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促发展 城乡绘新卷

2020-09-29 13:32冯驿驭
当代党员 2020年17期
关键词:忠县梁平三峡

冯驿驭

过去提起乡村旅游,人们的第一印象大多只有农家乐,而如今的乡村旅游,既有钓鱼钓虾的休闲,也有赏花赏月的风雅,还有参与种植、采摘果实的农事体验,可谓趣味十足。

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中,梁平、忠县、奉节立足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条件,探索出目标相同、路径各异的发展模式,在渝东北这片土地上铺展开一幅城市与乡村、山水与人文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

梁平:稻田之间话发展

“开镰啰!”

8月7日上午,在梁平区双桂田园·万石耕春景区里,上千名手持镰刀、满脸喜悦的农民一边欢呼着,一边和数十台轰鸣作响的联合收割机一起奔向金色的田园,开始收获一年来辛勤创造的成果。

这是第三届长江三峡(梁平)晒秋节开幕式暨渝东平原开镰活动的现场。自2018年以来,梁平已举办了三届晒秋节,每次都热闹非凡,吸引了数万名游客前来参观。

活动期间,游客们在这片广袤的田野上不仅能看到场面宏大的开镰仪式,还能参与妙趣横生的“啃秋”活动,实地体验丰收带来的喜悦。

渝东平原既给梁平带来了丰硕的粮食,也给双桂田园·万石耕春景区的打造奠定了基础。

双桂田园·万石耕春景区距离梁平城区只有6公里,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还有多家特色民宿可供游客选择。

坐落于景区核心地带安胜镇龙印村的碗米民宿就颇受游客好评。它不仅是一座乡村风情浓厚的特色民宿,还是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范例。

“除了提供餐饮和住宿,碗米民宿还展示有各类雕塑、古农具等,让游客既可以度假游玩,同时也能了解、体验梁平的耕读文化。”碗米民宿经营者蒋绍国介绍。

在十多公里外的竹山镇猎神村,则是另一番景象。

猎神村位于百里竹海腹地,风景宜人,设施齐全,是一处令人神往的旅游目的地。在这里,各家别具特色的“竹家乐”吸引了好奇的游客们;道路经过艺术加工,被涂抹上具有时尚气息的彩绘图案;远处山坡上的竹子随风起舞,荡起阵阵“碧波”。

2016年,猎神村决心关停矿山,转而发展乡村旅游。

“我们把农房打造成客房,把农民持有的宅基地打造为民宿,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猎神村第一书记唐开茂介绍道。

如今,猎神村已发展起高端民宿、竹家乐25家,打造了集餐饮、住宿、购物、竹编体验于一体的猎神巷商业街。

近年来,梁平把田园风光作为全域旅游的核心资源,突出农文旅融合,抓好双桂田园、百里竹海、中华梁平柚海等核心景区建设运营,大力发展周末旅游、周末经济。

“都梁之民独无苦,须晴得晴雨得雨。”900多年前,诗人陆游在瑞丰亭(现位于梁平区安胜镇龙印村)上题下这句诗,称赞梁平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区位优势。

现在,梁平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东向开放的重要支点,正走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

忠县:橘乡兴起新风景

无人机透过云雾,从天空中鸟瞰,只见在忠县新立柑橘特色小镇的田野上,“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几个大字分外醒目。

这里既是一处别具特色的乡村美景,更是全国首批、三峡库区和重庆市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

“我做梦都不会想到,家乡竟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看着风景优美、产业兴旺的故土,忠县新立镇双柏村党支部书记陈世琼感慨万千。陈世琼没想到,原本只用于收获果实的果园,如今还能成为吸引游客的景观。

2017年以来,“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累计建成特色高效农业基地1.82万亩,发展市场主体49家;建成马拉松环道,串联起10个村庄田园景观;改造了15万平方米新立镇场镇房屋,还在特色小镇上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和特色商业街。

发展乡村旅游虽是大趋势,但也不能随波逐流,淡化自身特色。为此,忠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在沿袭当地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融入传统文化,打造了独具当地特色的人文风貌。

同时,忠县还对农家庭院进行改造,既美化了人居环境,也让当地村容村貌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焕然一新。

在橘乡荷海景点里,几名远道而来的游客正拿着手机,兴高采烈地和身后“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色合影。“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介绍,目前三峡橘乡已建成柑橘文化时空馆、橘乡荷海、智慧橘园等景点,累计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实现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有机融合。

2019年,“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被列入重庆市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奉节:诗城建起“第一村”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在奉节县永乐镇白龙村,李白诗中描绘的风景就这样真切地呈现在眼前。这个坐落在瞿塘关之下、与白帝城遥相呼应的村庄,就是奉节县正在极力打造的“三峡第一村”。

两年前,白龙村还是个落后贫瘠的小山村,不仅交通不便、缺水严重,甚至连本地产出的脐橙,其质量和数量也不如邻近村镇。

既要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促进本地产业发展,又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子,为此,奉节以“大扶贫+大生态”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旅游扶贫大格局。

2020年7月1日,白龍村田园综合体开始试营业。在这里,远道而来的游客不仅可以观赏三峡风光,品尝地道的农家菜,还能前往精品果园体验农事,享受劳动带来的获得感。

同时,本地群众也能通过参与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经营,提高个人收入。

根据奉节总体规划,“三峡第一村”将打造成为奉节脱贫攻坚示范点和乡村振兴示范区。未来,白龙村还将配套开发农家乐、民宿、特产商铺等,并植入乡村主题,实现用旅游带动农业、以农业促进旅游的目标。

在奉节白帝城风景区,不仅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更有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

过去,人们来到奉节绝对不会错过的是以白帝城三国文化为主的人文风光和瞿塘峡为主的自然观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旅游业态暴露出人均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的缺陷,已难以满足人们多元化、多层次的文旅消费需求。

为此,奉节积极推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切实提升人均消费水平,逐步实现从原有的休闲观光模式转向旅游度假模式。

接下来,奉节还将继续用好人文和生态这两个“宝贝”,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在这片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一条有着奉节特色的美丽经济之路正延伸开来。

猜你喜欢
忠县梁平三峡
中华蜜蜂为梁平柚授粉的效果及梁平柚蜂蜜品质研究
重庆忠县 人才培育助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昆士兰大学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The Color Purple
春到三峡
诗人访谈
无花果香溢三峡
基于忠县农户调查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