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耕自食新生态

2020-09-30 06:46青溪
世界博览 2020年18期
关键词:后院种菜花园

青溪

对一个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来说,自己种菜可以随时尝鲜,菜蔬没有农药浇灌,符合现代人自然环保理念。自耕自食的新模式也给家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情趣。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居家生活模式正在悄然改变。在我居住的加拿大,我们家也响应政府号召,同时也是出于安全考虑,过去数月里毫无选择地“隔离自己”,平时除了可以在社区遛弯遛狗遛孩子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家里。

生活新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感到日常生活中最不方便的是买菜,商店的很多食品货架空空如也。后来,食品供应趋于正常,但物价陡然上涨,人们总感觉钱包瘪瘪的。线下购物可能带来接触感染,而且进店还要排长队,结账的队更长,所以很多人不喜欢这种方式;如果线上“血拼”,大多数商店都不能现订现取,品质好的店因生意好甚至要让顾客等一两天才能拿到货,有的店并未取消订货费的规定。另外,我听同事们说,他们不敢立刻食用取回来的食品,通常会放在车库一两天后才拿进屋,然后用湿纸巾擦拭完在冰箱放一放后才吃。

灾病给人们生活带来困难。然而,加拿大人积极乐观的天性是抗灾良药。大家急中生智变花园为菜园:花园大的人家就在其中开辟出一方新天地,花园小的人家弃花种菜,没花园的人家干脆在花盆里种菜,俨然一派“全民种菜”的势头。

无从査证今年到底有多少人开垦了后院的“ 自留地”,但在社区里转转,确实看到很多人家都种了瓜果蔬菜。

托加拿大地大人少之福,住房中公寓只占20%出头,除一楼外住户都没有院子,种菜条件比较受限;另有不到30%是城市屋,都有一个小小的后院,只是有的归住户拥有,有的属于共管;剩下一半以上是独立屋,都有自己的前、后院。成熟社区人口密度小,独立屋后院面积普遍大。至于那些按亩论地的大型住宅社区,人们就更有种地的资本了。

这种今年突然流行起来的生活新模式让家庭装种子需求激增。据种子批发公司透露,家庭装种子近期销售激增六成。安大略省一家网上销售种子的公司“自然种子银行”因销量猛增不得不停止刊登广告,有时甚至完全关闭网站新订单。

4月上旬春假结束后我们一小部分的员工回学校上班时,有个同事问:“有谁知道哪里能买到西红柿的幼苗吗?”我正好刚买了几株,便告诉了她两家店名,还打算进一步说明价格时,她却激动地说:“我妈妈买不到苗很着急,她说了不管价格,只想赶快买到幼苗赶紧种下去!”

其实,在危机时期从事园艺并非新鲜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人打造了“胜利花园”作为提供食物和海外所需资源的一种方式。据估计,1944年这一趋势达到顶峰,加拿大有超过20.9万个“胜利花园”种植了5.7万吨蔬菜。

社区新景观

笔者无从查证今年到底有多少人开垦了后院的“自留地”,但在社区散步时确实看到很多邻居们种的瓜果蔬菜。有的人家大门边的草地上爬起了南瓜秧和西葫芦秧,脆脆的綠色里透着满满的生命力量;还有的人家前院居然搭起了蔬菜框,各种蔬菜顽强生长鼓舞着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更有的人家花树旁长起了一丛玉米杆,浅金黄色的玉米须偶尔随风摇摆几下,摇出人们对收获的欣慰。

这些原本影响社区美观的景象此时不仅不显突兀,反而让我看到人们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和因地制宜的聪明才智,构成了一道道不寻常的社区风景线。生活虽然常常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麻烦,却又好像永远都为我们存留着希望,哪怕只是种几棵菜呢。

我原来住公寓的邻居今年2月买了一幢全新独立屋,让他们最开心的是终于拥有一块7000英尺的标准地。搬进去后,家里3个青少年大男生便请求父母答应帮他们在后院开辟一小块菜园,他们要做一次“城市小农夫”。夏天,这几个“小农夫”兴致勃勃地收获了他们亲手劳动换来的果实。我夸孩子们能干,他们的妈妈却说:“搭菜园完全是因为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有趣的生活体验,其实投进去的钱还不知道哪年能吃回来呢!”

这倒是真的,种菜的确是要花本钱投资的。我隔条街的邻居从小务农,移民20多年来一直保持自己种菜的习惯,他说每年他都要花500加元购置肥料和土,今年种菜更多,花的钱也更多。我和先生算了一算,他家两口人整个夏季买的蔬菜水果绝对花不了500加元。我还有位住在附近的朋友说今年花了1000多加元订的有机营养土护理庭院。就算地方小的家庭,买一码土送货上门也要200多加元呢。

另外,买菜籽菜苗、搭木框和架子都要花不少钱。我们家的种菜方式并非直接在后院刨块地撒种,而是要先对土地进行处理,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在规划好的地方搭建40公分高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木框。现成的木框根据尺寸价格在200-400加元左右一个,一般至少要买2个才够种。如果自己买材料搭的话能节约2/3的钱。除了木框子可以用很多年外,其它投资并不是一次性的。而且,这些菜并不能完全满足生活需要,大部分蔬菜人们还得靠买。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加拿大人种菜还真不是图省钱,他们收获的也不仅仅是几棵菜而已。

种菜就像养娃

加拿大冬季漫长,夏季短暂。温哥华的冬季其实就是雨季,从每年10月开始直至来年4、5月都会细雨绵绵,春天姗姗来迟。真正的夏天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人们格外珍惜夏天的大好时光,许多加拿大家庭在4、5月正式开启“春耕”模式。温哥华的夏天平均气温不超过25℃,不用担心植物被晒焦,下地劳动也不怕日头晒,种菜颇有怡情养性的乐趣。

再说,种下去的菜籽菜苗两个月基本就能成熟收割,让人颇有成就感。对于我们华人而言,最关键的是只有自己种,才能吃到中国菜甚至家乡的野菜。今天中午,我收获了人生第一把亲手栽种的香椿叶。闻着它熟悉而又陌生的独特香味,我和老公激动了半天,这菜不仅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更有浓浓的家的气息。

这香椿树苗还是去年一位老乡给的。夏末她来我家吃饭时,我们忆起家乡的马兰头、荠菜、马齿苋、芦蒿等野菜,我特别遗憾地提起再也吃不到香椿的事。没想到,秋天她拿了一棵30公分高的香椿苗来。我让它在屋里适应了两周新环境后就把它种在了前院木围墙靠近车库这头。

秋风起后,原本绿油油的树叶被风吹得只剩下一寸长的一节枯干冒在地面上。去年冬天太冷,又下了几场大雪,虽然我给它套了塑料套保温,但实在不看好它,一个冬天都担心它会不会被冻死。等到今年春天,看见木质化的枯干上毫无生命的迹象,我是彻底绝望了。没想到5月份,枯枝的旁边长出新枝,短短3个月就超过了一米高,树干笔直,绿中微微带红,表面附着一层浅灰白色果霜一样的东西,看起来健康极了。朋友问我可有上肥,我答“没有”,她还觉奇怪呢。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栽种的时候坑挖得深、基肥下得厚,才保护了它既免于伤冻又有充足的营养。看到它茁壮长大,我就像是看到病危的孩子被救活过来一样无比开心。

这也是今年让我最感到鼓舞和安慰的一件事了。因为我也终于摆脱“园艺小白”的称号。为了种好菜,我常常上网学习别人的视频,根据他人的经验不断改进种植方法。对我而言,每棵植物都是一个孩子,它们的生长里有我每天的关注和呵护。它们带给我的喜悦里也有我对生活的享受和感恩。

我打心底里感谢这些蔬菜带给我的绝佳口感。同样的品种,自己种的就是好吃,总有说不出的新鲜爽口味道。现在,我终于理解小时候妈妈跟我说的话:“我寄住在农村的时候,亲戚从地里现拔的萝卜水里一汆,捞出来油都不放, 但就是那么好吃。”

在危机时期从事园艺并非新鲜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人打造了“胜利花园”作为提供食物和海外所需资源的一种方式。据估计,1944年这一趋势达到顶峰,加拿大有超过20.9万个“胜利花园”种植了5.7万吨蔬菜。

与不速之客抢菜

不过,种菜带来的也有苦恼。因为想吃菜的可不只有种菜人,地底下的濞涕虫真是个让人无可奈何的捣蛋鬼。看又看不见,抓又抓不完,喷药又担心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个朋友研究出把空瓶子倒空在地上请君入瓮的办法,据说挺成功。更让人郁闷的是,松鼠、浣熊也虎视眈眈盯着菜园,瓜果刚长出小球它们就不请自到先行品尝。

我的葡萄采用的是朋友介绍的日本栽种方式,就是在盆里育好苗后将盆底剪掉后,连盆带苗一块放到地里。结果,葡萄根还没扎进土地里,就被小松鼠翻倒了3次,每次我重新恢复后,隔几天又被翻了一次。我对它们是又爱又恨:白天看它们在我家木篱笆上追逐嬉戏颇觉可爱,甚至忍不住帮它们录影;可对它们夜晚造访我真是好感全无。

我听朋友讲,他家后院的浣熊更可爱,干脆坐在李子树上一边啃李子,一边和他良久对视。朋友挥舞棍子吓它,它也不走,得意洋洋地吃定人类不敢伤害它们。住在山区的朋友说大熊和鹿有时也会光顾他们,我听得汗毛直竖。

作为种菜新手,失败不可避免。即使菜都长出苗来,也不一定能顺利结果。我今年早早就买了西红柿苗,由于4月份天气尚冷、阳光不足,加上我浇水不得要领,不舍得疏果,秧苗一个劲儿长叶长高,果子虽结了很多,却长不大。隔壁邻居比我晚下苗的都吃上好几顿果实了。我想,明年我要等到日照条件好时再开始种植,还要控好水分。

還有,我的芫荽一开始长势喜人,由于我没有及时收割,芫荽长到了1米高,有一天清早,我下地查看时发现芫荽不见了,原来纤细的茎支撑不住繁茂的叶片,不幸“倒地身亡”。我只好把它们连根拔掉。

幸运的是,后来我在社区散步,一位朋友带我参观她今年新搭建的菜园时,又给了我3棵新苗。她可真能干,菜框子从买材料到搭起来全靠她自己一个人。她地里菜蔬品种可多了,光豆角就有3种,还有“心里美”萝卜、红萝卜、土豆、小白菜、韭菜、大葱、小葱、洋姜、意大利挂、毛瓜,她的菜最生动地给我解释了什么叫做“绿油油”,我想恐怕最好的画师也画不出这样的生机吧?

对一个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来说,自己种菜可以随时尝鲜,菜蔬没有农药浇灌,符合现代人自然环保理念。自耕自食的新模式也给家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情趣。有时,我做烧肉要用葱,就直接喊一嗓子,孩子便争先恐后地跑到地里掐几根葱叶,看到他们开心的样子,作为妈妈我心里暖洋洋的。曾有人说,经园艺陶冶的人很少是脾气暴躁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加拿大人温和友善的原因,但觉得这话似乎是有道理的。

加拿大不是拥有值得骄傲的广袤土地吗,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就让我们把种菜当作必修课好好来学习实践吧!

(责编:马南迪)

猜你喜欢
后院种菜花园
海底能种菜?
“前院”与“后院”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后院建个过山车
种菜
爱护小花园
自种菜,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