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芳X
【摘 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对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急诊科接收的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纳入到研究对象中展开探讨。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急诊急救护理干预。结果:27例患者经过急诊急救护理后,病情评估时间时间为(0.58±0.05)min,急诊停留时间为(9.56±1.28)min。抢救显效率74.07%;抢救有效率25.93%;抢救总有效率100%。结论: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可有效缩短病情评估与急诊停留的时间,为医生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可充分提高抢救成功率,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关键词】急诊急救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9-0199-01
在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律不齐和呼吸障碍等。因起病急和进展快的特点,临床通常会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展开急救。近年来,急诊急救护理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抢救治疗中[1]。不同急救护理方法的应用,所取得的护理抢救效果不同。本次研究为进一步明确急诊急救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展开了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急诊科接收的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纳入到研究对象中展开探讨。其中,男性17例,女性10例,最低年龄52岁,最高年龄78岁,平均年龄(65.32±5.47)岁。纳入标准:(1)所有入选对象均为急性心肌梗死;(2)所有入选对象家属均认可研究。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障碍的对象;(2)中途退出的对象。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在急诊护理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创新的急诊急救内容展开护理。其一,接收病患。在胸痛患者挂号后,由预检分诊的护士,带领胸痛患者前往心电科,做心电图检查。结合胸痛患者的病情主诉情况、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病情加以评估。其二,确诊疾病。在掌握患者病情状态的基础上,若确诊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则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将患者送往抢救室。在此过程中,要为患者开放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设备,为患者实施辅助呼吸、吸痰和气管插管,给予患者适当电解质和吸氧护理,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液,送往检验室进行检验,做好除颤类的抢救准备工作。其三,遵医嘱用药。在将患者送往绿色通道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状态,遵医嘱用药,明确用药名称、类型、药量和用药方式等。同时,简要向患者、家属讲解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使患者、家属缓解紧张的情绪,主动配合抢救。其四,等待会诊。医护人员要在评估患者基本病情状态后,等待心脏科医生前来会诊。若需要对患者做急诊手术,则要将患者送往导管室。其五,做好交接。送导管室时要与导管室的医护人员和手术医生做好交接工作,向其详细讲述患者的病情状态,并带领患者家属填写相关的急诊手术资料,完成交接工作。在整个急诊急救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有3年以上的护理工作经验,掌握急诊急救护理内容、技巧,能够独立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且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流程与规范,实施操作。
1.3观察指标
制定抢救效果的评估标准:①显效:病情评估与急诊停留时间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②有效:病情评估与急诊停留时间略短,患者生命体征轻微波动;③无效:病情评估与急诊停留时间长,患者生命体征波动幅度大。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配对t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抢救相关指标的分析
27例患者经过急诊急救护理后,病情评估时间时间为(0.58±0.05)min,急诊停留时间为(9.56±1.28)min。说明患者抢救用时较短,效果较好。
2.2患者抢救效果的分析
27例患者经过急诊急救护理后,抢救显效20例,显效率74.07%;抢救有效7例,有效率25.93%;抢救总有效27例,总有效率100%。说明抢救效果较好。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致死率均较高。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若不及时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评估,并实施相应的急救,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已经将护理方法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曾有研究指出,将急诊急救护理方法应用于临床,可充分提高临床护理效果[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经过护理后,无论是在病情评估时间上还是在急诊停留时间上,患者急诊急救护理后的用时均较短,且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较高。综合研究结果来看,急诊急救护理方法的效果比较显著。分析原因,所有患者在接受急诊急救护理过程中,均是在急救护理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急诊部门的性质创新的护理方法。该护理方案,围绕急诊室工作的急救性质,将患者作为重点,根据搶救的流程,对抢救的护理内容加以优化[3]。根据对急诊急救护理内容的分析,急诊护士主要是通过接收病患、确诊疾病、遵医嘱用药、等待会诊、做好交接等,对接收的患者病情加以确诊,明确患者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若确诊是该疾病则引导患者走绿色通道,将其送往手术室。在此期间,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电监护、静脉通路、吸氧等护理,保障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同时,依据患者是否有急诊手术需求,决定是否将其送往导管室。该护理方法,将人为化理念充分贯彻落实到该护理方法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展开合理的急救护理,护理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因而,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可有效缩短病情评估与急诊停留的时间,为医生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可充分提高抢救成功率,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唐莉,冯健兰,杨雨竹,等.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2):1830-1833.
[2] 皮玲丽,李丹卉,陈晖,等.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及康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23(22):145-146.
[3] 韩向玲.急诊抢救流程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2019,22(6):4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