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国女性形象,在大银幕上演绎了近百年

2020-10-09 03:24邱骊吉
东方电影 2020年9期
关键词:从军赵薇花木兰

文/邱骊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辞》里那位少女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曾跨越遥远时光,一次次在银幕上与你我相会。花木兰,她是一段传奇的主角,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古代人物,是机智勇敢的少女,是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从大约一百年前开始,她就已是电影界的大明星。本期专题将带大家回溯时光,一同探寻过去银幕上各有千秋的花木兰。

梅兰芳

1926 年,京剧木兰银幕首秀

鼓舞当时的中国女性增加信心,关心国家大事。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与电影缘分匪浅,1948年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在上海诞生,正是梅兰芳主演的京剧艺术片《生死恨》,影片摄影师黄绍芬称赞梅兰芳“摄影机一动就进到戏里去了,这在电影演员里也很难得”。其实,早在无声电影时期,梅兰芳就曾多次在银幕上留下演出片段,他所塑造的中国古代各类女性形象,在舞台和影院中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中国古代经典故事中最著名的女性角色之一,花木兰第一次现身银幕,便是出自国粹京剧与电影艺术的结合。

时间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梅兰芳根据古乐府《木兰辞》改编了大型京剧《木兰从军》,全剧共29 场,气势恢宏。1912 年3 月17 日,时年18 岁的梅兰芳在北京前门外西珠市口第一舞台首演《木兰从军》的头本15 场戏。根据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情节,梅兰芳在《木兰从军》中既唱旦角,又演小生,描述起来似是能形成奇妙的对仗—戏里有女扮男装的花木兰,戏外是男扮女装的梅兰芳。1920 年该剧在沪演出,迅速风靡上海滩。梅兰芳编演的这部戏既受观众赞赏,又富有时代精神,通过古代的巾帼英雄,鼓舞当时的中国女性增加信心,关心国家大事。

20 世纪20 年代,许多事物都在摸索中迈出了最初的步伐。中国电影事业的先驱黎民伟在香港创立了民新影片公司,但搭建摄影棚的申请迟迟得不到当局批准,无法进行剧情片的正常摄制,就在这一时期,他得到了来自梅兰芳的支持。在1924 年的秋天,黎民伟带着摄影机去了北京,请梅兰芳在镜头下表演了《木兰从军》等五个剧目的片段,拍摄场地是在北京真光电影院楼顶搭建的摄影棚,两人沟通默契,拍摄顺利完成。

1926 年,民新影片公司从香港迁至上海,由《木兰从军》等五个剧目剪辑而成的戏曲艺术短片得以在影院展映,梅兰芳扮演的花木兰便在这年第一次登上了大银幕。这一版花木兰的古装戏曲扮相,多少影响了之后许多银幕花木兰的造型,即使是在一些非戏曲片的老上海电影里,花木兰的服饰也带着经典的戏曲元素,让人想起这位开宗立派的京剧大师,“最早在银幕上饰演木兰的演员”——尽管这在梅兰芳的辉煌履历中,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

李旦旦

1928 年,戏里投军戏外翱翔蓝天

奇女子创办上海飞行社,飞行表演为抗日募捐

花木兰的故事最初来自中国古代的民歌,历史上是否真有木兰其人并无定论,但各个时代都有如木兰一般的巾帼英雄。1928 年版电影《木兰从军》的主演李旦旦就出生在一个流淌着革命志士之血的家庭,其祖母徐慕兰是中国同盟会成员,所率领的广东女子北伐队曾北上大捷,被当时的革命者誉为“今之木兰从军”。徐慕兰带动了诸多亲朋好友投身革命事业,其中自然包括她的长子,也就是李旦旦的父亲李应生。

李应生早年作为革命党人参加过黄花岗起义,出国留学归来后,以富商身份探索实业救国的道路。他在上海入股了老同学黎民伟的民新影片公司,公司拍摄开山之作《玉洁冰清》时恰巧缺一位主演,14 岁的李旦旦由此初登银幕,一举成名。接连出演多个活泼灵动的少女角色后,李旦旦在16 岁就成为与胡蝶等齐名的上海滩当红电影明星,只是早早隐退,出国留学。而1928 年上映的电影《木兰从军》,就是李旦旦从上海影坛隐退前主演的最后几部电影之一。

主演侯曜导演的这部《木兰从军》时,李旦旦大约17 岁。从小接受着中式与西式的良好教育长大,能骑马、善射箭的她,本色诠释了少女木兰的意气飞扬与伶俐果敢。影片讲述木兰在一次出战时中计被擒,敌将统领贺虎欲将木兰招为驸马,而木兰临危不惧,虚与委蛇,趁机逃脱,最终北魏军打败了匈奴军,木兰也在战场上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黎民伟对这部《木兰从军》寄予厚望,有意将之打造成一部恢弘、大气又精致的商业大作,剧组克服种种困难,转战全国多地拍摄。不料在影片上映前夕,影片遭遇竞争对手赶拍竞品干扰市场,票房并不理想。在此之后,李旦旦在事业巅峰宣布息影,亦成为当年沪上影迷的一大憾事。

不过,这位“花木兰”在银幕外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李旦旦这位曾在银幕上演过木兰的女孩,她自己的人生也极具“木兰风范”,姑且不提她少女时单枪匹马勇斗歹徒的江湖奇闻,可考证的是她留学海外后,为证明“中国女性也能翱翔蓝天”,成了一名当年少有的女飞行员。抗战时期,这位曾饰演过花木兰的奇女子回到上海,创办上海飞行社,在万众瞩目中登机进行飞行表演为抗日募捐。半个多世纪前,她对外国记者说出的话,犹如出自木兰之口:“我国人民永远有坚定的勇气保卫祖国。”

陈云裳

1939 年,木兰舞剑月下逢

为抗战带来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

“月亮在哪里,月亮在哪厢。它照进我的房,它照上我的床。照着那破碎的战场,照着我甜蜜的家乡。几时能入我的怀抱,也好诉一诉我的衷肠。”

1939 年,陈云裳饰演的花木兰一边舞剑,一边在银幕上唱着这首《月亮在哪里》。她唱的是四处征战的木兰对家乡的思念,亦是抗战年间的家国忧思。月亮从木兰头顶的夜空升起,透过银幕照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也照在当年电影院里各位观众的心头。由卜万苍导演,欧阳予倩编剧,陈云裳主演的这部《木兰从军》是上海沪光大戏院的开幕影片,上映后引起轰动,从上海推广至全国发行,场场爆满,还创下了在同一家影院连续上映80 多天的记录。当时的影评界称赞银幕上的花木兰,说她为抗战带来了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

陈云裳本名陈云强,自小能歌善舞,拜师在曲艺大师易剑泉门下,师父以李白《清平调》第一首的首句“云想衣裳花想容”为她起了“云裳”这一艺名。步入电影界后,天资聪慧的陈云裳迅速扬名香港影坛。1938 年,战火燃烧的动荡年代,19 岁的陈云裳主演了宣传抗日的粤语战争片《血溅宝山城》,引起沪上电影大亨张善琨的关注。当时上海正被日军侵占,但中国电影人仍在通过艺术的力量顽强抗争。无法正面宣传抗日的时期,“孤岛电影”便以古装片的形式发出热血的呐喊。张善琨专程到香港邀请陈云裳来上海主演电影《木兰从军》,他告诉她:“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电影拍摄,而是一场战斗。”

电影《木兰从军》借古喻今,花木兰率军将入侵的“番贼”赶出家园,表达中国人民坚定抗战的决心,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海内外媒体争相报道,沪上其他电影公司也纷纷拍摄爱国影片。凭借《木兰从军》的热映,陈云裳开始走红上海影坛,拍摄了《牡丹花下》《博爱》等20 多部电影,获誉“电影皇后”。后世影评人评价陈云裳版花木兰“极具现代女性风范”。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木兰拥有一条放到现在看也不过时的感情线——在军营中,木兰结识了一位知己刘元度,两人心心相印,并肩作战。当木兰在月下舞剑时,忽闻刘元度歌声,二人对唱的场面堪称影史经典。最后木兰与刘元度共结良缘,这样美好的电影结局,或许也曾给那动荡岁月留下温情。

“月亮在哪里,月亮在你的身旁。”

赵薇

2009 年,“小燕子”万里赴戎机

新时代,“中国木兰”人文之思

斗转星移,光影浮沉,在20 世纪的战火、动荡与变迁中,花木兰的故事在银幕上时隐时现,1939 年后陆续出现花木兰相关的戏曲电影,但也随着时光流逝渐渐不再被大众提及。进入21世纪后,出现了一部以花木兰为主角的剧情片,也就是赵薇主演的电影《花木兰》。

说来也巧,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上映的1998 年,家喻户晓的《还珠格格》刚好首播。迪士尼动画改编的花木兰形象风靡世界的同时,赵薇饰演的“小燕子”也在每个暑假现身荧屏。大众评价迪士尼动画电影出色地刻画了花木兰的聪慧、可爱、正直和忠勇,只是其造型能看出明显的文化差异,“再拍一部中国人自己的花木兰电影给观众看”成为当时许多中国电影人的念想。于是,在2009 年,赵薇主演的国产大制作《花木兰》登上了大银幕。

这部电影从花木兰的童年开始拍起,开拍前,“一大一小”两位花木兰的演员人选就深受认可,幼年木兰的饰演者徐娇当时刚凭借电影《长江七号》里的“假小子”形象走红不久,而观众印象里的赵薇,也和当年的”小燕子”一样活泼、率直、男孩子气,十分贴合花木兰的角色性格。面对众人的期待,赵薇曾坦言:“大家都觉得我适合演花木兰,但是适合不等于好演,大家对这个角色有太多的想象,我希望自己能尽可能地满足大家。”

赵薇为这部电影学会了单手骑马,她的花木兰造型英姿飒爽,一双大眼睛神采飞扬,上场杀敌凌厉果决,阵前演讲豪情万丈。凭借这部电影,她获得了第30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足以说明观众对这一版花木兰的认可度。电影描绘了赵薇饰演的花木兰与陈坤饰演的战友文泰之间的动人情愫,也少见地拍出了花木兰从军十二年、历经风霜的史诗感。观众能看到战场上的残酷场面,更能看到木兰一路上的心理挣扎,看到家国大爱与个人感情之间的取舍。这些都是这部国产电影从木兰的故事中挖掘出的新内容,是不同于以往花木兰电影的人文思考。花木兰的故事,经过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可有波澜壮阔,可有艰辛苦涩,可有奇幻改编,可有浪漫情怀。就像在民歌里被人传唱了千百年那样,未来,这位中国传奇女性的名字想必还会继续出现于光影的艺术中,等待着不同角度的精彩演绎。

猜你喜欢
从军赵薇花木兰
王春艳:战“疫”场上的“花木兰”
从儿童的审美角度赏析经典人物形象
送友人从军戏作
元好问的军旅生活
花木兰
木兰从军
“大叔控”赵薇
花木兰从影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