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跨界”创作常态下的定格动画发展趋势

2020-10-09 10:07井维泉
科技风 2020年24期
关键词:定格动画跨界常态

摘 要:在“跨界”语境下探讨当下艺术创作已经由初始的新鲜体验转型为喜闻乐见。文中通过村上隆的跨界创作,以点带面,探讨跨界常态下的定格动画创作趋势。这既是基于与传统定格动画创作生产方式的比较下的思索,也是对新时代“泛”定格动画的未来发展业态做出前瞻。

关键词:跨界;常态;定格动画;趋势

“跨界”是进入21世纪之后极为流行的词汇,各行业都在运用跨界的元素。在当代艺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艺术家创作的思路也变得愈加地广阔。具体而言,艺术创作的“跨界”二字体现在艺术与商业、时尚,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艺术与科技,艺术与新媒体之间的交融等方面。这种常态化的创作模式对“传统”的定格动画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与影响。

一、从村上隆看艺术“跨界”创作的常态化

1962年出生的日本艺术家村上隆便是艺术跨界创作的典型代表,极具影响。村上隆的作品植根于作为动漫强国的日本本土流行文化,动漫视阈中的色彩、造型等均能成为他从事与商业、时尚跨界结合创作的重要元素。村上隆的作品既融合了东方传统与西方文明,高雅艺术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对立元素,同时又保留了其作品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是一种结合了日本当代流行卡通艺术与传统日本绘画风格特点的产物。

有人将村上隆的作品称为“新波普艺术”,村上隆自谓之为“超扁平风格”。从形态学辨认,是一种混合型的卡通图式,略带妩媚绝无伟岸,但的确表达了电脑取代人脑的时代,虚拟荒诞、自由散漫的青春,支离破碎、花枝招展的玩偶世界,这种图式掺杂卡通、电玩、市井、幻觉的精神异像与新奇景观。它给人的直接印象就是看不出主体意志,而呈现一种“被规定性”。这恰好是世纪之交人类精神空茫而又幻丽,欲求而又从动的写照。

村上隆在个人艺术与商业结合上的成功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跨界融合”。从传统媒介中获取最敏感的信息,基于日本本民族动漫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并且深谙美国艺术投资市场的规律与规则的他已然成为新世纪艺术市场的“大赢家”。

21世纪数字媒介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与艺术之间悄然无声地对抗着、博弈着。艺术家们通过对传统的反思、对现代的嫁接,用艺术对抗工业文明、环境生态、人与自然,艺术“跨界”创作成为常态。

二、“跨界”语境中的定格动画

定格动画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兼具美术、影视、计算机技术),其元素更是可以与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相融合。艺术创作从原来内容、风格、形式上的探索逐步向形式语言模糊化、媒材实验跨界化、维度创新融合化等方面发展。比如,在每年参选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评选尤其是定格动画类型的短片中,有许多作品已经分不清到底是应该归属到二维、三维还是定格动画评比范畴。

实际上,不光是定格动画,二维、三维动画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因为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大脑接收或者说面对的是每天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不断发生变化着的、纷繁复杂的、猝不及防的“讯息”。雕塑家刘杰勇教授曾在《摸“象”琐议》一文中形象地说:“如电脑的升级更新,世界的发展变化似乎正以加速度方式进行,‘迅速崛起‘突飞猛进‘日新月异都是人们熟悉的词汇,‘新星‘黑马也时有耳闻。时尚就像撕去的日历,转瞬即逝。电影、电视更带你穿过‘时空隧道,羽化登仙,纵其所如,世上一日,此间千年。渐渐地,时间概念的恒定性和真实感悄悄淡去,代之而来的是对速度的追求和对变化的渴望。”

这种“革命性”的信息爆炸年代带来的是对原有生产、创作方式彻底地颠覆。对未知领域崭新理念接纳的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对今天从事定格动画创作的从业者而言,也是“机遇”。谁能在(定格)动画这种以人的智力开发为核心的创意文化产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谁就能率先探寻到一条恰当之路径。

应该说,当前的定格动画已与20世纪传统概念思维中定格动画的创作模式大不相同。传统定格动画(木偶片、剪纸片等)影片的创作形式大都基于民族民间丰富的工艺美术样式,故事主题内容比较单一化、类型化,拍摄模式也比较固定程式化。今天,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发展促使定格动画艺术创作的语言越来越广泛,原本的固有思维越来越开放,“框架式”的界限概念越来越模糊,这既是“跨界”理念植入到定格动画创作中来的时代产物也是科技推动与影响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定格动画已经不仅仅只是拍摄剧情故事片,它越来越多地与商业结合,与科技结合,与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定格动画创作所使用的材料也越来越广,因各类材料交织混搭而形成的新的视觉效果往往带给观众一些似曾相识但又莫可名状的独特心理体验,呈现出的更是21世纪以来,新、奇、特的科技产物带给人们的焦虑与迷惘。

三、坚持以市场需求和社会应用为导向

应坚持以市场需求和社会应用为导向,充分挖掘与发挥定格动画的优势特征。新媒体平台上的定格动画有着天然的优势,以“实物定格”“偶定格”“真人定格”为表现媒介,强调作品“创意”的同时,突破对于影片创作的思维限制。

在创作定格动画类型的广告片方面,如英国知名的定格动画公司阿德曼就曾经用黏土创作了一部汽车广告,整部作品从头至尾所使用的材料全部都是黏土。通过黏土本身由于拉伸、揉捏、撕扯、刻塑等方面所带来的自然肌理,将之运用在叙事的表现上,使整部广告看上去浑然一体,富有创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再如,阿德曼公司用真实的橙子做了一部橙汁广告,影片中的橙子像有了生命一样,橙子皮成了人的骨架,双手抱着果肉,让欣赏者口中生津,这样的小广告既短小精悍又生动有趣,令观众印象深刻。韩国的三星电子也采用了定格动画方式制作了三段关于笔记本电脑、可视电视、智能手机的广告。宣传了产品的同时,也在向观众传达着韩国人对于家庭、亲情、友情等永恒母题的解读。此外,定格动画还可以做公益片。比如用定格动画的方式制作诸如地震、防火防灾、电梯遇险等方面的宣传就非常适合。因为,通过微缩场景搭建,巧妙地运用定格动画的原理,定格动画里的人物与场景和启用真实的男女演员相比,同样会有着不俗的艺术效果,最主要的一点是能够节约大量现场实景拍摄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力、物力等。

简约、夸张、幽默是定格动画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材料上。定格动画在创作过程中更为注重简洁、迅速,在表达事物时更追求情节的简单和直接,主题明确,直观形象,使受众看后迅速了解其意图。所以,在广告宣传中定格动画会将最传神、最具形象特色的放大、定格,以突出广告主题,进而实现良好的广告效果。

由于定格动画艺术语言收放自如,兼具简约夸张与繁复逼真等双重特性,因此,除了常规性的企业产品营销类型的广告之外,定格动画在一些电影前期宣传、后期周边衍生产品、科教卫生、气象预报、侦破现场模拟还原等方面同样大放异彩。当前的定格动画创作是一个“泛定格”的概念,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随时可见定格动画的元素。并且,这种创作只会随着新媒体平台的推广与应用而愈加地呈现出常态化的特征,亦是艺术创作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代艺术跨界融合创作的如火如荼,传统的定格动画创作也迎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我们需要将视线引至多元的场景,艺术必须打破不同领域间的边界,艺术应该是开放的,与各种元素相互渗融的。在定格动画的日常创作中灌输“跨界融合”的思维,将定格动画的本体属性,即空间维度、材料特征、视觉感染等深度挖掘探索。一方面,通过境外优秀先进定格动画创作范例的横向比较,另一方面通过自身纵向积累过程中的不断完善与总结,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构建新的创作模式,助力我国动画产业整体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杰勇.摸“象”琐议[J].新美术,2002(04):9-10.

[2]彭朔.浅谈定格动画在广告中的运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9:159.

基金项目:2020年1月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改研究项目阶段成果:传承创新非遺民间美术理念下《定格动画》课程“三步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90321)

作者简介:井维泉(1979—),男,汉族,浙江杭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动画。

猜你喜欢
定格动画跨界常态
跨界天才之西方篇(上)
智珠二则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当代定格动画的技术革新和真实性研究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
跨界•匠杰
跨界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