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武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随着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群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课程群建设也被认为是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关于课程群的概念、内涵、性质等,国内专家、学者等已进行了诸多研究,如王嘉才[1]、范守信[2]、郭必裕[3]、吴开亮[4]等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一般认为,“课程群”是与单门课程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是为完善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结构,围绕同一培养方向,将与该专业具有逻辑关系的若干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整合构建而形成的有机课程系统,即为了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教学,把具有相关性的不同课程编排到一起,组成一个“群”。
本文以高职院校的“专业核心课程群”为研究对象,选择了兼具文经类特点,以及一定工科性质,从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研究样本,重点探讨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遇到的一些新情况和建设途径等。
2.1.1 有利于扩展高职专业建设的研究视角。多年来,高职院校对于专业建设的研究往往从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产教融合等方面着手,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研究成果,对于单独某一门课程的研究经历了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过程。如果说学好了某一门专业课就可以胜任某一岗位要求的话,那么学生要想在某个行业有所发展的话,就必须学好与之相对应的若干门专业核心课程,这若干门专业核心课程所构成的“群”使“专业”之所以称为专业。以专业核心课程群为研究对象,有助于聚焦专业核心课程群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作用,扩大专业建设的研究视角,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成效。
2.1.2 有利于探索课程与人才培养的关联机制。课程学习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投入时间最多、学习成效最为显性的一个教学环节,学生能否顺利毕业与课程成绩单有着必然的联系,但课程建设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课程学习又是如何发挥其训练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的作用,目前尚缺乏相应的研究。本文抓住专业核心课程群这一根本性人才培养系统要素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其内容建设、教学方法、资源建设,以及各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等。这样的探讨有利于把握课程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联机制,使专业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2.2.1 凝聚专业核心力量,通过课程群建设打造专业核心竞争力。课程群是由若干门课程组合而成的系统,各门课程间具有相承、相关、渗透、互补等关系。着眼于课程群建设,可以避免某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方面的“单打独斗”,使各门专业核心课程“协同作战”,从而构建整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本专业明显区分于省内外同类专业的建设亮点和培养成效。本文研究所依托的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分别入选浙江省“十二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和“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在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2.2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正确把握“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基础上,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更要认真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以往就单门课程所进行的能力本位、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以“课程群”为单位进行整体建设,是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计的一种有效途径,有利于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更好地满足培养对象的就业需求及未来职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而更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从课程实施角度来看,本文所研究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问题,正是“怎样培养人”的有效答案,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改进课程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核心课的建设水平,从而有助于实现培养合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
当前,每一门高职专业核心课程都具有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可以自成体系。因此,承担某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老师致力于该门课程的建设,从而获得若干建设成果,并因此获得更多、更大的支持,课程内容也从各个方向做了扩展,由此造成各专业核心课程发展之间的不均衡。
就物流管理专业而言,国家标准(GB/T18354-2001)物流术语中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这也成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即普遍以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等为专业核心课。由于物流系统的运行特性,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都具有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可以自成体系。但由于物流各岗位工作之间的关联性,使上述各门核心课程必然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从而造成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性、基本方法的重复性、工作间的衔接性等,如仓储和配送均涉及选址以及出入库管理的内容,运输和配送均涉及路线规划与优化的内容,而仓储和运输均涉及合同的内容,这必然导致某个教学内容出现在多门课程里,重复性的教学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还可能由于不同老师的讲解方法不同、观点不同,给学生造成更大程度的误解。
从能力本位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到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再到当前多种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教学工具的应用,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积累,树立了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实施了项目化的教学改革,注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施,从而获得了各种教学项目,提升了教学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这样的积累并没有在各门专业核心课程中进行推广,专业核心课的建设水平相差较大,造成了事实上的课程教学不均衡。如某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群中,仅有《采购与仓储管理》一门课曾立项为省级精品课程,课程整合后,也仅有《仓储管理实务》这一门专业核心课入选并被认定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实施了翻转课堂、体验式教学等,同时,还同步推出了《仓储管理实务》省级新形态教材,而其他各门专业核心课并未同步跟进。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也是课程群建设的主体。每位老师都有自己主攻的专业方向,因此,定位于某一门课程无可厚非,但也容易因此导致无法形成合力,每位老师只专注于自己所讲授的专业核心课,而不去了解其他专业核心课的教学内容,专业教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缺少足够的专业教学探讨,由此导致各专业核心课程的目标设定产生冲突、课程结构表现方式杂乱(如某门课用项目,而另一门课用任务,再一门课又使用章节)、对专业发展趋势的判断不一致,等等,都导致整个专业核心课程群未能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专业教研室作为高职院校的基层教研组织,本应承担起组织教学研讨、共商专业发展、共建专业课程的作用,但由于各类行政性事务的影响,往往很难组织教学团队的成员真正坐在一起共同探讨专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潘懋元等人认为,“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5]。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各门专业课程的支撑,由各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所形成的总目标,成就了某一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具体职业方面虽然有一定差异,但总的来说,都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和接班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常是能够胜任物流行业一线管理岗位并有一定职业发展空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优化课程结构,夯实教学内容,积累教学资源,才能聚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培育出能够胜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课程思政”从提出到写进教育部文件,逐渐成为高校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的重要理念和创新实践。“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由于专业核心课程群具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性和技能型元素,为此,需要从专业核心课程群“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及其表达、与专业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课程思政”开发方法、无痕化实施“课程思政”的举措、“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等方面探索专业核心课程群“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这也就意味着“课程思政”是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的应有之意,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笔者所在物流管理专业,已有一门专业核心课、两门专业实践课入选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项目,相关研究与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同步推进。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在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过程中,要与现代学徒制紧密结合,在专业核心课、教学师资、教学案例、实践项目设计等方面形成良好的互利合作机制。笔者所在物流管理专业,在现代学徒制的早期实施阶段,邀请企业中层骨干员工按照学校制定的教学大纲承担专业核心课的教学任务,企业为部分专业核心课的教学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在现代学徒制的中期实施阶段,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的实践教学方案,共商实践教学内容,企业适度参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专业核心课群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当前现代学徒制纵深开展的阶段,企业直接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来,双方共建专业核心课程群,共同制定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方案,企业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有竞争力的带薪实践实习岗位,学校则为企业定制了专业方向课程,纳入企业提供的学习内容,从而缩短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适应过程。校企双方的互动结果达到了学校、企业、学生等三方面的共同满意。这样的良性互动和校企合作的纵深发展,使学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1+X 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在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过程中,要积极主动的将X 证书的培训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有效涵盖X 证书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就具备考取X 证书的能力。物流管理专业是“1+X”证书制度首批五个试点专业之一,承担着先行试点、再行示范的作用。从目前的物流管理专业“1+X”证书培训体系、培训教材及考核方式来看,其主要内容设置与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群基本一致,并有一定扩展,这也意味着,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要借助“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推动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搞好教材与资源开发、搞好师资培训、考核等四项基础工作。从而实现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与“1+X”证书要求相融通的目标。
在强调各门专业核心课程之间关联性的基础上,对专业核心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突出各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各门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尽量避免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无意义重复;尤其要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对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实践教学资源的应用,应尽量考虑到相关课程的前后衔接[6]等问题,进而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整个课程群的实践教学环节。笔者所在物流管理专业,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由《采购实务》、《仓储管理实务》、《配送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等七门课程构成的专业核心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结构图
其中,《采购实务》、《仓储管理实务》、《配送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的开设并无严格的先后顺序,《采购实务》的课程内容强调物流的前端,《仓储管理实务》侧重于仓储基本业务、库存控制、仓储经营等,《配送管理实务》侧重于客户订单处理、拣选方法应用、配送路线优化等,《运输管理实务》侧重于四种主要运输方式的应用;作为有一定综合性的《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等三门课程,应开设于上述四门课程之后,便于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全方位覆盖物流的仓储、运输、配送等几项核心功能模块,并对学生做综合性的训练。
根据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非常适合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方法,因此,专业核心课程群中各门专业核心课均应共同朝着这个方向进行教学改革。具体来说,可以借鉴“1+X”证书培训体系中的“PTCA”教学法方法,P(Project),即任务驱动;T(Training),即方法训练;C(Competition),即小组竞赛;A(Assignment),即巩固提升。在该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团队成员应加强沟通与合作,探索具体的工作沟通机制,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策划教学项目、共享教学案例[7],以便分享经验、总结教训,巩固提升课程教学效果,这是课程群教学方法统一性的重要支撑。当前,物流管理专业的“1+X”证书培训已在数百所试点高校广泛开展,所使用的方法即PTCA 教学法,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专业核心课程群必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主动的上线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线上教育教学,使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同步进行,并使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良性互动。借助线上平台积累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群学习过程的大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持续分析,以找到不断改进线上线下教学的方法,这是单独某一门在线课程完全不具备条件。在2020 年初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各高校普遍使用了在线学习,物流管理专业也不例外,线上的物流管理类专业课程成了香饽饽,这推动为专业教师使用和建设线上课程。就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的线上建设而言,较为理想的是使用统一的线上平台,以利于课程之间的资料相互引用,这样可以既可以确保某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完整性,又加强了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方便学生的线上学习。
考核评估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关键环节,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公正评价,为此,需要在专业核心课程群中的各门课程考核评估中贯彻以下三个方面要求:一是根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将“课程思政”的要求无痕融入各门课程的考核中,并占一定分值比例;二是结合PTCA 教学法,注重课程的过程性考核评估和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而不是期末的一张试卷定成绩;三是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考核评估中融入合作企业的考核评价元素。在具体实践中,专业核心课程群首先要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思政元素与课程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将思政元素的呈现方式与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机融合,并在学生的学习表现中有所体现。在过程性考核中,需要根据任务的难度、学习时长等确定各个学习项目的分值,并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供学生学习和教学使用。如果是校企合作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考核中要听取合作企业的意见,在分值比例、评分标准等方面,可以参考企业的考核要求。
高职院校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为抓手,突破过去单独某门课建设的域限,凸显专业核心课程群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能够有效培育技术技能全面、专业职业素养较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意义,又兼有一定学科性和学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