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军民融合编辑部 于朝晖
面对严峻的疫情考验,数字化支撑了企业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云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的涌现,提高了全社会对信息网络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加速了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4 月2 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中国企业联合会主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海尔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协办的企业家高端对话网络直播公益活动成功举办。此次活动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的重视,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专门作出批示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大量涌现。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战大考中,数字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产业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
本次对话活动以“企业的数字化未来”为主题,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主持,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任洪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海尔集团总裁、董事局副主席周云杰,阿里云智能总裁、阿里巴巴达摩院院
长张建锋出席对话活动。国资委副主任任洪斌在致辞中强调,在全球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之际,中国企业界要共同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的数字化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携手打造中国经济的数字化未来。高红卫董事长、周云杰总裁和张建锋总裁作为对话嘉宾,分别就各自企业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助力企业抗疫和复工复产、在新基建建设方面的经验以及如何参与新基建、企业数字化未来三个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高红卫董事长结合新冠疫情期间的具体事例,讲述了航天科工运用数字化手段支撑企业转型,实现复工复产的经验。航天科工在云端开展协同设计、协同科研、协同实验、协同生产、产品营销和其他业务工作。疫情期间,通过内部航天云信平台、云雀系统、云产品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外部的云端营销系统、云端的招投标系统和应标系统、供应链支持系统有效地完成了科研生产任务。截止到三月底,在云端签署的合同320 多亿,发布的需求200 多亿,签订采购合同60 多亿。此外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为社会免费提供了许多云端支持系统,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周云杰总裁简要介绍了海尔集团在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中开展的工作,分享海尔利用数字化手段坚守企业战略,运用大数据精准消减成本,利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的成功经验。疫情发生后,海尔集团捐助了防疫物资,组织了210 名突击队员支援雷神山进行家电安装,还开通了海尔日日顺24 小时物流绿色通道,运输抗疫物资。利用数字化完成复工全面部署,和国家CDC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共同通过云端进行共创,率先提供新冠肺炎康复血清,可有效综合新冠病毒的试验数据。海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 也成为全国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大数据监测平台,覆盖全国的30 多个区域、18 个行业。通过这个平台为社会提供了约4600多万个口罩、140 多万套防护服,还有230 万件隔离衣。
张建锋总裁分享了疫情期间阿里巴巴的工作情况。同前面2 家公司不同,阿里巴巴既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又是一家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公司,有比较好的数字化基础。在开工前三周都是远程办公,大部分工作都没有受到影响。疫情期间开发了健康码、防控系统、重点人员的摸排查系统、发热门诊系统、疫情数据化分析系统等。在重点城市,如杭州、郑州做一些深度的开发,利用相关算法和大数据,开发了新冠肺炎的CT检测系统,同时在网上搭建了一个新冠肺炎防护平台,为全球医生提供中国医生抗疫做法。
高红卫董事长回顾了我国基础建设经历的三个阶段,指出我国目前已处在推动信息治理、产业治理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要目标的第三阶段,应重点关注信息治理基础设施、产业治理基础设施、国家治理基础设施三个领域的新基建。他还结合航天科工的企业定位,提出航天科工重点建设的领域是工业互联网和智能物联网,参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的一些新算法、新产品、新器件、新的原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工作,发展安全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和健康治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周云杰总裁认为在做新基建的过程中,到底是把新基建做成红海,还是做成蓝海,还是做成黑海,这非常关键。海尔已经在新基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海尔的实践主要体现在3 方面:一是基于“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形成的卡奥斯平台,通过“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驱动中国制造业高速度高质量地发展;二是通过“IoT+人工智能+大数据”形成的海尔智家定制平台,实现从电器到“网器”再到应用场景的转型升级;三是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形成了海纳云平台,通过建立数字社区的国家标准和数字园区的样板体系,提高城市和社区治理水平,打造智慧城市。
张建锋总裁认为新基建要为企业服务,要为政府服务。对企业服务就是企业整个管理能力、生产、经营、营销都要数字化。对于阿里云来讲,第一个基础设施是云平台,通过云技术进行云改造,解决成本、效率、安全等一系列的问题。其次是建立数据中台、业务中台、IOT 中台、管理中台等一系列中台,让企业已有的能力得到复用,快速实现新的业务功能,让企业管理随需而变。他认为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的完美结合就是国家提倡的新基建。用5G 解决通信的问题,工业互联网解决与工业行业结合应用的问题,IDC(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解决资源的问题,大数据解决数据归集、数据创新应用的问题,这些基础设施与行业深度结合,这就是行业的新基建。
高红卫董事长介绍了航天科工确定的新业态体系建设愿景——“制造和服务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创新和创业相结合”。目前正在开展“一云五网N 平台M 应用”:一云就是建设中航天智云,预计在1-2 年内作为一个全新的平台来为社会服务,五网就是工业互联网与后续还有4 个正在建设的网络,N 平台就是若干个单位建立自己的产业发展平台,M 应用就是每个企业都必须有自己云上的应用系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为了企业在严酷的竞争中发展壮大。
周云杰总裁首先从战略思维、增长模式、组织转型及激励机制四个方面介绍了海尔数字化时代的实践,特别强调数字化转型并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一种原有模式的颠覆式创新。之后提出了海尔未来数字化的愿景:用户将由消费者变成产销者、数据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数字化时代产品会被场景替代,行业在数字化时代会被生态覆盖。因为产品是有型的,服务是无型的,而体验才是令人难忘的,打动用户的是场景,产品只是场景的载体,或者说布景,好的场景应该由不同的产品所组成,因此,协同创新和生态体系是企业数字化的方向。最后,结合海尔的自身实践,给想做数字的企业三条建议:一是企业要有清晰的商业逻辑,这是数字化成功的关键;二是企业一定要做好数字化的顶层设计;三是从一个切入点切入去打开企业数字化的突破口,如果企业能够从用户端出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这样就可以把钱花在刀刃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张建锋总裁首先分享了阿里巴巴的数字化之网,之后提出了企业上云的数字化三步曲:基础设施必须云化,在完成技术改造的同时要完成流程的改造,流程要有更多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思考,要同步进行。他强调,数字化一定是企业“一把手”工程,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推进才能获得成功。
从各位嘉宾的演讲中我们既能看到各企业“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又能看到数字化企业的广阔前景。在疫情面前,中国并没有被击垮,信息技术的发展帮助中国抗疫,中国数字化企业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