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龙,王作鹏,刘海涛,张彦吉
(1.武威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2.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张掖 734000;3.武威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4.古浪县林业技术服务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北麓,地理坐标为93°31′—102°40′ E、36°45′—39°30′ N。保护区南接青海,西至玉门石油河,东邻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北与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相望。在行政区划上地跨武威、金昌、张掖三市8县(区),是以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复合的超大型自然保护区[1]。
此道路工程处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工程占地面积为1.229 9 hm2,其中:疏林地0.209 2 hm2,天然牧草地0.678 3 hm2,公路用地0.342 4 hm2。
2.1.1 调查范围 按工程沿线两侧直线距离各100 0 m确定调查边界,样地、样线调查均在此范围内进行(见图1)。
2.1.2 景观调查 利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一张图”与遥感影像,在ArcGIS10.2软件区划基础上,结合现地调查,采用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处理与分析。
2.1.3 植物群落调查 植物群落调查采取实地调查辅以资料检索的方法。实地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群落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种类名称、株数、胸径、冠幅、平均高度、盖度等,并描述调查区域的小地形特点、地表特征、土壤类型、人为干扰因素等[2]。
2.1.4 野生植物调查 野生植物调查与植物群落调查同步进行。对野外无法鉴定到种的植物,通过采集标本、现场拍照等方法进行记录,交由植物分类学领域专家做进一步鉴定。
2.1.5 野生动物调查 野生动物调查采用实地调查、资料检索和群众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调查采用样线法和野外目击法,对样线两侧目击到的野生动物进行记录和拍照。
2.1.6 生物安全调查 结合样方、样线调查,记录病虫害种类、危害程度以及外来物种种类、种群数量状况等。
2.1.7 社会因素调查 采取访谈、调研、查阅资料等方式,调查记录相关利益群体对工程的态度,以获取保护区社会因素方面的资料。
2.2.1 成立评价专家组 专家组成包括生物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保护生物学、自然保护区学、植物学、动物学等方面,均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相关专业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3]。
2.2.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 评价专家组根据工程性质及现地实际情况,制定工程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各项指标赋予权重。
2.2.3 实地考察调查与资料收集 评价专家组到评价区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地方政府及当地群众对工程的认识接受程度等进行全面调查,收集相关资料。
2.2.4 影响分析预测与分项评价 根据现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结果,专家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判断,独立开展工程建设期、运营期对保护区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物种、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范围等的预测和评价,评定各二级指标的影响程度,并依据打分标准进行评分[4]。
2.2.5 总体评价与制定减缓影响措施 根据二级评价指标分值,按照式(1)与式(2)计算出工程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BI)[5]。根据计算的BI值做出工程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做出总体评价,并提出消除和减小负面影响的措施。
(1)
(2)
式中:
Si——一级指标的分值;
Nj——二级指标的分值;
Wj——二级指标权重值;
Wi——一级指标权重值;
BI——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
结合保护区特点和道路工程实际情况,划定评价区2处,其中:K46+600处379.919 hm2,K57+500处325.377 1 hm2(见图1)。
图1 影响评价区建设项目工程布局图
根据遥感影像的色彩和色调变化,通过现地踏查,评价区主要景观类型有森林景观、灌丛景观、草地景观、河流湖泊景观、农田景观、裸地景观、居民建筑及道路景观,整体景观多样性高,空间异质性程度较高(见表1)。
表1 影响评价区景观类型及面积统计表
评价区植被的生物群落比较简单,所涉及的植被类型有云杉群系、圆柏群系、红桦群系、白桦群系、杨类群系、金露梅群系、小檗群系、杜鹃群系、沙棘群系、锦鸡儿群系、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的草本植被群系。
评价区分布有高等植物24科38属49种,主要包括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山杨、红桦、白桦、沙棘、小檗、杜鹃、柠条、锦鸡儿、金露梅、醉马草、芨芨草、西北针茅、苍耳、冠芒草、狗尾草等,调查时未见其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分布。
通过现地调查,评价区地处人类活动频繁区,可见野生动物有草兔、树麻雀、红嘴山鸦、高原山鹑等,调查时未发现重点保护动物。根据访问和查阅文献资料,可能偶尔有大斑啄木鸟、甘肃马鹿、喜马拉雅旱獭等动物活动[6]。
评价区主要景观类型有森林景观、灌丛景观、草地景观、河流湖泊景观、农田景观、裸地景观、居民建筑及道路景观,均属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常见的景观类型。工程建设将永久占用评价区林地0.209 2 hm2,仅占评价区面积的0.17%。项目建设完成后,评价区内森林景观、草地景观、农田景观面积有所减少,但通过后期植被恢复措施,可以将工程建设对评价区景观面积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评价区所涉及的云杉群系、圆柏群系、红桦群系、白桦群系、杨类群系、金露梅群系、小檗群系、杜鹃群系、沙棘群系、锦鸡儿群系、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的草本植被群系类型,在保护区内较为常见,无特有生物群落分布。且工程建设占地面积较小,工程建设不会导致生物群落类型发生改变,也不会对保护区的生物群落特有性产生影响。
评价区主要天然植物种类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山杨、红桦、白桦、沙棘、小檗、杜鹃等,人工种植有小麦、菜籽、马铃薯等为主的农作物,野生动物仅有草兔、树麻雀、红嘴山鸦、高原山鹑等,上述物种在保护区各区域均有分布。此工程占地面积较小,不会对区域物种特有性造成影响,且评价区并不是保护物种重要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因此,并不会因为该工程建设而使保护区保护物种的栖息地出现丧失,不会对保护物种的迁移、散布和繁衍产生太大影响。
评价区现地调查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但发现有草兔、树麻雀、红嘴山鸦、高原山鹑等,不排除有保护动物活动。施工期间工程建设对野生动物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机械噪音和人为干扰,但由于评价区位于保护区边缘实验区,距离缓冲区、核心区远,不会造成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减少。因此,工程施工期间所造成的保护野生鸟类等野生动物和植物生境面积减少非常有限,对生境影响轻微。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设备及车辆的进入、包装材料的运输等因素,可能会携带病虫害进入到评价区内,导致局部暴发病虫害的可能。但由于施工地点比较分散、施工强度较低,病虫害爆发的概率并不大。经调查发现,评价区内未发现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重要的种质遗传资源。
经访问调查,当地群众及过往车辆人员对该项目表示非常支持,认为该项目能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认为工程建设不会给当地环境造成影响。
道路工程对影响评价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的计算标准,采用德尔菲法[7,8],对评价指数(BI)进行计算(见表2)。
表2 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计算表
经评价计算,此道路工程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BI)为51.40,为中低度影响(见表3)。
表3 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计算表
5.1.1 植被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严禁施工材料堆放在有植被分布的区域,施工结束后及时去掉遮盖物。结合工程的立地条件,对用地范围内路基两侧可绿化地段根据“宜乔则乔,宜灌则灌”的原则进行绿化。
5.1.2 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施工时应避免高噪声施工设备同时运行使用,以免对野生动物产生过度惊扰。施工过程中发现受伤受困、病残饥饿的野生动物时,需及时与保护站人员联系,采取合理的救助措施。
5.2.1 植被恢复措施 根据工程区的立地条件和气候特点,建议植被恢复时以灌木为主,乔木为辅的原则进行配置,并优先选用当地乡土种苗。灌木建议依据周围群落环境特点选取沙棘、柠条等常见灌木,乔木以云杉为主。
5.2.2 野生动物保护、环保宣传措施 运营期工作人员巡护过程中遇到野生兽类活体,严禁追逐或猎杀,需及时与保护站人员联系,采取合理的救助措施。工程建成后,需在避险车道处树立警示标志牌,警示内容包括森林草原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内容。
5.3.1 野生动物监测 生态监测建议由保护区管理局主持,借助原天互公路的动物监测样线,安排2名专业人员每3~4个月进入保护区开展工程区域的监测工作,并为其配备高倍望远镜、照相机、手持GPS等相关监测设备,以监测野生动物的活动变化情况。
5.3.2 野生植物监测 借助原天互公路的植物监测样地,专业技术人员需主要监测工程建设区域植被的恢复情况。
参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评价标准,综合分析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对生物群落的影响、对种群/物种的影响、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对生物安全的影响及对社会因素的影响。通过项目施工阶段的生态保护措施、项目运营阶段的生态保护措施及相关生态监测措施,减缓项目建设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
依据影响评价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的计算标准,天祝至青海互助公路工程新增两处避险车道及部分交安工程一阶段建设项目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值(BI)为51.40,属“中低度影响”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