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主体行为冲突与其文化价值取向研究

2020-10-12 14:12陶庆先
中国市场 2020年26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价值取向

[摘要]大国贸易迈入了新时代,其行为策略与价值追求都出现了重要变化,适应这种变化,要积极推进贸易文化交流互动,构建基于国际贸易新生态的文化支撑体系。

[关键词]文化传播;国家贸易;价值取向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6.

当前,战略性贸易政策成为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市场、打压竞争对手的重要工具,税收歧视、技术壁垒、投资准入范围和投资规模(股权)限制等被“过度”使用,贸易博弈处于价值取向不断调整、行为方式不断突破原有框架的调整状态。可以预见,短期内,贸易博弈难以停歇,有的只是强度的变化。从深层次根源来看,这种重复博弈的行为并非单纯的技术、利益之争,实质上是决策层乃至于大国社会价值观念的集中反应,是镶嵌着文化元素的话语权之争。在这种国际贸易环境下,如何加快推进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本土文化对外传播并有效嵌入到贸易决策中,成为文化价值实现的重要内容。

1  大国贸易博弈价值导向新认识

在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更趋活跃的当下,产业资本流动更趋多元,国与国之间部分领域技术差异逐步缩小,传统贸易强国优势逐步弱化。为保持甚至扩大这种优势,部分发达国家积极谋求创新,特别是政策工具的创新,由此带动贸易理念的变化,最终形成基于新的文化价值取向的贸易行为决策生态。

1.1  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到“60%陷阱”,大国贸易目标导向上的“自我主义”文化更加凸显

根据霍布斯“自然状态”相关理论,在自然状态下出现竞争状态是低强度的竞争,但在市场出现多个寡头,竞争更加公平的环境下,处于优势地位的贸易强国就会谋求更加激烈的对抗来保持自身优势。[1]研究表明,当竞争对手的经济规模达到自身的60%以上,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有赶超自身的可能时,就可能被定义为对手,并会通过自我认为合理的手段力争获胜,这实际上是自我主义的文化表征,只有“我”才能主导全球贸易[2]。

1.2  从空间压缩到空间隔离,大国贸易行为方式上的“霸权主义”文化更加凸显

空间距离是形成区域市场,进而形成贸易优势的重要因素,依托现代化交通、通讯技术,贸易大国可以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压缩空间距离,进而形成贸易优势,特别是对于文化类、高新技术类贸易商品而言,空间距离不仅可以形成优势,而且还可以有效应对竞争对手“干中学”带来的挑战,从而有利于贸易优势的保持。但在技术差距缩小、空间压缩有限的贸易新生态下,贸易大国悍然发动空间隔离战略,推行“本国优先”等战略,力图通过隔离来打压竞争对手,进而维持自身的霸主地位,这种霸权主义文化正深刻影响着全球贸易。

1.3  从有选择的合作到零和博弈,大国贸易合作模式上的“单边贸易”利己文化更加凸显

贸易大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参与贸易的产业具有保留性,如对于战略性领域的产业选择限制出口等,这就会给国际贸易带来冲击,部分处于贸易逆差状态的国家希望通过加大出口、减少甚至是限制进口的“零和贸易”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达到这一目标,少数拥有话语权、处于强势地位的贸易大国甚至可能利用极限施压等方式来推行单边主义贸易政策,如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费的收取、对竞争对手参与贸易的部分企业进行处罚等,以此来维护自身利益,迫使竞争对手在贸易中做出让步,这实际上是一种利己主义排他性文化。

2  新时代贸易博弈应倡导的文化生态

在新时代贸易中,不能寄希望于竞争对手倡导利他主义文化,更具可行性的应当是推进文明的交流互动,在求同存异中构建更加有利于全球贸易互利共贏的文化生态。

2.1  破除自我中心主义,倡导共生文化

马克思曾经指出,只有建立“真正的共同体”,才能最终克服和超越现代个人主义及其幻想。在全球贸易博弈中,要倡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规避修昔底德之争,积极构建双向互利的贸易主客体关系,推行平等、共利的共生文化,实现“都走符合自己发展追求的贸易路”,这种价值倡导是具有现实可行性的,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7月份,亚投行的成员国总数规模已经达到100个,这一组织覆盖的人口、GDP总量分别占据了全球的78%、63%,这一利益共同体在国家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也开始彰显,从2016年以来,其发放的贷款达到85亿美元,比较来看,2017、2018财年,我国从世界银行贷款的总额分别为24.7、4.03亿美元。这表明,共生文化带来的正面效应值得重视。

2.2  追求理性合规,倡导契约文化

破除“英雄主义”、“民族主义”、“霸权主义”行为导向,在全球贸易中,倡导遵守一以贯之、各主体愿意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让契约文化成为大国贸易的基本底线,成为提高国际贸易确定性、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渠道。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例,在这一组织框架体系下,贸易活动增长迅速,贸易争端也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商务部2019年5月13日公开的《中国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建议文件》资料显示,截止到目前,世界贸易组织涵盖了全球98%的贸易额,1994-2017年,全球货物出口年均增速达到6.35%,这一定程度上表明共同遵守的全球性规则的重要性。而近年来全球贸易争端解兴起及其解决方案的滞后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共同认可制度的重要性,由于美国缺席争端解决机制会议等原因,截止到2019年底至少有10件待解决上诉案件将被暂停[3],同时,全球贸易增速也大幅度下滑,海关总署2019年10月份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WTO预测2019全球货物贸易增速大幅度下滑至1.2%;并预测2020年也将面临疲软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单纯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文化价值取向会带来负收益,影响合作伙伴的发展。

2.3  力争帕累托改进,倡导利己不损人的道德文化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通过对1945-1969年、1970-1989年、1990-2000年三个时间段的研究结果发现,后期美国对外制裁成功率分别比前期下降了19、2个百分点,表明单纯追求自身利益难以获得成功,要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增加自身贸易收益,努力挖掘技术、市场“真空地带”,弱化同类、低效竞争,构建互通有无的贸易体系。实际上,近年来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就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力求让贸易伙伴从中获益,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为9.27万亿元,增长了10.8%,2014-2019年年均增速则达到6.1%[4]。这种成绩的取得与中国倡导的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是分不开的,也成为鼓励和支持在国际贸易中合作的有力证据。

3  构建贸易文化新生态改善全球贸易环境

思想决定行动,应对当前贸易生态变化,从思想文化的视角出发来谋求解决方案无疑是重要的突破方向,这就要谋求传统贸易文化的传承创新,构建5W文化传播体系,优化文化交流互动生态,通过文化的交流推动贸易观念的转变,进而改善贸易环境,为实现国际贸易相对稳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3.1  推进贸易文化传承创新有效构建新的贸易文化理论

改善全球贸易环境,要做好“创新、传承、扬弃”三篇文章。一是要大力推进贸易文化创新,要根据全球贸易形势变化,特别是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基本生态,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新的贸易发展理论,指导新时期国际贸易。二是要尊重传统理念,要尊重各主体的地方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在这种地方文化传承中引导其创新发展,提炼出符合新时期的贸易文化理论,使各主体都能在新的贸易理论体系中找到体现价值追求的文化元素。三是要倡导扬弃,要鼓励各主体在文化交流互动中扬弃一些不符合时代潮流的、落后的贸易文化,通过自我革新推动全球贸易文化新生态的形成。

3.2  推进贸易文化5W传播体系创新

推动贸易文化传播交流,在交流互动中影响和改善贸易环境,要积极构建基于5W传播体系。一是要构建尊重各主体话语权的文化交流体系,在突出贸易强国价值观念表达的同时,要让处于弱势地位的的国家也能表达自身的贸易诉求,并能够获得与贸易强国之间对话的权利。二是要注重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内容的甄选,在所倡导的贸易主张中,既要主张自身价值追求的实现,同时这种价值不应当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导向,不应当有太强的排他性,甚至应当以追求互利合作为导向。三是要畅通互动交流渠道,在充分发挥WTO等组织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更多的利用“一带一路”等平台的作用,推动各类争端解决机制建立,构建诉求表达渠道。四是注重参与对象的选择性,贸易文化交流互动要把握新时期大国贸易参与主体的特征,围绕如何让新时期贸易文化进入决策层视野、如何激励有影响力的主体参与这种文化传播等目标路径,推进文化对话交流。五是要注重交流效果的提升,要注重文化交流互动的针对性,围绕国际贸易中的争论议题、影响国际贸易长远发展的战略性议题进行互动交流,有效提升文化交流的效度。

3.3  优化国际贸易文化支撑体系运行生态

深入推动各主体文化交流,引导主体思想变革,必须构建相适应的文化运行生态。一是充分发挥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产业资本在国际贸易文化交流中的积极作用,发挥跨国企业的桥梁作用,鼓励跨国企业成为贸易国文化的代言人,在文化價值宣传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二是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推动贸易文化交流互动,要充分利用区块链、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积极引导有正面作用的地方文化传播交流,在全球范围内展示自我,在展示交流中促进互动合作,让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三是要注重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各类交流活动等平台载体的作用,通过各类商会、留学人员、展示展览会议等平台载体,带动本土文化“输出”,形成多主体参与的贸易文化交流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楠.霍布斯理论中的政治契约与相互信任[J].政治思想史,2019(4):122-137.

[2]孙玉红,马志鑫,王一鸣.进口国国内规制、文化距离对中国服务出口的阻力效应研究[J].投资研究,2019(4):107-124.

[3]央视新闻.世贸组织召开2019年最后一次争端解决机制会议[EB/OL].(2019-12-19).http://news.cnwest.com/tianxia/a/2019/12/19/18285397.html.

央视.2019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0.8%[EB/OL].(2020-01-15).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gnxw/115426.htm.

[5]萧琛.中美博弈的战略症结、应对思路与演绎前景[J].新视野,2019(2):5-12.

[6]康继军,孔明星,谈笑. 文化认同对中国出口分行业贸易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9(1):67-79.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区块链生态下湖湘文化传播创新及其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SP20YBC352),,2018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智库专项课题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湖南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ZWC04)阶段性成果。本文雷艳、肖又平亦有贡献。

[作者简介]陶庆先,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价值取向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