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国 韩金玲 张华
【摘 要】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源性眩晕患者1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对照组62例。观察针刺天牖五部组穴为主与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差异。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2%,对照组84%。结果表明,针刺天牖五部组穴与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相比,更能有效地治疗颈源性眩晕,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
应用。
【关键词】 针刺;天牖五部;颈源性眩晕
【中图分类号】R246.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9-0036-01
颈源性眩晕是指颈椎及其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又称Barre-Leion综合征。眩晕常发生于颈部旋转时,可伴有恶心、耳鸣等症状。治疗颈源性眩晕可通过手术及保守疗法,目前多数患者选择保守疗法。治病求本,针灸、推拿、小针刀治疗颈椎均起到较好的改善及治疗作用。本课题拟通过观察针刺天牖五部组穴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与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作比较,评估针刺天牖五部组穴治疗颈源性眩晕是否比药物注射更具有优势,以确定疗效较优的治疗方案。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本课题所有病例资料均来自于寿光市中医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的针灸五科门诊就诊患者,共12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其中男25例,女38例;对照组62例,其中男24例,女3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等基本情况经SPSS 21.0统计分析处理软件检验,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12年11月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眩晕部分及中国康复医学会发布《颈椎病诊断与康复指南》2010版制定以下诊断标准:
(1)眩晕为主要症状,发作性或慢性眩晕等。
(2)颈项部可触及压痛点、结节及条索、棘突偏歪和周围软组织的肿胀。
(3)仰头、转头等头颈部活动时,可诱发疾病或加剧。
(4)颈椎影像学显示寰枕(和/或寰枢/寰齿)间隙改变、棘突偏歪、椎体间关节失稳等改变。
(5)眼源性、耳源性眩晕,椎动脉第1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神经官能症与颅内占位性病变等除外。
2、研究方法
2.1、治疗组
2.1.1、取穴
选取《灵枢·寒热病》篇所载天牖五部穴(天府、天柱、天牖、人迎、扶突)为主穴,颈项部压痛点阿是穴为配穴。
2.1.2、操作
(1)嘱患者采取适当体位,一般取坐位,坐位不得者先仰卧针刺天府、人迎、天牖、扶突,后俯卧针刺天柱、颈项部阿是穴。医者双手及穴位皮肤常规消毒。
(2)均双侧取穴,进针得气后人迎、天牖、扶突用捻转手法平补平泻,进针1~2寸,天柱、天府、颈项压痛点用提插泻法,进针1~2寸。注意针刺人迎避开颈动脉,天柱不可向内上方深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7日1个疗程。
2.2 对照组
用丹红注射液30ml(步长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ml/支)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7日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病证诊断和疗效标准》及相关文献制定如下:
(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阳性体征转阴,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访3个月以上无复发。
(2)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阳性体征基本消失或减弱,基本上能从事正常轻工作,生活能自理。随访3个月以上偶有头晕发生。
(3)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基本无改善,阳性体征基本无变化,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访3个月以上仍有反复发作。
3 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P=0.078>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总有效率治疗组92%明显高于对照组84%。
4 讨论
颈源性眩晕致病机理复杂,颈项部出入及通過的神经、血管、肌肉结构繁多,这些结构发生病变都可能导致颈源性眩晕。眩晕为主症,部分患者可出现颈神经根压迫症状,即手臂麻木、无力、胀痛等。部分患者也可伴有耳鸣、颈项强痛、头痛等症状。
以上眩晕及伴发症状均与《灵枢·寒热病》篇天牖五部穴记载之头痛、胸满,暴聋气蒙、暴挛痫眩等症状相吻合。《灵枢·寒热病》篇曰:“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暴气鞭,取扶突与舌本出血。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天牖五部”。
祖国医学认为,人迎穴,为地仓穴分流传来的地部经水,其传输部位是头部以下的胸腹手足。扶突穴,借心蒸发大肠经水湿之气,上行天部,为天部层次提供水湿,清润肺气。天牖穴,为三焦经水湿气血上行天部的窗户。天柱穴,为膀胱经的阳热之气上传头之天部的通道。天府穴,为输供肺经阳气上达于天部的门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曰:“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清阳不升,七窍失养,故出现耳目不明,暴挛痫眩等眩晕症状,浊阴不降,故胸满不得息,而针刺天牖五部穴,可使清阳之气上升,浊阴之气下降,阴阳二气上下回周,彼此互根,上下环抱。阴升阳降,使人体气血恢复正常。
现代医学认为,人迎、扶突位于颈部胸锁乳突肌内外缘,其下有颈动脉及自主神经等分布,天牖、天柱穴下有枕动脉及耳大神经、枕神经等分布,刺之可缓解颈枕部肌肉、韧带炎症肿胀对颈、枕动脉及神经等的刺激,减轻颈部病变所致头痛头晕等症状。天府、阿是穴,刺之可宣散局部气血,缓解局部痉挛,解除致病因素,促进颈部血液流畅,改善脑部供血。故针刺天牖五部组穴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被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黑鑫鑫, 刘涛. 《灵枢经》"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之刍议[J]. 针灸临床杂志, 2018, 34(09):78-80.
[2] 王磊, 许小敏, 卢志伟, et al. 基于术数阴阳及气论阴阳探讨阴升阳降的科学性[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06):2415-2417.
[3] 宋子凡, 黄佳雷, 赖新生. 通元疗法治疗清阳不升型眩晕[J]. 环球中医药, 2018, 011(003):429-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