如何登,登上的关键点是什么?“新台阶”寓意指向深层,进步到更高的平台、更广阔的境界。

这样分析后,便可明确中心,避免因审题不当导致作文偏离主题。

第二步:寻找触点,明确思路。

回忆经历过的事件,选取最感人、印象最深的事件。比如下面的例文,作者就是选取“体育课考试跑1200米”作为触点,荡开思路,完成作文。

第三步:谋篇布局,善列提纲。

我们来分析一下例文中的结构布局。

开头:快速入题,把读者带入情境(成功后的灿烂阳光,展现胜利的喜悦)。

中心事件:刚开始跑的状态(环境描写,语言出彩)——路程一半时的状态(心理描写)——最艰难的那一刻(详写艰难时刻。心理描写展示,环境描写烘托,动作描写亮眼)。

结尾:胜利的关键因素是坚持(点题并深化自己获得的启发——努力坚持就能够取得胜利)。

第四步:下笔成文,成就美文。

行文中适当调整修饰润色,记录真人真事,抒真情,作真文。

【佳作赏析】

那一刻,我登上了新台阶

那一刻,滂沱大雨戛然而止,阳光拨开云雾,照亮我的梦想,照亮我的人生。那一刻,我登上了新臺阶。

寒冬,风无情地呼啸着,时而像坟冢上乌鸦凄厉诡异地鸣叫,时而像牢笼里囚禁的野兽烦躁暴怒地嘶吼。

那节体育课是我第一次跑1200米。迎着风,寒气从领口与衣袖中渗入,侵蚀着身体与骨头,我不住地颤栗着。一圈半,我开始大口大口地喘气,冷风不停地灌入肺中,肆意地在身体里乱窜;一圈半,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腰也酸麻无比,每动一下都是拦腰折断般的痛;两圈,我抬起头,硕大的操场,长长的跑道仿佛一望无际,绝望在心底滋生,觉得自己就像溺水者,在茫茫大海中被巨浪肆意拍打却又无可奈何。跑在我前面的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放慢了速度,发白的嘴唇不停地颤抖着。此时,我的泪水在眼中打转,周围渐渐变得模糊,我的世界几乎就要倒塌……

还有200米,停下来?200米,仿佛一光年!我的双脚似乎听到了我犹豫的心声,越来越迈不开。我真的就这么放弃了?200米,也就是4个50米!就在那一刻,一个声音在我的脑海响起:坚持!坚持下去!我一怔,仿佛醍醐灌顶一般:有一次放弃,就会有第二次!有一次胜利,就会有无数次胜利!绝不能放弃!坚持!

于是我闭上眼睛,强忍着快要溢出眼眶的泪水,用意志抬起脚往前冲。一步一步,速度越来越快,心跳越来越猛烈,呼吸越来越急促,到最后只剩下耳边的风声和自己的喘息声。

到了!到了!我冲过了终点线!那一刻,时间仿佛瞬间凝固,体育老师的掌声、同学们的欢呼,在我的耳边久久回荡。我放慢了脚步,大口大口地喘气,汗水滑过我的脸颊,麻木的双腿也渐渐恢复知觉……我一边喘气,一边回过头望着跑过的路。原本一望无际的跑道,现在显得那么渺小。而此时,太阳也冲破了厚厚的云层,露出了可爱的笑脸。阳光洒在绿茵茵的田径场上,格外柔和美丽。我笑了,我知道,那一刻,我登上了新台阶。

1200米,长吗?不长,远不及未来的路长。未来的路,还有无数个“1200米”,等着我去跨越、去挑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索之至道,就是坚持。唯有坚持,才能登顶高峰,才能“一览众山小”;唯有坚持,才能在未来的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点评:以上例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是作文的亮点,同时细节描写也很出彩。在谋篇布局方面,有逻辑、有重点,结构合理。写真实经历的事件,真情实感自然流露于文字之中。所以这篇作文评分为48分(总分50分)。

总之,记叙文写作,要写真事、抒真情,写真作文。写好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我们:把握好写作步骤,从框架和内容上精准审题;从真实经历中寻找触点,以触点为中心,巧妙构思;根据素材巧列提纲,合理安排结构;按照提纲下笔成文,成就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