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梦
摘 要 在我国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各类市政工程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而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中的管沟工程中,涵盖了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所需的各种水、电、通信设施等管线,想要确保这些管线能够使用正常,在进行施工时就须做好开挖和支护工作,按照施工标准和施工工艺,做好管沟开挖支护的质量控制。故此,本文联系笔者工作实践,具体探讨了市政道路管沟开挖及支护的施工要点,以确保市政道路管沟作用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 管沟;市政道路;开挖及支护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持续开展下,进一步扩大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经过大量的实践,施工技术愈加成熟,施工经验也更为丰富,但是道路工程施工现场有着复杂的环境,应用施工技术的难度与风险均较大,如果要想取得更为理想的技术应用效果,就须加强技术应用的管控。以下为笔者总结出的几个市政道路管沟开挖及支护的施工要点。
1合理选择基坑支护方法
在进行基坑开挖的时候要注意支护方法的选择。具体要注意如下几点,第一,为了便于施工人员对基坑开挖位置的把握,须在基坑开挖处放边线,然后在基坑两侧打入钢板桩,注意标高须符合施工要求。在开挖达到相应深度的时候,为了形成开挖支护,要在两排钢板桩间打入顶撑。第二,在型钢施工时,为了提高施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运用机械施工法,如此能够更好固定钢板桩,同时,也有助于施工方对钢板桩水平和垂直位置进行调节,更易进行校正工作[1]。第三,注意对钢板桩打入位置的控制,控制好间隔,通常要在55cm以内,同时,在钢板桩之间插入挡土板,结合基坑开挖的深度和距离来调节挡土板的厚度。具体施工过程中,两根钢板桩为一组,根据设计图纸决定打入的高度,并封闭好桩尖底口,并且,如果发现钢板桩存在异常情况,如变形就要及时校正,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开挖管沟下部槽体的注意点
在进行市政道路管沟下部开挖的时候,首先要将支护材料选择好,吊钩或自制的钢板桩均可。挖掘后把支护材料施工到设计标高,进行横撑的安装,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安装之前,要挖出沟槽中的土体,对开挖深度做严格控制(约1m),如此才可使围檩、横撑的安装质量符合开挖基坑的需求。将围檩与横撑用焊条焊接好,开挖空间形成后,将多余的土体铲掉。借助机械进行开挖时,开挖工作在开挖距离标高距离槽底标高约30cm时需停止,然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开挖到设计标高。如果在施工中遇到地下土体松软的问题,钢板桩间距应减小,然后采用密集型钢板桩进行处理,必要时还应补桩。此外,在开挖时出现明沟,须将这部分土地换填,需要注意的是,开挖时要尽可能避免影响到周围土体,在保证开挖速度的同时也要注意指令。由于基坑在空气中放置越长时间越可能出现坍塌的情况,必须要及时回填。
3合理处理管沟开挖的地基
针对沼泽地段、湿陷性软土地段及地下水位低于沟深地段的管沟,应结合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管沟开挖,如明渠排水、井点降水、管沟支護等。但需要注意,具体动工需要经过监理单位现场检查同意,开挖管沟之前要明确其开挖的实际位置,在与管沟垂直处挖出一条长度为2×0.5m的探测沟,并且将周边土体用铁锹清理干净[2]。与此同时,倘若管沟开挖遇到有着较高地下水位的地段,这时候需要采用有效措施排除管沟内部积水才可展开施工。针对这一情况,可在沟底两侧进行排水道的开挖,使多余的水渍能够流入排水道,然后在运用水泵排除干净,确保管沟内能够保持干燥,避免损害到地基。另外,注意施工季节的选择,防止一些自然灾害影响到管沟开挖,如泥石流、洪水等,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管道堵塞等问题。
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在市政道路管沟开挖和支护施工中,要想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就必须注重施工现场的管理。具体而言,应做好如下几点内容:第一,详细调查施工现场,着手现场管理方案的制定。通过调查地质、地形等信息,掌握更为全面的资料,从而为现场安全部署与施工组织方案等提供参考依据,使工程施工效益得以保障。第二,安排专门人员管控好现场。围绕道路管沟开挖及支护施工全过程,采用合理的管控措施,确保技术应用的效益与安全性。督促施工人员,按照管沟开挖支护技术规范与要求展开具体操作,对于发现的技术错误及时纠正,严把质量关口[3]。第三,整改制度严格落实。为了确保管沟开挖和支护达标,对于施工的质量问题与安全问题,要督促施工人员及时整改。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也将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届时人们对城市生活配套设施的要求也会更高。因此,为了更好满足人们的生活实际需求,就须确保市政道路建设中管沟施工的质量。要想实现这一点,就需要采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处理管沟,做好管沟开挖及支护的施工,从而为有效开展管道铺设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腾腾.市政工程基坑开挖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12):34-35.
[2] 王爱军.论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措施[J].居舍,2019(3):178.
[3] 苗青.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施工技术[J].名城绘,2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