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大电流BLDC电机的三相裂变桥电路设计

2020-10-10 06:38:28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上桥三极管流向

钱 亮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广安 638000)

0 引 言

三相裂变桥电路由6个MOS管组成,其中上桥臂和下桥臂均有3个MOS管[1]。随着BLDC电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大电流应用场合下,MOS管的发热问题突出[2]。基于普通的三相裂变桥电路[3],针对MOS管发热问题改进三相裂变桥电路,提出分时载波、下桥臂MOS管并联以及上下桥臂并联二极管3大改进措施,并设计上下桥臂MOS管的前极驱动电路。

1 降低MOS管损耗的措施

1.1 分时载波方法

导通时序、上桥臂PWM载波ON状态的电流流向、上桥臂PWM载波OFF状态的电流流向以及下桥臂PWM载波OFF状态的电流流向,分别如图1~图4所示。

图2 上桥臂PWM载波ON状态的电流流向

当Q1处于t1~t2时刻时,它的电流流向如图2所示。其中,Q1损耗包含开通损耗、关断损耗以及导通损耗,Q2损耗包含导通损耗,故Q1比Q2发热更多。当Q1处于t2~t3时刻时,BLDC电机的电感电流不能发生突变,电流流向如图3所示。Q4损耗包含续流损耗,Q2损耗包含导通损耗,但由于负载电流比较大,所以Q4发热较大。

图3 上桥臂PWM载波OFF状态的电流流向

图4 下桥臂PWM载波OFF状态的电流流向

当下桥臂采用PWM载波调制,上桥臂恒通,且Q2处于PWM的ON状态时,电流流向如图2所示。当Q2处于PWM的OFF状态时,电流流向如图4所示。为减少Q4的发热量,在控制BLDC电机时采用分时载波的方法,使Q5和Q4共同承担损耗。这种方法不改变硬件只改变软件,成本很低。

1.2 下桥臂MOS管并联方法和上下桥臂并联二极管方法

为减少下桥臂3个MOS管的导通损耗,采取并联MOS管的方法,引入MOS管Q7、Q8以及Q9,分担下桥臂一半的导通损耗。在采用分时载波和下桥臂MOS管并联的基础上,Q4、Q7、Q5的续流损耗最大。为降低3个MOS管的续流损耗,可以将损耗转移至MOS管外部。采用上下桥臂并联二极管方法,电路图和工作过程中的电流流向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

当Q1处于t1~t2时刻时,电流流向如图6(a)所示;当Q1处于t2~t3时刻时,电流流向如图6(b)所示。由于二极管D4的单相导通性,电流流向D7,不向Q4和Q7的二极管上流,从而Q4和Q7无续流损耗。

图5 电路图

图6 电流流向

2 三相裂变桥前极MOS管驱动电路设计

2.1 下桥臂MOS管前极驱动电路设计

下桥臂MOS管前极驱动电路设计和电流流向如图7所示,其中细虚线表示小电流,粗虚线表示大电流。

下桥臂MOS管导通的工作原理:当驱动电压信号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7导通,+15 V电源经过电阻R4对Cgs电容充电,Q4导通。下桥臂MOS管截止的工作原理:当驱动电压信号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7截止,Cgs电容经过三极管Q8进行放电,Q4截止。

2.2 上桥臂MOS管前极驱动电路设计

上桥臂MOS管前极驱动电路设计和电流流向如图8所示。

图7 下桥臂MOS管前极驱动电路设计和电流流向图

图8 上桥臂MOS管前极驱动电路设计和电流流向图

上桥臂MOS管导通的工作原理:当驱动电压信号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9导通,自举电容C1经过Q9形成Q10的基极电流,自举电容C1经过Q10对电容Cgs充电,Q1导通。下桥臂MOS管截止的工作原理:当驱动电压信号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9截止,Cgs电容经过三极管Q11进行放电,Q1截止。

3 结 论

在低压大电流系统中,MOS管的续流损耗占比最大,可采用分时载波、下桥臂MOS管并联以及上下桥臂并联二极管3个措施降低MOS管损耗。在上桥臂MOS管前极驱动电路设计中,在三极管的发射极串一个电阻就可以形成恒流源,且自举电容控制小电流回路经过下MOS管的体二极管。

猜你喜欢
上桥三极管流向
灵武长枣
农家书屋(2024年5期)2024-07-09 02:49:00
小溪啊!流向远方
井冈教育(2020年6期)2020-12-14 03:04:42
鸭子上桥
三角高程上桥在梅汕客专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晶体三极管的放大电路分析
三极管引脚折弯机双凸轮机构的分析与仿真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研究
电子制作(2016年1期)2016-11-07 08:43:05
十大涨幅、换手、振副、资金流向
三极管单管放大电路的失真分析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9:20
流向逆转的启示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