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萍 胡晓东 江雪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类型脑外伤后周围性面瘫行颞下-迷路上隐窝进路膝状神经节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8年6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脑外伤颞骨骨折致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骨折类型分为两组:横行骨折组28例患者;纵行骨折組2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颞下-迷路上隐窝进路膝状神经节减压术治疗。结果:纵行骨折组患者术后V级比率低于术前比率(P<0.05);横行骨折组患者术后的IV级比率低于术前比率(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II级比率、III级比率普遍高于术前比率,VI级比率低于术前比率(P<0.05)。纵行骨折组的总愈显率高于横行骨折组(P<0.05)。结论:对横行骨折和纵行骨折患者行颞下-迷路上隐窝进路膝状神经节减压术治疗均可以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但和横行骨折组患者相比,对纵行骨折患者实施颞下-迷路上隐窝进路膝状神经节减压术可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时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脑外伤;周围性面瘫;颞下-迷路上隐窝进路膝状神经节减压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4.9 【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9-0027-01
颞骨骨折常伴发面瘫,颞骨骨折致周围性面瘫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1];对于面神经功能障碍严重患者应尽早积极实施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治疗包括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减压加神经移植、面神经减压术加端端吻合术等[2-3]。本研究中笔者选取2009年1月至2018年6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脑外伤颞骨骨折致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不同类型脑外伤后周围性面瘫行颞下-迷路上隐窝进路膝状神经节减压术的临床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8年6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脑外伤颞骨骨折致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骨折类型分为两组:横行骨折组28例患者,纵行骨折组28例患者。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P>0.05)。
1.2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颞下-迷路上隐窝进路膝状神经节减压术治疗,包括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在患者耳后做切口,开放上鼓室,观察患者听小骨损伤情况以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的面神经恢复情况、治疗效果来探讨分析不同类型脑外伤后周围性面瘫行颞下-迷路上隐窝进路膝状神经节减压术的临床效果。
1.3观察指标:面神经恢复情况参考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种状态。痊愈:周围性面瘫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患者面部运动状态时仍有轻微症状表现,但静止状态时基本出异常;有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运动状态时仍有明显的周围性面瘫症状,静止状态时可见额纹不对称;无效:患者周围性面瘫症状无变化。
1.4统计方法:运用SPSS17.0行χ2检验分析,统计学意义以P<0.05确定。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面神经恢复情况比较:
2.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纵行骨折组患者术后V级比率低于术前比率(P<0.05);横行骨折组患者术后的IV级比率低于术前比率(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II级比率、III级比率普遍高于术前比率,VI级比率低于术前比率(P<0.05);H-B面神经分级结果可以显示患者面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及治疗效果,I级、II级、III级比率越高表明患者面神经功能障碍程度越低,治疗效果越好。膝状神经节减压术可以有效降低V级率,可以实现更好的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效果。同时,研究结果显示,纵行骨折组的总愈显率高于横行骨折组(P<0.05)。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横行骨折和纵行骨折患者行颞下-迷路上隐窝进路膝状神经节减压术治疗均可以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但和横行骨折组患者相比,对纵行骨折患者实施颞下-迷路上隐窝进路膝状神经节减压术可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时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倩倩,杨颖,陈源瑜等.双侧周围性面瘫案[J].中国针灸,2017,37(3):284.
[2] 季宇宣,钱玉林,于涛等.颅脑外伤后双侧面瘫伴展神经麻痹案[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8,7(3):109-111.
[3] 王彬彬,李德志,乔慧等.预变性自体神经移植桥接舌下神经-面神经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7,33(6):564-568.
[4] 曹树刚,葛婷婷,徐文安等.表现为病灶对侧周围性面瘫及偏瘫的急性脑桥梗死一例报告[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22):2427-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