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刘潭实验学校 陈晓妍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为了体现新课标的这一理念,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明确提出了语文要素,语文要素即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备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教师应该抓住语文要素,寻找语言训练的切入点,精心设计教案,让语用训练真正落地。
本文就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一课为例,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抓住语文要素展开语用训练。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用“形象的语言”来展现“语言的形象”,借助文本情境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展现课本主要内容,落实语用知识。
在《父爱之舟》第一课时结束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绘制场景框架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思维导图给大家描述作者难忘的那些场景,即卖茧买果→加钱换房→买豆腐脑、糊万花筒→背“我”上学→凑钱缴费、替“我”铺床→摇橹送考→缝补棉被。在接下来的一堂课上,我启发学生比较我和他们绘制的场景框架图的异同,帮助他们在对比中加深读书感悟。
通过绘制故事情节的思维导图,学生不仅将彼此联系的资源有序排列,清晰地展现了课文中的一个个场景,还用抓关键词的方式全面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更好地理解了课本知识,历练了语用能力。
“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师要好好利用教材这个载体,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联系上下文,深入解读教材文本,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可感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如在讲述“摇橹送考”场景时,我引导学生找出作者在回忆的场景里三次提到姑爹的那条小渔船,启发他们联系上下文思考:为什么父亲每次坚持摇船送“我”?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了原因:一是为了节省路费和食宿费,二是父亲担心我住的旅店不好而受苦,体会了不管是这段住旅店的经历,还是这条飘来荡去的小渔船,都饱含着父亲对“我”的爱。
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基于语句的语用价值的开发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内在的认知需求,教师应该将语用训练的重点放在文本语言上,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挖掘出它的语用价值,体会人物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巧妙联系上下文的场景和父亲的态度,读懂了课文内容,懂得了父亲对“我”含蓄的爱。
能被教材选取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堪称典范的作品,有些文章被放在一个单元中,必然有其存在的内在涵义。文章标题是最醒目的地方,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意识出发,引导学生将一个单元中的文章进行对比,发现各篇选文标题的异同,找到各自拟题的方法,感受它们的妙处,同时为今后写作拟题打下基础,提高语用能力。
如在导入《父爱之舟》这篇课文时,我先引出父母之爱的话题,并让学生回忆学过哪些与父母之爱有关的课文。接着,我引出本单元的课文:“我们本单元要学的课文也是反映同一主题——父母之爱的,即《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边说边写出文章标题。通过比较文章标题,学生发现:从内容上看,第一篇是写母爱的,第二篇是写父爱的,第三篇既写了父爱,又写了母爱;从拟题方法上看,第一篇是用课文中心来拟题,第二篇是以故事的主要内容来拟题,第三篇则是用文中的语言来拟题。最后,我相机导入要学的课文《父爱之舟》。
语句表达与情感鉴赏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感受,可深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提升语言鉴赏能力。
如在讲述“加钱换房”场景时,我要求学生指出父爱体现在哪里,学生说“大红疙瘩”。我相机引导他们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被蚊虫叮咬后有什么感觉,学生各抒己见,纷纷表示难受,进而对比感受:被一只蚊虫叮咬后就这么难受,文中的“我”可是满身大红疙瘩,想想那该有多痒、多痛,可以说,疙瘩越大、越多、越红,父亲就越心疼,真是咬在儿身,痛在父心呐!如此,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父亲对“我”的爱,丰富了情感内涵,深化了情感体验。
呈现文本资料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开展有针对性的语言活动时恰到好处地出示与文本相关的拓展资料,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来理解词句、体会情感、运用语言等,能提升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学生对吴冠中不是很熟悉,2019年吴冠中诞辰100周年,所以在教授《父爱之舟》一课时,我先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走近吴冠中。视频中,有教师去宜兴游览吴冠中故居的资料,学生通过镜头直观了解吴冠中的生平,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
而细读品悟环节,我出示资料:吴冠中童年时的家是一个普通的耕读之家,父亲既要种田,又要教书,还要帮母亲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过得并不清闲,要求学生认真读一读资料,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发现父亲很忙,还要坚持每次摇船送“我”,从中体会了父亲对“我”的爱。
通过结合资料,学生深入文本,对含义深刻的字词和句子进行细读和迁移,对文章有了更深刻的解读。
总之,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语文要素,教师要借助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感知语言表达特点、辨析表达效果,进行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将语用训练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让语文教学实现“一厘米宽,一公里深”的教学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