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物流发展探析

2020-10-12 14:12朱莎莎
中国市场 2020年26期
关键词:农村物流乡村振兴发展

朱莎莎

[摘要]文章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发展思想,通过对农村物流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农村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农村物流发展的重要价值。旨在通过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针对性、完善性的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以推动农村物流产业的稳步发展,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物流;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6.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可以逐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新农村全面建设的目的,有效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虽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认识到了农村物流发展的价值及目的,但是在农村物流模式构建中,仍然存在着模式相对落后以及信息化水平较低的问题。若这些因素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会影响农村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城乡一体化的改革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改变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及时解决农村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构建信息化、创新性的农村物流管理体系,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农村物流及其发展意义

1.1  农村物流

农村物流是指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及其他活动的运输、保证及加工等系列活动。农村物流存在着分散性、季节性以及多样性的特点。

1.2  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农村物流的意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农村物流产业的构建,会加快推进农村物流产业的现代化,保证物流的畅通性,有效解决农产品外销的问题。而且,在农村物流产业运行中,可以有效推动农村与城市的融合。首先,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物流产业运行中,会实现城乡融合,保证农村物流的快捷化、高效化发展。其次,在农村物流产业创新中,会构建农村生产资料以及农民生活资料,促进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

2  农村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物流管理模型单一

通过对农村物流产业运行及发展现状的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农村物流产业存在着物流管理模型单一的问题。具体原因如下:第一,农村物流产品建设中,缺少长期性、全面性的规划,而且,农村物流组织中的个体经营者相对较多,导致农产品物流模式难以形成规模化,为物流管理模型的创新构建带来限制。第二,在农村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重复性的问题,影响物流管理模式的引导质量,无法满足农村产品的创新发展需求,限制农村物流产业的经济化发展。第三,由于一些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物流管理中只是运用单一的模型,缺少创新意识,导致很多基础项目以及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物流管理的信息获取需求,导致农村物流发展落后于城市。

2.2 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

针对农村产业的运行及发展现状,政府部门在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着资金分散的问题,从而影响农村物流的基础性建设,同时也限制农产品物流服务的发展。在一般的物流企业发展中,主要会将产品进行集中处理之后进行配送,有效降低物流产业的运行成本。但是,在农村物流产业发展中,由于农村地区相对分散,无法满足农产品的集中配送需求,严重降低了物流基础设备的使用效率,增加物流产品的配送成本,同时也为农村物流产品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限制。

2.3  专业农村物流人才匮乏

结合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在其运行中存在缺少专业人才支撑的问题。第一,农村物流产业发展中,高校缺少对专业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导致专业人力资源薄弱,无法满足行业的稳步发展需求。第二,大部分高校物流人才在毕业之后选择留在城市工作,导致农村专业性人才匮乏,无法满足农村物流产业的持续发展需求。第三,由于农村物流产业发展滞后,在很多物流企业、电商企业以及农村电商等行业中,专业农村物流人才的培训处于空白状态。尽管在物流产业中构建了专业性的物流产业模式,但是,由于专业人才匮乏,无法满足行业的持续发展需求。所以,在农村物流产业运行中,为了有效改变这些限制因素,应该将专业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以实现农村物流专业人才的储备,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对策

3.1  建立适合性物流管理模型

在农村物流产业发展中,应该构建不同的管理模式。第一,直接物流模式,农村物流工作人员,需要将订购的商品直接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对于这种物流配送模式,经常出现多次投递以及效率差的问题,为了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针对农村物流产业的特点,建立个人收件箱,并通过与会计企业的合作,提高农产品物流资源的配送效率。第二,间接物流模式,在农村物流产业发展中,间接物流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物流形式,可以及时改变直接物流产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降低重复劳动以及效率差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产品的物理管理效率,可以在间接物流配送中设置人工自提模式,相關区域的管理部门需要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提高农产业的运行效率,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3.2  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村物流产业发展中,应该完善并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案。第一,在农村物流管理中,应该构建完整性的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构建,改善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限制问题,并积极构建完成性以及系统性的物资管理机制,以充分展现物流管理的价值,提高物流产业的运行效率。第二,在农村物流基础产业规划中,应该通过产品的集中性配送及集中处理,创新物流基础产品的建设途径,以更好的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推动农村物流产业的经济发展。第三,在农村物流产业的信息化平台构建中,通过物联网以及新型农业产业模式的构建,可以大力推动农村物流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的振兴。

3.3  加强农村物流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通过对农村物流产业运行及发展状况的分析,为了及时改变农村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应该将专业性的人才队伍构建作为核心。由于农村物流产业作为综合性、系统化以及整体性的行业,建立专业性、现代化的人才队伍是较为重要的。因此,在农村物流行业的专业人才培养中应该做到:其一,农村物流产业发展中,地区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该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状况,制定特殊性人才晋升机制,以加强对物流产业的现代化管理,更好的激发行业人才的工作兴趣,满足农村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其二,通过对物流企业运行模式的分析,在专业人才队伍构建中,应该改变以往的薪酬管理体系,通过按劳分配、岗位晋升等,提高专业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使员工对行业形成归属感,实现农村物流产业的稳步创新。其三,由于农村物流产业的特殊性,行业管理者应该将人员管理作为重点,通过专业性、适应性物流人才的培养,满足农村地区物流产业的单独管理需求,对于创新型的人才给予鼓励,展现行业的可持续运行需求。

总而言之,在农村物流产业运行及发展中,为了推动行业的稳步运行,项目管理者应该针对农村物流产业的特点,确定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以改变农村物流产业运行中存在的限制问题。对于行业管理者,应该及时认清农村物流产业运行中存在的基础设施滞后、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若这些现象不能及时控制,会影响农村物流产业的可持续运行。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及时改变农村物流产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网络化平台的构建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等,创新农村物流产业发展模式,以满足行业的可持续运行需求,为城乡的一体化建设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娟.乡村振兴战略下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的思考——以常州市雪堰镇为例[J].市场周刊,2019(9):20-21.

[2]郭志清.對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产品物流运行模式研析[J].农业经济,2018,379(11):145-146.

[3]周翠,崔章国,曹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主体性缺失及提升路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7.

[4]陈姝含,陈健.乡村振兴战略下对于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思考——以灌云县同兴镇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5):16-18.

[5]肖雯,李庚云,李馗.乡村振兴战略下邮政农村电子商务痛点剖析及对策[J].邮政研究,2018,34(6):12-14.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湖南省乡村物流运作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8C1562)。

猜你喜欢
农村物流乡村振兴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