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人类漫长历史进程中经文化创造、积累和延续所构建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形式。尤其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因具备与旅游的天然融合因子,在当前已被纳入旅游产业融合开发的范畴。本文基于文旅融合发展视角,探讨历史文化资源如何依托旅游产业进行创造性开发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创造性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G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1-0117-03
一、引言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伴随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衍生,旅游经济蓬勃而兴,历史文化资源逐渐走向了产业化开发的趋势。从开发的角度可将其划分为可开发类资源和不可开发类资源,某些可开发类资源短期内开发即可产生经济效益,而某些文化资源在若干年后开发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如何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服务,如何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投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中,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旅游产业的振兴,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与其他资源相比具有更多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需要我们根据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开发策略,遵循一定的开发与利用原则,进行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提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创新能力,增强文化活力。
1.科学规划、保护并重
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首先要做到科学规划。一方面,需要对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梳理和归类,把握各类文化资源的特征,逐渐完善一套国家标准的资源指标评价体系,从产业开发的视角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同时在开发过程中继续完善保护规划和措施,落实重点保护、专项保护和科学保护,建立一套具有规制标准的完整保护体系。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保护与开发是一个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和互相强化的过程,需要以“在保护中求开发,在开发中促保护,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方式进行,既要认识到保护之于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发展的重要性,又要意识到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在当前的必然趋势,实现开发中的创造性保护和保护中的可持续开发。因此,除了在保护过程中要尊重历史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还要确保开发过程的适度性和合理性,有效协调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冲突,从而确保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科学、协调、创造性的发展。
2.深入挖掘、内涵开发
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沉淀了丰硕的文化资源,虽然我们一直致力于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以确保其继承价值和延续意义,但是在开发和利用层面依然存在深度不足、内涵缺失、所开发的产品和服务竞争力不强的情况。内涵式的开发需要讲求深度和高度,借助内涵式的发展使得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成为可能,也是遏制过度开发的必要条件,它体现为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和高效开发并重。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提煉和整理各种历史文化资源,寻求既有资源与时下社会需求的相关性,找到开发突破点;另一方面,在开发形成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和表面,要突出历史文化主题,彰显文化内核,让公众形成有深度的文化感知,着力完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融合。
3.分类整合、优化配置
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种类较多,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树立分类整合、合理配置的意识,既要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和发展不平衡性,也要注意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内部要素之间的协同性。一方面,应从实际出发,提炼适合本地特点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方式,不能盲目跟风,要通过深入挖掘,提炼优势,找准突破口,将本土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另一方面,要培养文化资源的整合观念,在开发中寻找资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制约关系,通过合理规划、优化配置,形成历史文化资源的集聚效益,带来开发后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延伸。
4.市场引领、合理转化
历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体现为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提炼资源优势,通过合理的转化利用向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因此,需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等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的引领作用,坚持市场化开发战略,加强对文化市场主体的培育,通过调查研究时下大众艺术文化需求,开发既展现区域历史文化特色又让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或项目,同时需要注重转化过程中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有节制地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所开发的产品与服务应注重文化价值的统一性和延续性。
三、历史文化资源融合旅游产业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发展,把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基本方略,对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作出战略部署。2019年4月,四川省召开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提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顺应大势、把握机遇、创新机制、形成合力,大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劲动能。由此而观,文化旅游产业在各地政府的前瞻引领之下已逐渐走出了发展新路子。
随着当前国内旅游人数的持续增加,旅游需求日趋旺盛,全国各地把资金、人员等迅速投入到旅游发展中,旅游产业逐渐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旅游服务能力不断攀升,产业优势逐步迸发出来。为了应对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各地通过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策划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和文化项目融入旅游体验,使得当前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愈加深入。根据我国目前历史文化类资源在旅游产业开发中的利用现状,可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种类主要包括历史遗迹、传统器具、传统艺术、传统工艺、传统节日。由于其本身蕴藏着深厚的历史人文价值,具备极强的吸引力,在具体的融合发展形式上,既可以直接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为旅游景点,延伸开发餐饮、住宿、交通、娱乐和购物等旅游附加产品,还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特色,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旅游体验项目,打造当地旅游名片,形成品牌效应,真正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内驱力。
由于目前国内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还存在初创期的天然短板,缺乏较成功的范例参考和经验引领,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诸多旅游目的地在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上缺乏科学规划和创意思路,存在较大的突破空间。
1.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历史文化资源是某个地域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文化积淀,因此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并非一次性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的过程,需要一以贯之的科学规划,需要深度的内涵提炼以及有序的产业发展,但目前大部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存在挖掘不足的情况,一方面,源于各地域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除了显现在地表上的可见资源,其他存于地下的或已失传的历史文化资源并未进入产业开发的视野;另一方面,各地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存在对内涵的提炼和研究不足,转化为旅游产品或项目在内涵上过于肤浅,尤其是历史遗址,作为天然的旅游景观,大多仅停留于外在的欣赏层次,在丰富游客的文化感知方面存在一定缺憾,难以令人流连忘返和回味,未能形成具有深度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2.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创新
目前国内的文化旅游产业蓬勃而兴,相关的文化旅游产品也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附着了历史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逐渐抢占公众视野。文化旅游产品的概念界定较广,既包括商品化的实物,主要指旅游文化纪念品,也包括满足游客文化好奇心、求知需求及精神放松的景观及体验项目。基于地域文化差异的视角,大多数景观和体验项目基本能满足外地游客求新求异的需求,但是由于开发层次性不足,目光短视,缺乏对历史文化内涵的科学提炼,导致大部分游客难以产生“回头效应”。就文化旅游具体实物产品即纪念品而言,普遍存在产品雷同无创新,产品无品牌的现象。一方面,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文化创意,大多只是更换产品中可贴图部分,造型与其他地方所售卖的基本无二,且旅游市场上的产品多为仿制借鉴甚至是直接批发来的小商品,看似节省了设计研发和产品制作的费用,实则阻碍了产品的创新;另一方面,大多文化旅游产品还存在着无品牌、无售后服务、无生产厂家的问题,由于产品设计普遍缺乏科学营销理念的引导,缺乏对市场的细分定位,未能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在美感和功能上都较难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反向加剧了对地域文化形象的损害。
3.文旅形象对外宣传方式局限
借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产业,既要发挥历史文化之于旅游的内涵价值,又要实现旅游之于历史文化的载体作用。二者所构筑的新范式、新形象应着力实现更多的对外推介,然而目前各地文化旅游形象的宣传形式较为局限。一方面表现在内容设计上,通过一则好故事、一部好作品可以实现对本土文化旅游形象的有利推广,例如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引得无数人对湘西小镇充满了向往,但是目前能够为旅游目的地挖掘故事、讲好故事的动力和能力存在不足。除此之外,通过发挥导游对文化内涵的宣传作用方面还有一定局限,作为在旅游过程中与游客接触较多、联系较紧密的群体,理应在游览过程中传递更多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讯息,但目前随着自助游的流行以及旅行社人员培训的不足,在文化内涵推介方面常流于形式、深度欠缺。另一方面,在文化推介渠道的选择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大多仍采用傳统的媒介平台,甚至抱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满心态,缺乏开拓新兴传播渠道的意识,在应用数字媒体,挖掘旅行者喜闻乐见的媒介形式方面缺乏主动性。
4.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文化生态保护问题
在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必然面临着对资源的保护问题,涉及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度”的把握。一方面,随着游客数量和规模的增加,许多历史遗址及其周围的环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物理破坏,例如接触磨损、污染侵蚀甚至被蓄意破坏。从而带来修复困难、维护成本增加甚至是不可逆的损失,加之巨大的环境承载压力,对当地的自然生态带来较大损害,如水、土及空气湿度,土壤酸碱度等方面的剧烈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加速历史遗址遭受侵蚀。另一方面,一些地区为了吸引游客,对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人为“改造”,对资源造成实质性的损害。例如近年来,国内兴起的古镇开发热,一是“拆旧”,把原来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拆掉重建,建成适应商业规划开发的古建筑,打造所谓的历史古城、古镇形象;二是“仿古”,跟风建造很多古建筑、古街道,通过人为方式打造所谓的“历史遗产和遗址”,最终导致“千城一面”的结果,破坏了当地历史文化生态环境,更是不利于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
四、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开发的对策
1.坚持科学有序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理念
文化和旅游是相生共兴、融合交汇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前要正确处理文化和旅游的关系,走融合发展之路。表现在挖掘文化内涵方面要有规划、有思路,可采用“政府引领、资源单位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开发机制,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在政策制定、体制建设方面的引领作用以及文化内涵挖掘方面的智力支持作用,创新规划引领机制,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实施连续性,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有序开发、科学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所属单位应当成为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核心主体,承担挖掘自身文化价值,实现资源转化,“活态”开发的主体功能,尤其是在提炼资源优势方面,更要组建团队深入研究,探索更具创新性的开发方式,实现对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其他社会相关主体,例如旅游社、纪念品商店、酒店、餐厅、信息通信、保险公司等,则应通过上游、中游、下游环节参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完成对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挖掘和产业运作的具体执行配合,确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2.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精品化
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中,应立足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提炼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文化符号,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品牌产品。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市场特征,尤其目标消费人群心理,在产品外观设计和实用功能上契合消费者的需求,形成可看、可感、可知的产品形象,通过差异化的文化提炼,真正达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的产品价值,同时注意产品开发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和需求衍生特征,不断推出独具匠心的创意产品,实现旅游目的地的持续消费拉力。另一方面,就资源创造性转化层面,旅游目的地应致力于将一些历史文化资源改编转化为艺术项目,实现创新性产品种类拓展,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旅游体验。例如在国内部分旅游景区兴起的实景舞台剧,如《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丽江千古情》《只有峨眉山》等优秀舞台剧,将当地的文化特色、民俗传统融入大型实景演出中,既彰显了本土文化资源的崭新品牌形象,又能带来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实现文化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发展。
3.借助“互联网+”扩大文旅形象宣传
文化旅游形象的推介以内容为核心,以平台为关键。在文化旅游产业市场日渐兴盛的当下,“宣传什么、如何推广”是时下的要务。常规的宣传手段与时下人们的关注习惯已然渐行渐远,随着互联网的全面覆盖,应用新举措、新方式破除陈规窠臼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历史文化资源所属单位可通过优化和升级网站建设扩大文化输出和项目活动宣传,搭载互联网电商平台进行文化旅游纪念商品的销售,此举可借鉴故宫搭载阿里巴巴平台创建的“故宫淘宝”和“故宫天猫旗舰店”,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购买到丰富的文创产品,以此可反向带动线下旅游的消费;另一方面,突破传统传播限制,搭载新媒体平台,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定时进行活动宣传、项目介绍,获取消费者的持续关注,还可以借助类似抖音、快手等新兴视频传播平台发布生动形象的本土文化故事、具体可感的旅游体验活动,录制相关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视频,开展线上的体验性互动,从而加强产品与消费群体的亲近感,实现高强度的对外宣传。
4.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有效平衡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上研究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遗址、古迹文化,其蕴藏着华夏文明的精髓和智慧,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一旦过度开发则不能恢复如初,故开发利用必须在保护其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但做到“保护第一”也并非对利用的排斥,而是考虑更加长远的利用,做到保护与开发之间的有效平衡。一方面,注重开发的阶段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需分阶段进行,既可以缓解投资的资金压力,也可以通过市场检验来修正后期项目,避免大量无效的沉没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在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合理有效地提取文化元素植入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项目中,本身就能起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播和发展,科学有效的产业开发,通过市场力量推进文化的影响力,本身也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一种保护。
参考文献:
[1]姚伟钧.文化资源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周敩源.旅游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吴宜进.旅游资源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姚伟钧.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历史文化资源的保護与开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彭兆荣,郑向春.遗产与旅游:传统与现代的并置与背离[J].广西民族研究,2008,(3):33~39.
[注]基金项目:四川旅游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STUS06
作者简介:
龚佳,四川旅游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