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融资租赁公司风险管理与防范

2020-10-12 14:12张朝鸿
中国市场 2020年26期
关键词:防范措施风险管理

张朝鸿

[摘  要]融资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入我国以来,在促进技术更新、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国有融资租赁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迅速发展,其潜在风险也逐步显现,既有外部宏观环境诱发的风险;也有内部管理不当导致的风险。从实践情况看,这些风险的存在已给国有融资租赁公司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甚至引发了系统性风险,造成企业资金断流、运营难以为继。因此文章主要针对目前国有融资租赁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研究,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期能为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在风险管理和防范方面有所启示。

[关键词]国有融资租赁公司;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6.

近年来,融资租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对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二、三产业融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重点培育的朝阳产业。与此同时,融资租赁业务因涉及多方交易主体和法律、金融、贸易等多个环节,其风险管理问题也较为严峻。特别是国有融资租赁公司,任何环节风险失控都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国有经济损失,因此有效识别和防范风险,加强企业风险管控,对国有融资租赁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尤其重要。

1  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加强风险管理与防范的重要性

1.1  能有效降低项目投资决策的失误

国有融资租赁公司通过对行业和市场的深入研究,准确定位自身价值和目标客户;通过对项目前期的深入调查,全面评估项目风险与收益;通过对决策权力的合理分配,有效增强决策各方的全面制衡。以上种种措施作为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的重要环节,都将有效降低项目投资决策的失误。

1.2  能有效降低项目逾期造成的损失

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加强风险管理与防范,项目租后管理也是风险管理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实时掌握国家相关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跟踪关注租金回收和相关方经营财务状况、承租人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以及担保方代偿能力等,及时识别并采取措施化解项目潜在的逾期风险,能有效降低项目逾期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1.3  能有效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加强风险管理与防范,使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不但能降低公司经营损失,还能进一步增强公司融资能力、降低项目融资成本,增强公司竞争优势,获取更佳优质的项目资源,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公司创造更多经营利润,从而使公司逐渐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2  国有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

2.1  外部环境风险

2.1.1  法律制度不健全

融资租赁行业自上世纪引入我国后,经历了近四十年的曲折发展,由于前期发展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国家于99年出台《合同法》时,将融资租赁纳入法律条款,为融资租赁业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随后各监管机构又陆续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对融资租赁行业进行规范。近年来,随着融资租赁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却相对滞后,已不足以支撑融资租赁行业继续快速发展,导致相关主体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时产生很多细节上的争议,只能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2.1.2  融资渠道受局限

由于国有融资租赁公司起步较晚,相关制度、体系尚待完善,因此其资金来源除股东资本金投入以外,主要依靠向商业银行贷款。而商业银行贷款对融资租赁公司的信用记录、经营业绩、现金流量等审核较严,通常还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资产作为抵押担保,且贷款期限短、資金成本高。加之近年来在国家去杠杆、控风险的政策要求下,货币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使国有融资租赁公司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

2.1.3  市场风险难把控

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客户群体多为中小企业,由于管理不规范,中小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不能真实反映其经营财务状况。而融资租赁公司大多未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对客户信用状况无法全面了解,信息的不对称增加了融资租公司决策失误的风险。且近年来由于我国宏观经济下行,许多企业偿债压力大,经营举步维艰,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

2.2  内部管理风险

2.2.1  风险意识较淡薄

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受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等多重因素影响,风险敏感性不强,风险意识极其淡薄。管理层为获取短期即得利益只注重业务开拓,忽视企业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和员工风险文化培养,以致员工专业素养缺乏、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对风险的正确识别和专业判断,业务操作中只注重表面工夫,形式主义严重,为项目后期管理埋下极大的风险隐患。

2.2.2  专业人才较缺乏

国有融资租赁公司由于用人机制未市场化,多数员工由其他行业转岗而来,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较差。加之管理层只注重业务开发,在部门和岗位设置上偏重营销部门和人员的设置,而风控、法务和租后管理方面的人才相对缺乏,对国有融资租赁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2.2.3  管理流程有缺陷

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其管理流程还存在诸多缺陷,比如租前尽职调查不深入,业务人员仅注重基础资料的收集和调查报告的撰写,对承租人和担保人的经营财务状况缺乏专业和深入的研判;租中风险控制不到位,存在租赁标的物有暇疵、担保措施不足值、合同条款有漏洞,决策条件未落实等情况;租后管理走过场,跟踪检查走形式,风险预警不及时,风险处置怕担责等。

2.2.4  管理体系不健全

首先是机构设置不完善,国有融资租赁公司风险控制主要依靠业务部门,而风控、法务、稽核人员设置相对不足,未形成相互制衡的风险管理体系。其次是风险管理方法简单,项目从租前调查到租后管理整个流程大多依靠客户提供的资料分析项目风险,而这些资料往往已经过粉饰,不能真实客观反映风险大小。资产风险分类也简单照搬商业银行的“五级分类”法,未根据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

3  国有融资租赁公司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3.1  外部风险的管理与防范措施

3.1.1  呼吁加快行业立法,完善现行法律法规

从国外融资租赁业发展历程看,法律制度的完善为融资租赁公司业务开展提供了一个有序、良好的法制环境,也进一步促进了融资租赁业的迅速发展。为改变现阶段因立法不完善导致实际操作无法可依的局面,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应呼吁相关主管部门尽快将立法提上日程,完善融资租赁业的现行法律法规。

3.1.2  拓宽公司融资渠道,加强资金计划管理

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应从加强自身实力着手,注重顶层设计,夯实战略基础,明确发展方向,完善系统建设,深刻认识和挖掘股东资源禀赋,打造具有专业化和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实力,从而为公司融资进一步拓宽渠道;同时应根据公司投融一体化的要求,站在风险管理角度,加强资金计划管理,全面掌握资金情况,避免出现流动性风险。

3.1.3  深入研究市场环境,积极化解市场风险

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应深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趋势,以及当前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格局,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实际条件等多重因素,正确判断未来发展方向,并结合服务实体需要大力实施产品研发,打造精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吸引更多优质客户资源。同时不断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积极创新业务模式,努力挖掘发展潜力,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全面化解市场风险。

3.2  内部风险的管理与防范措施

3.2.1  全面提高风险意识,培育企业风险文化

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全面提高风险意识,应从公司决策管理层到每个部门及员工,全面加强风险管理,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培育公司特有的风险管理文化,并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向公司全体员工进行传达。应将以往项目风险处置经验制作成生动案例,组织全体员工开展交流学习,并结合自身岗位提出合理建议。应转变考核机制,将业务人员薪酬绩效与业务挂钩,从而引导员工在业务开展中逐步建立全面的风险意识。

3.2.2  注重团队专业建设,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应重视和加强团队专业化建设,根据公司人才配置情况,针对性地开展金融、贸易、法律、风控等方面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应严格控制人才引进,对员工文化背景和从业经验进行严格把关;应加强公司人才梯度建设,通过建立良好的薪酬激励机制和人才上升通道,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业务精英和专业化的管理人才,逐步为公司培养和塑造一支专业、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

3.2.3  优化风险管理流程,强化项目过程控制

应全面优化国有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管理流程,结合完善的责任考核机制,进一步强化融资租赁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应注重项目租前调查,全面识别和评估项目潜在风险。切实加强项目评审,使项目评审更加全面、專业和客观;应加强租中风险控制,严格进行合同审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应加强项目租后管理,定期检查标的物使用情况,跟踪关注客户经营财务状况,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化解项目逾期风险。

3.2.4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科学管理租赁资产

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应建立一套即相互独立又相互制衡的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日常业务和风险管理应增设一道稽核审查,通过监事会实时开展日常监督,同时设立内审机构加强项目专项审计;应借鉴国内外大型融资租赁公司的先进管理经验,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履约情况以及其他一切影响还款的情况,对租赁资产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足额提取减值准备,从而有效降低项目逾期损失为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

4  结束语

近年来,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在快速发展中以其独有的国资背景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促进技术设备更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融资租赁业务涉及法律、金融、贸易等多个环节和多个领域,且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加之外部环境复杂、内部管理体系未健全等因素,国有融资租赁公司目前正处于风险高发阶段,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国有资产损失,需国资监管机构和公司经营管理层进一步提高风险管控意识,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确保国有融资租赁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章慧.融资租赁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7

[2]舒春华.国有融资租赁公司风险管理与防范[J].时代金融,2019(5):170-173.

[3]李淑英.融资租赁项目风险分析及防控模式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9(1):42

[4]杨毅.融资租赁项目风险分析及管控模式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17(11):24-25.

猜你喜欢
防范措施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略论股权众筹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水电站现地控制单元开关量输出误动防范措施探讨
本地化科技翻译的风险管理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