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铭钊
“我始终认为,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灵修炼、学习成长的过程。”对于甘露来说,学习是生命存在的方式。投入工作三十多年来,她用心学习,勤奋工作,逐梦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师之道”。
不甘平庸,锐意追求进步
“人活着就要追求大写的‘人字,即使平凡,但决不平庸。”自1990年至今,甘露一直在教育第一线耕耘,不甘平庸的追求,使她内心渐渐变得平和而充实。
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执着,如一道灵光照亮了她的心坎:“要使学生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生存、会发展的人,自己就要成为善于学习、合作、进取的人。”
在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她做过科长、级长、少先队辅导员、团委书记、德育主任、教研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在不同的岗位上,遇到难题怎么解决?她加强学习,努力钻研业务,不懂就问。面对挫折如何应对?她还是努力学习,放宽心态,在团结协作中传递正能量。
2012年,甘露开始了为期四年的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学习活动,她走进台湾、北京、上海、济南、杭州、广州等地考察教育,撰写了学习报告、学习论文10余篇,合计10多万字。
在境外影子学习、教育教学实践观摩、工作室学员跟岗互访学习和教育经典、名著研读等学习过程中,甘露逐渐凝练出“生活即课程”的教育思想,通过中学地理“情境—对话”STSE教育,促进学生“与生活对话、与情景对话、与同伴对话、与反思对话”,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提升核心素养。
“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甘露说,“不可平庸做事,更不可平庸为人。这是我专业成长的一点体会。”
锲而不舍,课题越做越大
1995年,甘露参加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法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从中学习了不少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并对教育评价产生了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她敏锐地意识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由大纲转为标准,立马寻笔觅纸,写了《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看课程的转变》,“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也激发了我的写作欲望和工作热情。”
1997年,甘露被聘为广州市地理学科特约教研员。在教研室特级教师郑粤飞的指导下,她开启了“头脑风暴”模式,对自己近十年的地理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总结出地理学科“问题式教学模式”,撰写了《发展性评价促进地理“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问题式”地理教学模式及其发展性评价机制》。
成为四十一中教研主任之后,甘露参与研究的第一个课题是海珠区“九五”规划课题“自主教育模式”,后来陆续“接手”广州市、广东省规划课题。
在研究過程中,她散发出长期学习的光和热,和研究团队成员对学校办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从“自主教育”到“构建师生自主互动发展的学校文化”,再到“构建师生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初步构建起一个富有校本特色的自主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有关成果获广州市第五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六届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十一五”期间,甘露成功组织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开发中学天文科技STSE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立项,这对她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具体工作中,她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课题研究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基于STSE理念,以天文科技为切入点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确立了课程的组织形式——“马赛克”课程板块,开发了STSE天文科技校本系列课程——《星空奥秘》《星空探秘》《天文科技DIY》《学科中的STSE》。
“这一系列课程充分体现了STSE教育的元素。”甘露说,目前全国基础教育还没有一套较系统的天文科技STSE 课程提供给中小学进行天文科技教育使用,它为国内中学天文科技STSE教育课程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2010年8月,甘露调入了广州市第五中学,作为教学副校长,带领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开发《天文探索》《防震减灾》《科技DIY》系列STSE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申报高中重点立项特色课程《天文地理防灾减灾》的重要成果支撑,推动学校成为首批广州特色学校、首批广州市好学校。
功成于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在长期的课题研究中,甘露越来越意识到,基层教育科研的使命在于改进课堂、完善实践。“虽然现实中有太多的东西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去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现象。”基于这种认识,甘露决定尽其所能地影响身边的教师,做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她通过学校课题研究带动教师的小课题研究,提出了“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科研新理念,让教师从教学实践中选择具体问题作为研究题目,基于真实的教学情境开展行动研究。在她的带动下,教师的专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2016年,甘露调入了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分管区域科研和培训工作,获得了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
她积极推动广州市海珠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名师名校长主持人”教师专业成长荣誉制度建设,完善了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行“青年教师资助式校本培训”项目,通过资金资助的方式,驱动学校以解决本校青年教师存在的现实问题为主要追求之一;建立“科研成果资助机制”,指导教师提炼科研成果,为教师出版专著提供资金支持……近几年,海珠区屡获得国家、省、市教学成果奖。
作为两届的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甘露深感责任和担当。“多年的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的成长永远离不开学习。”她以“学习——教育生活存在的方式”为主题,开发系列骨干教师入室跟岗课程,从教学实践上升到课程开发的视角,从名师的教育思想凝练到学员的教学风格形成,从教学模式的提炼到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近三年,共培养出27位广东省地理学科骨干教师。
随着个人影响力的提高,受广东省教师发展中心、广州市教师培训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邀请,她到各地讲学、上示范课近50场,示范引领成效显著。
正是秉持用心学习的态度,不懈追逐自己的教育理想,甘露走出了一条又长又宽的引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