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问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文章主要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进行的有效提问策略,希望能够为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提问;策略
一、 引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学需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需求进行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着手点,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问教学是一种在针对学生学习需求以及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所进行提问教学,提问诱发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在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中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激发,对于问题的理解会带有自身的思维特点,这对于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虽然进行了课堂提问,但是实际的效果却并不突出,甚至产生了其他的问题。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对此进行积极的探讨,因而针对现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以及提问研究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开展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 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进行提问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一)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够顺畅和频繁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之时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不解。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学精力有限,无法为学生一一解答,提供详细的帮助。与此同时,对于学生的问题反饋情况教师也并不能根据及时有效的原则进行收集活动。对于自身教学策略的改进、提问方式的选择而言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甚至于语文教师不能在课下运用一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导致了二者之间的隔膜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双方并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没有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能通过课堂来进行相关的互动和交流。
(二)语文教师的教学提问策略存在问题
在课堂上进行问题提问和问题交流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熟悉相应的知识,这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一些教师不注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不注重以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没有根据梯次配置、层次设计的原则进行问题设置。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导致了相应的提问环节并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得到突出,实际语文学习水平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检验。在设计相关的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没有真正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问题提问的策略和原则,不注重有效提问科学提问准确提问,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之间的沟通互动的实际效率在逐渐地下降。学生甚至于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这会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陷于停滞。
(三)对于课本教材的运用和挖掘不够深入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想真正地提高提问的效率,并且对于如何有效提问进行深入研究,那么就需要紧密地依托课本,按照课本的要求积极的推进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才能真正地保障学生的实际需求。但是现阶段语文教师对于课本无法进行积极的运用,认为课本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为学生提供课文内容以及陌生字词。在讲解的过程中并不能将提问问题和课本内容进行结合,从课本内容出发,选择提问的问题以及提问的方法。因而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情况出发合理的运用语文教材是现阶段教师无法进行有效提问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提问策略分析
(一)提问应化直为曲引导学生思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提问时,提出的问题都较为直接,与语文文本的中心主旨较为贴合,并且问题的题意较为明显,学生对这类问题回答起来也较为轻松,然而由于问题设置的过于直白简单,却难以调动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久而久之,学生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就不会主动动脑思考,无法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回答问题也无法获得满足感,逐渐也对语文学科丧失学习热情,这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此,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向学生提问时,教师应尽可能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提问形式,将直接提问变为间接提问,通过侧面启发以问题的另一角度着手,让语文问题变得生动有趣的同时更能有效推动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比如,在讲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就是该学生设置“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人?”“有哪些性格特征?”等这种简单直白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对课文进一步阅读和探究的欲望,如果教师给学生设置“鲁迅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民众的?”“对封建旧社会的态度优势怎样?”“对待敌人又是哪种态度?”等具有一定探究性和难度的问题,则能有效锻炼学习思维能力和语文新知学习积极性,推动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二)反向设疑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应具备扎实的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同时也应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而良好的逆向思维也是推动学生思维能力正向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反向设疑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有意识地向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严重制约小学生发散性思维发展。如果教师能够从同的角度着手,引导学生以多个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利用正面与反面材料的对比,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和探究,有效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和发展。比如,在讲解《草船借箭》时,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诸葛亮为何能够运筹帷幄精准地达成借剑的目标,实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教师就可反向设疑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诸葛亮神机妙算在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该种问题过于直白简单无法调动学生主动深入的展开思考和探究,这是教师可反向设疑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加入诸葛亮的计划失败了又会有哪些后果?”“那么又该如何理解文本当中借箭成功呢?”,通过反向设疑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入探究和思考,让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实现对文本内涵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三)语文课堂提问应具有层次性
在语文教学中设置问题应注重难度的合理控制,应将小学生思维认知及理解能力作为基本前提,精心设疑保证学生能够对语文问题展开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究,应确保语文课堂提问应具有层次性,应以语文教学目标和具体需求为导向,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直观到抽象;并且,教师也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通过问题分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语文学习需求。比如,这对语文能力较差的学生应将问题与基础知识紧密结合;针对语文中等生应将问题偏向语文学习提高点,让其需求经过思维的过程获得答案;针对语文优等生,则可将问题难度提升,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和发散性思维。比如,在讲解《火烧云》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将学生依据差异和能力进行隐性分层,在课堂教学中向低层次学生提出简单易答的基础性问题,向中层次学生提出具有一定难度和探究性的问题,对高层次的学生则提出难度较大、具有较强探索性和创新性的问题实现问题分层,确保问题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四)注重进行提問总结以提高研究的效率
教师的提问策略和提问的内容需要进行不断的总结才能真正地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发挥持续的作用,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合理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真正地在教师问题的启迪下,进行更加积极的知识学习和知识实践。因此在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研究的过程中要注重进行总结和提升,才能真正地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推进。语文教师要对于
学生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及时的总结,对于提问问题的种类以及提问问题的方向进行记录,从而对下一阶段教学探究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对于学生的实际反馈情况要进行更多的归类,对于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的表现情况以及回答情况
不如意的学生都要进行及时的总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己的教学效率,更为研究工作的进行发挥积极的影响。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促进有效提问的进行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师所希望构建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存在着一些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可以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打下坚实的基础。现阶段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不够频繁和畅通。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运用课下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探索,在课堂上和学生开展更加积极的问题交流以及语言交流,让同学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对于语文课堂的真正看法。在课后巩固阶段,用更多的课后提问以及复习问题来引导学生适当进行知识的复习。在此过程中教师所进行的提问会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教师的有效提问研究也会顺利地推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为师生间的交流构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同时也会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发挥保障性的作用。但是在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时候也要注重课堂纪律的把控以及学习氛围的营造,才能真正地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保障了学生的客观需求。对于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如何进行教学策略的具体性改进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且越来越多的教学同仁都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有效的提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也会促进了小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教师应积极利用提问教学法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志锋.小学语文教学提问艺术探究[J].学周刊,2016,12(4):210-211.
[2]王成丽.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解答时要把握四个“度”[J].神州,2017(36):186.
[3]路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刘珊珊,甘肃省临夏市,甘肃省临夏市新华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