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芹 张微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之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包括传统节日、民间工艺、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优质资源。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从而提升幼儿园教育水平?如何进一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幼儿教育体系,让幼儿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和学习习惯?北京市通州区潞苑幼儿园进行了积极探索。
从幼儿出发,精选适宜资源
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适用于幼儿教育,教师需要从幼儿园教学实际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理与研究。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我园精挑细选出适合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在探索实践中逐步形成传统文化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相融合的教育模式,有效丰富幼儿情感,提升幼儿素养,促进幼儿良好发展。
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较强的实操性。开展与此相关的主题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认知,也有助于幼儿了解民俗、饮食、耕作等传统文化。园所利用种植区种植小麦、南瓜等农作物,邀请家长志愿者带领幼儿一起播种、照料、收获,参与农耕的全过程,在实践中运用二十四节气蕴含的农耕知识。农作物收获后,我们组织幼儿仔细观察,带领幼儿将收获的食材制作成食物,并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美食。通过这些活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深度体验中加深了对二十四节气和农耕文化的理解。在“快乐的六一”主题活动中,我们综合考虑夏日降至、幼儿喜欢玩水的特点,决定开展泼水节活动。活动将傣族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其中,教师在组织开展泼水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与水有关的知识,明白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了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同时引导幼儿了解泼水节蕴含的少数民族文化,开阔了幼儿的视野,使其获得了一次生动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经历。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的侧重点应当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小班幼儿,在活动开展中要重视幼儿的参与过程与感受;对于中班幼儿,需要注重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体验与领悟;而对于大班幼儿,则需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掌握。只有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并因材施教,才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机融合。
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接受熏陶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而文化与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开展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创设应取材于优秀传统文化,与本地文化特色相结合。将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之中,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包括民俗风情、传说故事、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等。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民间艺术,将其有机融入到环境创设之中,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意境美、形式美。例如在开展“水乡文化”主题活动中,教师充分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选取了江南水乡“三进三出”的徽派建筑作为主要文化元素,并融合围棋、书法、茶艺等其他文化元素,创设出富有感染力的园所环境。又如在开展“剪纸艺术”主题活动中,教师使用剪纸作品等素材为幼儿创设教育环境。教师在欣赏区域内放置具有较强故事性且充满童趣的经典剪纸,以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幼儿了解了我国的传统剪纸艺术,审美能力得到了提升与发展。
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化
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可以及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早晨入园时,教师、幼儿、家长相互亲切问好;户外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跳绳、丢沙包等传统游戏;在区域活动环节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朗读《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传统文学作品;在过渡环节时,教师可以组织类似翻绳、编织等传统小游戏。这样,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变得丰富且有趣,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使其在参与过程中更好地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还可以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将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作为活动主题,让幼儿思考要如何进行布置与设计。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实施幼儿园主题活动教育,还能让幼儿更加了解传统节日,真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融合与实践。
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仅仅依靠幼儿园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支持,特别是家长的参与以及家长资源的调动及利用。幼儿园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开展教育活动,调动家长积极性,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教师应当与家长积极沟通,充分说明活动具有的教育意义。家长是幼儿熟悉信任的教育主体之一,应当发挥家长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幼儿园应当引导家长积极配合、踊跃参与主题教育活动,让传统文化主题教育延伸至幼儿园之外,形成家庭教育与园内教育的良性互动。不少家長具有绘画、书法等传统文化才艺,幼儿园应当努力挖掘家长的特长资源,动员懂传统文化、会传统艺术的家长进入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幼儿不仅能在空间上近距离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在心理上接受、认可家长的教育行为。这样的活动既能最大化主题活动的教育功效,又能增强家长群体的教育主体意识,是真正的家园共同教育。
幼儿园教育工作面对的是一群年龄较小的儿童,其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尚未发展充分。要想保障并提高教育效果,幼儿园教师一定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实际情况来为其选择适当的传统文化内容,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渗透教学。教师要借助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潞苑幼儿园)
责任编辑:黄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