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楷文
如何理解“活在当下”与“享受当下的安逸”,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拖延症这个概念并不新潮,从古至今,它一直困扰着人类。明代诗人钱鹤滩写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诗句,就是为了告诫后人不要拖延,而马克·吐温也曾调侃道:“别把事情拖到明天,还可以留到后天去做。”研究表明,有15%~20%的成年人存在慢性拖延,而超过75%的学生存在学业上的拖延行为。拖延影响到学业、事业、经济、健康等方方面面,并对人们的情绪乃至幸福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拖延者的共性就是,他们头脑层面明明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也知道如果干不完后果会怎样,但就是无法开始行动,或者找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把自己搞得看起来很忙,但就是无法开始最重要的事情。
为了搞清楚拖延症到底是怎么回事,心理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其中,里德、洛温斯坦和卡亚纳罗曼等人用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揭示了人类拖延行为背后重要的心理机制。
研究人员首先挑选了24部电影,这些电影中既有像《辛德勒的名单》和《海上钢琴家》这种比较严肃且有深度的经典电影,也有像《西雅图不眠夜》和《窈窕奶爸》这种既有故事情节又比较符合大众口味的电影,还有《变相怪杰》和《生死时速》这种极具娱乐性和观赏性的商业电影。这些电影在思考深度和娛乐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别。
接着,研究人员又招募了一批被试,并让他们从24部电影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3部。绝大部分被试选出来的电影中都有《辛德勒的名单》,而一些言情片、一些相对比较轻松的电影,则选择的比较少。
再接着,研究人员让这些被试从他们自己挑选出的电影中选出一部立即观看,再选出一部电影在两天后观看,最后留一部电影在四天后观看。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试都选择在第一天观看《变相怪杰》和《生死时速》这种不费脑的娱乐性电影;63%的被试在安排第二部电影时,选择观看品位更高的片子;71%的被试在安排第三部电影时,选择观看品位最高的片子。而选择的3部电影中有《辛德勒的名单》的被试中,只有44%选择在第一天观看它。
之后,研究人员又进行了后续研究,他们要求被试在所有的电影中选出3部,并要求被试要连续看完。这次的实验结果就很有意思了,只有不到之前1/14的被试选择了《辛德勒的名单》。
你看出来没有,其实没有多少人是真正喜欢《辛德勒的名单》的,之所以在第一次就选择这部电影,是因为这部电影曾经获得过奥斯卡大奖,在人群中的口碑很好,又是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杰作。而且,这部电影讲述了辛德勒救赎犹太人的过程,表现出人性的光辉面。很多人其实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格调很高,才声称自己喜欢这部电影。但是,被试们的“行为选择”道出了实情,那就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其实并不喜欢《辛德勒的名单》,因为这部电影整个黑白色调,非常压抑,而且电影非常有深度,情节编排也很考究,对观众的鉴赏水平有要求,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去思考、去体会、去感受,而且还无法带来快速而刺激的观影体验。因此,许多被试虽然选择了《辛德勒的名单》,但大部分人都选择把这部电影放到最后再看。如果让这些被试一天之内就看完,那么许多人就干脆不选了。
实际上,人们总是更加倾向于“即时满足”,如果未来的某些目标会让我们感到“费劲”和“消耗”,那么我们就会本能地去逃避。其实这种口是心非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普遍:比如我们都觉得应该少玩手机,多利用碎片时间看看书,但是我们手机的使用习惯,每天都被手机系统记录了下来,然后“出卖”了我们。
再比如,我们下载了很多电子书,准备有时间就看;我们给自己做了一个一年计划,准备下个月1号开始大干一场;我们都觉得学好英语能让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变得更强,于是我们准备明天开始每天30分钟英语学习……但是我们都拖延了,我们制定的计划都是为了满足未来的自己;而手机、微博和朋友圈,才能满足当下的自己。
其实,不光是人类,猴子也一样有拖延症。当科研人员给猴子树立一个“远大目标”并且需要它们努力一下才能实现时,猴子一开始都会偷懒,并且拖拖拉拉,直到任务快要完成的时候,它们才会变得积极起来。
这个实验是由美国著名神经生物学家巴里·里士满(Barry Richmond)医生和他的团队所做的。他们先找来几只小猴子,并在小猴子面前放置一个带杠杆的实验装置,然后又在小猴子面前放一个电脑屏幕,屏幕上会出现一个红色的光点,随着光谱从红色慢慢变成绿色,当变到中间时正好是蓝色。然后,研究人员就开始训练这只小猴子,让它学会去按压杠杆,并且不能乱按,而是要在电脑屏幕上的光点从红色刚好变成蓝色光点的那一瞬间,才能按压杠杆,太早或者太晚都算出错。与此同时,电脑屏幕上还有一个灰色的进度条,小猴子完成任务的次数越多,灰色的进度条就越亮,当达到一定的亮度时,小猴子就能够得到一杯它最爱的果汁。
在实验中,小猴子在离得到奖赏还很遥远的时候,它们会心不在焉、经常出错,拖拖拉拉。但随着进度条越来越亮,小猴子变得对任务越来越上心,完成任务的正确率也越来越高。在任务条进展到2/3的地方时,小猴子的正确率明显比进度条到一半的时候高得多。最后拿到果汁的那一轮,小猴子的正确率达到最高。
随后,里士满医生通过脑成像技术发现,猴子在看着进度条按压杠杆时,它们大脑中负责视觉记忆的区域以及负责奖赏的脑区很活跃。于是,里士满医生和他的同事利用技术手段,把连接小猴子视觉记忆区与奖励区中间部分的脑区中,负责接受多巴胺的D2受体,给弄失活了,就相当于把感受多巴胺的门给关上了。要知道,多巴胺可是能够让人嗨起来的东西。这样,小猴子在按压杠杆时,当它看到进度条的时候,就没办法把进度条与多巴胺奖励联系起来了,也就是说,进度条已经不能影响小猴子对于行为后果的预期了。
本来,小猴子在训练中发现只要经过努力,就能喝上自己最爱的果汁,但中间要经过漫长而艰难的任务;而现在不是,当小猴子的多巴胺D2受体被抑制后,虽然它对于果汁的期待依然存在,但没有进度条的影响了,这就造成小猴子认为只要自己按一下,就可能随时得到果汁。
果然,在抑制多巴胺D2受体后,小猴子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工作狂,即使进度条离果汁奖赏还远得很,它们也能全神贯注地完成任务,正确率也大大提高。为什么会这样呢?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在赌博和抽奖时,脑子里就没有所谓的“进度条”,也就是我们对于结果出现的时间是没有稳定预期的,只是觉得自己随时可能会中奖。小猴子也是这样,失去进度条的小猴子,不再把果汁奖赏当作要累积努力后才能得到的遥远奖励,而是把它视为随时可能得到的奖赏,只要它们努力操作杠杆。这下,小猴子就像赌博一样,开始上瘾,并且停不下来了。
马克·吐温雷厉风行的风格,属于绝对反对拖延的人,但他近乎諷刺的调侃语句,却被世人错误解读了。
实际上,上述两个实验,已经窥探到了拖延的心理机制,这是一场来自理性与情感之间的较量。其实,每一个拖延症患者都想改变,但却怎么也改不了。为此,我们会感到非常内疚和自责,怪自己意志力薄弱,不够努力。可是,内疚和自责依旧不能带来改变。这是为何呢?
由于我们的大脑本身就是通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来的,因此,在大脑中既存在人类所特有的理性自我,同时也存在感性自我。区分这两个自我,明白其间的关系,对于理解改变,非常重要。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教授,在其经典著作《象与骑象人》中曾有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位骑象人。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是他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他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对于改变拖延而言,理性只提供了目标和解决方案,而具体落实则需要情感来提供动力。如果理性想要改变,那就需要了解“情感大象”的脾气和秉性,与它达成一致。否则,改变将非常困难。“情感大象”拥有有三个典型特点:一是力量大。一旦它被激发了,理智根本控制不住它,它会按照自己预先设定好的“心理模式”而行动,而这种“心理模式”深藏在潜意识中,是我们性格中的一部分,只要遇到相应的场景,会马上被触发。二是情感体验。“心理模式”一旦被触发,情绪系统马上就会随之被激活,人就会体验到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或者被爱、怜悯、同情、忠诚等积极情绪。这些情绪是“大象”按照“心理模式”前进的强大动力。三是“大象”是受经验支配的。“心理模式”来源于经验,是对经验高度的“模式化”概括,并且“大象”只认那些切实体会过好处的经验,而去逃避那些带来不好体验的经验,它从来不认我们理性所构想的“期待的好处”。
无论是拖延症实验,还是自己的拖延情况,其实都在告诉我们,拖延症并不是我们的敌人,它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进化出来用于自我调节和保护的机制。实际上,拖延跟减肥是一个道理:我们的身体结构,本来就是为了能够储存脂肪而设计的,这种设计在食物短缺时是可以保命的。只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这就让我们当年进化出来并用于保命的脂肪储存机制,突然失灵了。
拖延也是这个道理。想想看,在资源极度匮乏的地方,面对极度不确定的未来,可能连自己生死都无法预期的环境下,我们的祖先,是选择为远大理想而付出呢,还是选择先把肚子填饱然后去生孩子呢?里士满医生的“猴子压杠杆”实验更能说明,在人类的始祖猿类身上,大脑就已经进化出了将目标与奖励相联系的心理机制。这种机制,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源代码”,被深深嵌入了大脑的底层操作系统。所以,拖延症真的不是病,它就是人类的底层心理结构。只有在了解到这个层次后,我们才有可能去真正改变自己的拖延症。
(责编: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