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战疫省思

2020-10-09 11:26何源平李东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疫情

何源平 李东斌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的一次大考[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下发挥了哪些作用?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省思:学校通过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平台,针对学生开展心理援助,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开发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师生重启学校生活。当然,在实战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完善、改进,积极作为。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疫情;省思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7-0028-04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一场疫情防控拉锯战由此展开。为了控制疫情,各级各类学校延迟开学,学生进行居家隔离和线上学习,学生待在家里的时间增加,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生理上、情绪上和行为上出现了一系列应激反应。加上我国学生人口基数大,学生背后涉及千家万户,社会关注度极高[2]。学生在疫情期间和疫情后产生的一些心理适应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疫情防控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我国各中小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从各个层面、不同角度展开行动,以期科学防疫、精准施策[3]。

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

1.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平台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组于2020年 2 月 7 日下发《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援助热线工作指南的通知》,指导各地有序开展疫情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同时,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界也积极行动起来。各高校充分发挥在心理学界的引领作用,纷纷开通心理援助热线,搭建心理援助平台。以北京师范大学为首的一些心理学优势学科高校纷纷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上线,汇聚了1200多所高校和其他机构的专业志愿人员;以教育部思政司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名义,方晓义教授及其团队策划组织了针对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热线人员的培训及大学生心理应激与应对系列直播讲座,不仅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心理援助,还为抗疫一线提供了心理服务和专业支撑。

2.心理健康指导和宣传

面对疫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重点关注疫情下的中小学生及教师、家长的心理健康,携手上海的心理教师,推出了《抗疫期间中小学生及家长心理防护手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宁维卫教授及其带领的团队携手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结合社会特别是学校与社区这类人口密集区的需求,发挥专业特长,共同推出了《学校社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手册》,旨在做好学校和社区人群的心理危机干预,减轻疫情对他们的心理干扰及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为了解学生个体在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困难和需求,更有针对性提供学业支持与辅导,廣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陈宛玉博士领衔的生涯教育团队推出了《疫情期间居家学习手册》。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编写了《疫情防控期间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调适攻略》,它立足于当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要,就疫情防控期间容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解答,有助于教师、学生和家长在疫情防控的居家隔离期间进行自我心理健康调适,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福建省心理学会和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共同编撰了《抗疫复学后,教师助学心理指南(中小学版)》,致力于指导教师在复学后帮助学生“安心、养心、健心”,促进学生在战疫中实现心理成长。

3.指导家庭教育

受疫情影响,各大中小学校延期开学,家庭成员长时间相处,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引发亲子冲突。为此,广州市教育局组织了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专家及19个名班主任工作室,针对不同学段录制了“家庭教育系列讲座” 微课。厦门市教育局在疫情期间,为了充分发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指导广大家长群体,研究制定了《厦门市中小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指导家长调节情绪、调整状态,帮助孩子驱散不良情绪的雾霾,同时提升孩子居家学习效率,特别组织了一场“云”家长会,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分享交流如何有效解决居家学习产生的问题,家长纷纷表示受益良多。长期居家隔离生活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为此,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邀请上海市特级心理教师杨敏毅,开办了线上讲座“家长怎么做丨孩子复学后学习适应与心理安全维护”,为家长们解惑答疑。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和培训

疫情期间,各地各学校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和行为问题,进行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开发。为响应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对业内发出的倡议,“心海扬帆团队”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联袂发起“隔离病毒 不隔离爱”紧急征稿启事,拉开了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后期校园心理辅导和危机预防的序幕[4]。为帮助大学生在这个超长假期里安心宅家抗疫、保持身心健康,同时合理规划学业和生涯,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策划统筹,针对上海高校学生抗疫非常时期迫切关心的问题,推出了上海高校抗疫心理援助系列微课程。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和心理疏导,广东佛山市教育局精选了120节生命教育微课在全市中小学进行集中展播,供家长和学生一起免费观看学习。疫情渐渐散去,各中小学校纷纷开学,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回归学校生活、帮助教师快速重启工作状态、帮助家长有效重塑亲子关系,南昌市心理教研室特别录制了主题为“重启学校生活”的系列心理衔接课程。

综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的要求和国家政策的部署下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不健全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多学校应对起来显得措手不及,原因如下。

一方面,没有建立长期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子系统——预警系统、干预系统和维护系统[5]。一旦其中一个系统没有建立好,就无法及时、有效、精准地做好心理援助工作。另一方面,缺少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学生、家长、教师产生忧虑和恐慌在所难免,对他们的心理辅导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但目前,配备心理辅导室的学校还少之又少;专职心理教师人员不足,远不能满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学延迟,学生宅家学习,焦虑、烦躁、厌学等情绪不断滋生,亟须心理教师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然而,线上教学无法实现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即时性和生成性效果,师生交流互动困难,无体验、纯灌输式的心理课对提升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并无太大作用[6],疫情期间如何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成为难题。重大疫情面前,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少之又少,因此,各地各学校纷纷开发地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但开发课程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无法及时满足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需求。

3.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不足

疫情期间,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万千教师化身网红主播开展在线教学,但由于对远程教学操作还比较陌生,在线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家长们也因此愁苦不堪,孩子待在家,饮食、起居、学习样样要管。学生更是苦不堪言,“钉钉”打卡,各类学习平台、学习软件、学习资料多得数不胜数,不知如何选择。如此一来,教师不仅要应对学生的情绪适应问题、学习适应问题和生活适应问题,又要安抚家长的不安情绪,还要面对来自教学的压力。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心理辅导。

4.家校沟通不够密切

疫情时期,学生们居家学习和生活,给家长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家上课,没有了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没有了老师面对面的叮咛,没有了同学在身边的陪伴,长时间封闭在家,外出等活动受到限制,娱乐活动减少,加上网络上各种信息的轰炸,一些学生会感到不适,容易出现一些不良情绪,如烦闷、焦躁、压抑;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学习和心理问题,导致亲子关系不融洽。学生和家长被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搅扰:学生无法适应生活的“新节奏”,不会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不会自主学习;家长不会和孩子顺畅地沟通,亲子矛盾愈加严重。

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机制

逐步建构完善的学校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体系。各学校应该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学校心理危机工作小组,制定清晰明了、操行性强的心理危机筛查及干预工作流程、常见突发危机事件干预流程,开展心理危机的筛查、评估及干预工作。要依托专业力量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建立专家定点联系制度。在国家应急管理部门或公共应急管理部門设立的应急心理服务部门的管理下,做好学校应急心理服务体系规划和日常建设。

高度重视开学准备及开学以后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心理干预工作,并将其纳入学校总体疫情防控工作的整体部署。充分认识抗疫期间应急心理干预的特殊性和针对性,扩大专兼职心理辅导人员队伍,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督导,强调规范、专业,遵守专业伦理,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为心理教师的应急心理干预工作提供支持。

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监测评估机制,及时摸排疫情期间和疫情后返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各校应开通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通道(电话、微信、邮箱、QQ等),针对学生中共性的心理困扰和个别心理问题,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持续性心理宣教与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核心、最重要的途径。2020年4月23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印发《给全国中小学新学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建议》中提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这就要求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开设形式以活动为主,以“任务导向教学法”为指导,秉持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理念,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情境设计、问题辨析、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6]。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将疫情防控中的人和事作为教育资源,基于现实同时结合学科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以“生命教育”为主线,将“环境教育”“感恩教育”“爱国教育”等融入其中,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角度建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专职教师偏少,受疫情影响,心理援助工作任务重,现有专业师资远不能满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为进一步维护师生心理健康,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和培训规划,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切实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7]。要开展专业心理教师危机干预能力提升培训与督导,根据需要组建心理援助联合专家指导组,定期对学校心理专职教师和志愿者开展线上培训与个案督导。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专业途径,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负责开展相关工作;另一条是非专业途径,是由班主任工作、各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团队工作及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等构成,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两条途径相互配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目前需要加强对非专业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来减轻专职心理教师的负担,弥补师资缺口。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参加的各级各类培训中增设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开展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培训。

猜你喜欢
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中小学学生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护
疫情中的我
抗击疫情
万众瞩目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被疫情改变的成语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