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道健 汤慧卿 牛香玉
摘 要 湿陷性黄土因其遇水湿陷强度降低之故,对工程建设造成危害,在湿陷性黄土上建设工程,必须对其湿陷性进行科学评价,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地基处理,才能确保工程安全。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孔内强夯
前言
黄土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9.3%,主要分布于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黄土分布面积约64万km2,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的大部分地区,河南西部和宁夏、青海、河北的部分地区。此外,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山东、辽宁、黑龙江等省的局部地区亦分布有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是一种非饱和的欠压密土,具有大孔和垂直节理,在天然湿度下,其压缩性较低,强度较高,但遇水浸湿时,土的强度显著降低,在附加压力或在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引起的湿陷变形是一种下沉量大、下沉速度快的失稳性变形,对建筑物危害性大。因此,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设,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受水浸湿引起湿陷对建筑物产生危害[1]。
一般地,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有物理、化学、生物或综合的处理方法,具体有挖除换填、强夯挤密、预浸水、化学加固、防水、桩基穿透等方法。不同的处理方法有其自身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在选择处理方法时要遵循经济、安全的原则,综合考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周边环境等因素做出科学选择。
1工程概况
洛阳市某高层建筑物位于洛河二级阶地上,60.0m×16.0m,地上18层,地下1层,基底埋深-5.0m,框架结构,柱底最大轴力12000kN,安全等级为二级。
2工程地质条件
地基土共分9层,1层为素填土,主要为建筑垃圾,块径大小不一,结构疏松,厚度4m~6m,平均厚度5m,在场地范围内普遍存在,2层为全新统新近冲洪积(Q42al+pl)形成的黄土状粉土,3层为全新统冲洪积(Q41al+pl)黄土状粉质粘土,4~9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黄土状土、砂性土及碎石土,地层结构具典型二元结构。2~5层为湿陷性黄土,湿陷系数δs在0.015~0.0805之间,属Ⅱ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性土层的下限深度为6层顶面,平均湿陷深度约20m[2]。
地下水属孔隙潜水,埋藏深度20.0m~21.3m,赋存于7层底部及8、9层中,以大气降水和洛河补给为主,水位年变幅1m~3m。
3DDC法工作机理
DDC法是以强夯重锤对孔内深层填料,进行分层强夯或边填料边强夯的孔内深层作业,噪音小、公害小,在重量小、压强高的特制重锤(10~15t)作用下,能产生几千个kN·m/m2高压强的动能。由于桩锤直径小,在相同夯锤重和落距条件下,孔内深层强夯的单位面积夯击能量比强夯法大很多。施工时由深及浅,自下而上均匀加固地基,最深可达30m。DDC技术桩锤呈尖锥杆状或呈橄榄状,夯击时,对下层填料是深层动力夯、砸、压密,对上层新填料是动力夯、砸、劈裂和强制侧向挤压密实。通过桩锤的动力夯击在锤侧面上,产生极大的动态被动土压力,迫使土料向周边强制挤出,桩间土也被强力挤密加固。
采用DDC法加固的桩体,由于采用高能量的高压夯击和动态冲、砸、挤压的强力压实和挤密作用,不仅使桩体十分密实,受到很大夯击能后缓慢释放,不断对桩周土施加向挤压力,而桩周土受到的侧向强力挤密应力,成桩后慢释放,对桩体产生很大的侧向约束的“抱紧”作用,使桩体有刚、柔性桩的特点。对于分层地基或软硬不均土层,桩体施工挤密过程中,会形成串珠状体,有利于桩与桩侧土的密“咬合”,增大了侧壁摩阻力,使加固后的桩与桩间土成一个密实整体,处理后的复合地基不仅刚度均匀,而且承性状显著改善[3]。
4质量检测
(1)质量检测的方法。质量检测视加固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消除湿陷性为目的,可侧重挤密和消除湿陷性检测,以提高承载力为主可采用静载荷试验进行检测。
(2)检测内容。质量检测内容包括桩体检测、桩间土检测和复合地基检测三部分。
(3)桩体检测。①桩径检测。在各施工地段,随机抽检桩径,设计桩径450mm,但夯扩挤密作用下,实际桩径一般在500mm~550mm。②剖桩检测。在各施工地段,随机进行剖桩抽检,主要检测桩体的垂直度及桩体不同深度的干密度。抽检结果表明:桩体的垂直度基本满足规范要求,桩体干密度的最大值为2.05g/cm3,最小值为1.98g/cm3,平均干密度为2.01g/cm3。
③桩体压实系数检测。桩体压实系数检测采用深层小环刀及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两种方法,均在施工过程中随机抽检。
环刀抽检结果表明:最小压实系数为0.97,最大压实系数为1.03,平均压实系数0.98,满足设计要求。
桩体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是在夯填成桩后48小时内进行。根据试验实测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N63.5)和相应压实系数(Dr)绘制N63.5-Dr关系曲线图,确定“合格锤击数”标准来判定桩体的压实系数。当动力触探试验每10cm的锤击数不小于13击时,桩体的压实系数即达到0.97。经随机抽检,全部合格。
综合上述检测成果,桩体密实度较高、连续性好,桩身强度较均匀,满足设计要求。
(4)桩间土检测。桩间土挤密效果的检测,是在三角形布桩形心处(挤密效果最弱处)取原状样,以确定桩间土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各检测区域均挖探井取样,一般沿深度每隔1.0m取一件试样,经统计将检测结果见表1。
分析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地基土的湿陷性全部消除,且湿陷起始压力均大于200kPa,桩间土的干密度较天然土有很大提高,平均挤密系数均大于0.9。
综合上述检测成果,桩间土挤密效果总体比较好,满足设计要求。
(5)复合地基检测。本次共进行了6组静载荷试验,其荷载——位移关系(p~s)曲线见图1(见文末)。
根据p~s曲线,按相对变形法取s/d=0.012判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均为352kPa。
综合上述检测结果,DDC渣土桩复合地基全部消除了地基湿陷性,承载力满足了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5结束语
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必须根据场地湿陷程度、湿陷等级、湿陷厚度等实际情况,结合建筑物上部结构特征和现场环境条件等综合判断,合理比选论证,选择经济安全科学的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
[2] 孔内深层强夯技术规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CECS197: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 佚名.某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ED/OL].https://wenku.baidu.com/view/dd26ec6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92.html,2019-9-11.
作者简介
仇道健(1971-),男;职称:高级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现就职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岩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