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甘肃 庆阳)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女性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问题,特别是产后康复治疗,受到了广泛关注,且在女性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的治疗得到了有效提升[1]。女性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一系列盆底缺陷与损伤,对女性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均产生严重影响[2]。女性在妊娠与分娩中,均会引起盆底结剖结构及功能出现改变,从而增加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发生率;临床研究表明,妊娠与分娩也是引起女性盆底功能性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3]。在分娩中,不同的分娩方式均会对女性盆底肌功能产生损伤,且不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分娩,均会降低盆底肌力,甚至是引起肌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当,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发展为盆底功能障碍,引起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等严重并发病,因此,尽早实施康复治疗至关重要。本次研究针对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价值进行分析,现做如下汇报。
抽取本院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病例资料,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将2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为100例自然分娩产妇,治疗组为100例剖宫产产妇。对照组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30.14±4.85)岁;孕周 36~41周,平均(37.32±1.23)周。治疗组产妇年龄23~37岁,平均(30.15±4.55)岁;孕周36~40周,平均(37.22±1.20)周。对比两组产妇基本资料(平均年龄、平均孕周等),统计学无意义(P>0.05)。本次研究参与研究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同时将前置胎盘、羊水量异常、宫内发育迟缓、糖尿病史等患者排除。此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同意。
纳入标准:①均为足月分娩、单胎存活婴儿、初产妇;②均具备齐全的临床资料;③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工作。排除标准:①排除器械助产者;②排除临床资料不齐全者;③排除合并盆腔器官脱垂者、尿失禁家族史者。
两组产妇均于产后24周后进行盆底肌测试与妇科检查,同时均实施1个周期的康复治疗,方法如下: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盆底肌功能训练指导,叮嘱产妇平卧位,屈曲双腿,尽力收缩肛门,吸气时持续5~10 s,呼气时放松。每天训练3~5次,连续训练12周。同时结合肌电生物治疗,在此过程中,指导产妇自主性地抑制膀胱逼尿肌进行不正常收缩,同时指导盆骨底肌内收缩训练。每两天治疗一次,每次半小时,连续治疗4周。
对比两组康复治疗效果。即对比膀胱颈旋转度、膀胱颈角度、阴道脱垂发生率、盆底肌力评分及15 s收缩次数。
采用骨盆底肌力评分系统,对盆底肌力实施评价,分值0~4分,分数越高肌力越好[4]。其中,评分0级即表示无肌肉收缩症状;评分1级即表示轻微肌肉收缩或者轻微肌肉蠕动,但无法持续;评分2级即表示有明显肌肉收缩,可持续2 s或以上,可连续完成2次;评分3级即表示有明显肌肉收缩,可持续3 s或以上,可连续完成3次;评分4级即表示有明显肌肉收缩,可持续4 s或以上,可连续完成4次;评分5级即表示有明显肌肉收缩,可持续5 s或以上,可连续完成5次或以上。
15 s收缩次数:休息5 min后,叮嘱产妇连续收缩15 s,在此过程中,记录好收缩次数。应用阴超检测膀胱颈旋转度(<95°为正常)、膀胱颈角度(<20°为正常)[5]。
研究数据的处理由软件SPSS 20.0执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产妇膀胱颈旋转度、膀胱颈角度、阴道脱垂发生率、盆底肌力评分及15 s收缩次数比较:治疗组膀胱颈旋转度、膀胱颈角度、阴道脱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盆底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15 s收缩次数多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两组产妇膀胱颈旋转度、膀胱颈角度、阴道脱垂发生率、盆底肌力评分及15 s收缩次数比较[±s, n(%)]
表1 治疗前两组产妇膀胱颈旋转度、膀胱颈角度、阴道脱垂发生率、盆底肌力评分及15 s收缩次数比较[±s, n(%)]
组别 例数 膀胱颈旋转度 膀胱颈角度 阴道脱垂发生率 盆底肌力评分 15 s收缩次数治疗组 100 16.4±4.5 80.2±7.3 12(12) 2.7±0.3 4.4±0.3对照组 100 27.0±10.1 94.5±7.7 36(36) 2.0±0.2 2.8±0.3 t/χ2 9.587 13.477 15.790 19.415 37.712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治疗后,康复效果比较:康复治疗后,对照组盆底肌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见表 2。
表2 治疗后,康复效果比较[±s, n(%)]
表2 治疗后,康复效果比较[±s, n(%)]
组别 例数 盆底肌力评分(分) 并发症对照组 100 3.6±0.3 10(10)治疗组 100 3.0±0.4 30(30)t/χ2 12.000 12.500 P 0.000 0.000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是临床重要关注的全球社会卫生问题,该疾病的实际发生率高,且随着妇女年龄增加,该疾病发生率随之逐步升高。大量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指出:年龄因素、肥胖因素、绝经因素、妊娠因素、阴道分娩次数、尿路感染因素以及盆腔手术因素等,均为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相关发病原因,其中,以分娩导致盆底支持结构损伤为主要发生原因。
临床研究表明,妊娠、分娩均是引起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因妊娠期,随着子宫体积的不断增加,在重力的牵拉下,会对盆底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再加上妊娠过程中,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使得盆底支持组织韧带逐渐松弛,减弱其支持力。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盆底肌肉会受牵拉,此时,肌纤维会出现断裂,使得盆底功能变弱,降低会阴阻力。临床表明,如女性盆底肌功能受破坏后,会增加多种并发症,如子宫脱垂、尿失禁等,因此,及时实施盆底肌康复治疗非常重要。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的重要目标是提升患者的盆底肌肉收缩力,以及积极预防、积极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干预为临床重要的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措施,通过早期加强盆底肌肉力量,从而有助于降低尿失禁的发生几率,同时,通过促进盆底肌肉被动收缩,以利于肌肉本体感受器被唤醒,以实现锻炼患者盆底力量,以及提高患者的控尿能力的目标。目前临床常用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剖宫产方式,而虽然目前临床开展大量的分娩方式对于盆底功能影响相关研究干预,而对于不同分娩方式的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程度则存在较多分歧。
本次研究示:康复治疗后,对照组盆底肌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与其筋膜会受到损伤肌肉的反馈,可以及时对阴部神经与相应肌肉组织进行支配与自我调节与恢复;再加上康复治疗,能改善盆底功能,从而提高康复效果。而剖宫产产妇大脑中枢较难发挥反馈调节功能,使得盆底肌肉多数处于疲软状态下,故恢复较慢。
综上所述,不同分娩方式均会对产后盆底功能产生影响,均需及时实施康复治疗,以此提高康复效果,但与剖宫产相比,自然分娩康复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