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瑜 崔利刚 刘锦杏 李亚丽
摘要:本文根据“两点”“两地”政策,首先将所得到的重庆市的生产总值与其他三个直辖市进行比较,然后分析了重庆市三大产业结构的比重,最后通过产业偏离度,可以发现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是否存在偏差,从而能更好地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
关键词:“两点”“两地”;产业结构;偏离度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1-0114-03
一、引言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城市,在平衡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维持社会和谐这两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重庆的“两点”“两地”定位和“四个扎实”要求,要很好地发挥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的特殊优势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这一个独特的优势,优化和增强综合实力、辐射力和生态竞争力,并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作用。
其中,重庆应当继续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同时增加相关服务行业,更主要的是其他新兴的产业等,还需要做到绿色经济,因此,这给重庆的经济发展有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也为重庆的三大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重庆产业结构数据分析
1.重庆与各直辖市纵向比较地区生产总值
在分析重庆三大产业结构之前,为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到重庆市的产业结构情况,首先是将其2018年的生产总值与其他三个直辖市进行纵向比较,其中的比较包括有各个市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具体数据,还有各个产业所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如表所示。
从表中所收集的数据可知,在2018年,在与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纵向比较的时候,对于各个地区的生产总值这一项来说重庆市在其中排名第三,虽然不是排名最后,但单是这一项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来说,相较于排名第一的上海市和排名第二的北京市的差距还是较大的,与上海市的生产总值之差距已经到了十万亿元以上,而且可以看出排名前两名上海市和北京市之间的差值,与排名后两名重庆市和天津市的差值都只有较少差距,差值最大的还是排名第二的北京市和第三的重庆市。对其各个产业所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数据可以得出,重庆是四个直辖市中唯一的一个城市,其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超过了1%,其他三个直辖市都市小于1%的,而重庆市是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是远远超出其他三个直辖市达到了6.8%的地区,因此可以对此大有不同的比例分析出,重庆市的第一产业相比较第三产业来说,再相对其他三个直辖市来说,可以看出第三产业是所占比例最少只有52.3%,北京市的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最高已经达到了80.9%,也就可以了解到重庆相对于其他三个直辖市来说,三大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结构比例构成是不同的,在这一个整体的经济结构中呈现出来的也是不同的,其中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重庆市的第一产业在其中所占比例较高,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较低的情况,现如今就是呈现出了一种非常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通过以上2018年数据,同时将四个城市对比分析后,可以看出重庆的产业结构的优化速度相较缓慢一些,与另外三个直辖市相对比,重庆的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结构也是如此,都是处于一个相对落后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因此有必要对重庆产业结构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要从哪些方面进行优化和升级,才能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合理化。
2.重庆市三大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重庆市的三个主要产业结构在近几年的变化并不是很大,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总值的比重是呈现出一直不断下降的趋势,但可以看到下降得不是特别的多,只是在2016年到2017年期间,其下降比例相对较大,降至了7%以下,而其余的年份都相对来说下降较缓较平稳。可以看出2014年,重庆市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为7.4%,到了2018年已经下降为6.8%;而重庆市的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在这五年期间已经从46.1%降至40.9%,特别是在2017年~2018年之间,第二产业产值的所占比重的下降幅度最为显著,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说明在这期间第二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重庆市的第三产业比重是由46.5%提高到52.3%,在2018年已经达到了50%以上,说明现在第三产业占总体比例已经在一半以上,在三大产业结构中显示出较为重要的情况。
总体而言,重庆市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均呈现下降的情況,但其下降的幅度较小,相反,第三产业呈现的是一种逐渐上升的趋势,同时近年上升幅度较大较为可观,可以分析得出现如今重庆市的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与一般情形大体一致的,没有出现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也就说明其发展较为合理,没有偏离发展。而重庆市的三大产业结构是从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二三”模式,发展到成为直辖市之后的“二一三”模式,再就是发展到了当今的“三二一”模式中,总体产业结构模式的发展也表明,重庆市的三大产业结构模式正在逐步变得越发的合理,根据自身情况在各个阶段也是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以此能够适应其发展,以此发展到了现代经济的结构特征也在日益突出的阶段,因此更应该去合理分析。
三、重庆市三大产业就业人员分析
而本次不仅仅是要对重庆市的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一些分析,还需要针对三大产业的就业数据比重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为后面分析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铺垫,而最后才能得以更好地去进行分析,同样也是为了能够分析得出,重庆市现如今的人员就业人数是否符合三大产业的发展,而两者之间是否平衡等问题,重庆2014年~2018年三大产业就业比重如图2所示。
从图2的数据分析得知,重庆市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是从2014年起就一直处于下降的情况,到2018年时就业人员所占比例仅为27.2%,但在对生产总值的分析中得出,重庆市2018年的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只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8%,这也就说明出了第一产业中整体所创造出的经济是不容乐观的,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在下降而产业总值也是在下降的;对于第二产业来说,其从业人员比重在2014年到2015年期间还是在呈现上升的趋势,在那之后就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了,2018年的时候第二产业40.9%的产出仅容纳了25.9%的人就业,这也就说明第二产业的在吸引劳动力进入岗位这一方面,呈现出一种相对较差的情况;而相反的,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的就业比重在近几年期间都呈上升的趋势,2018年就业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46.9%,与52.3%的生产总值相比,较为合理。因此这也就可以看出,各个产业的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而在重庆市自从实行“两点”“两地”政策以来,群众的人均收入得到了持续增长,而与此同时所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人员,其从业数量下降的幅度相较来说是最大的,现如今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小,可以得出大量剩余的农村生产人员进入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也因此能够迅速增加。
四、重庆市三大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用于衡量三大产业中每个产业内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能否平衡匹配。关于产业结构偏差的度量,本文使用每个产业在经济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与该产业在就业人数中所占比例与1之差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AiA=Bi/BCi/C-1
其中Ai、A表示i产业结构偏离度,Bi/B表示i产业结构百分比,Ci/C表示i就业结构百分比,1是常数。而如果Ai、A越接近于0,也就是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两者之间已经达到了一种和谐稳定的状态,两者的发展情况也就是非常可观的。而根据所得数据和公式计算得出自2014~2018年重庆市产业结构偏离度,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在近几年发展期间,重庆市的这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来说,两者的整体情况都呈现出了一种较平稳较和谐的状况,但相较可以发现出其中不同的就是,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都是负数小于零的情况,2014年~2018年期间也都是稳定在-0.7左右,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呈现这种情形也是因为重庆市的第一产业的生产值较低,但是其就业的人数过多,也就导致了其第一产业内部还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员的情况出现,这也就意味着第一产业中的可以说是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力,需要分别进入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去,这样才能够较为合理,才能够与其第一产业的生产值能够得到相应的匹配;第二产业结构的偏离程度是处于第一、第三产业的中间情况,一直也是稳定在0.6左右,尽管自2014年以来是呈现出了一种逐年下降的形势,在2016年~2017年有所回升,在2017年~2018年的时候又有所下降,但也可以看出重庆市的第二产业的内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仍然是不合理的情况,同时其就业的空间仍然空缺很大,需要从第一产业中引进一些劳动人员才能使之较为合理;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三产业是三个产业中唯一的一个,正在逐步趋于稳定状态,并且已经无限地接近于0的,特别是在2017年的时候第三产业的偏离度计算所得仅仅只有0.079,虽然在2018年时又上升了一点达到了0.115,但这也可以分析得出第三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总体情况上是处于一种较为平衡的状态,两者之间的发展也是和谐一致的,正在慢慢变得越来越合理,但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也就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而重庆市现如今还是在呈现出一种二元经济的结构现象,这也是因为其第一产业的负数结构偏离度的情况出现,因此需要针对其第一产业进行相应的调整改变,但是从整体分析数据得出,重庆市的三大产业结构整体的发展趋势走向还是较为合理的状态,但还需要其进行三大产业结构的一些优化升级。
五、结语
通过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分析,从对其他直辖市纵向分析得出,現如今重庆的产业结构情况所处于全国的一个大致位置,也就可以分析了解到重庆相对于其他三个直辖市来说,三大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结构比例构成是不同的,在整体的经济结构中也是不同的,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去进行努力,因此需要再针对重庆市产业结构内部进行分析。而重庆市所能获得的政治资源是非常好的,其“两点”“两地”政策就是以重庆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现如今也正在逐渐呈现“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再利用了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公式,根据之前分析所得数据进行计算,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哪些产业仍然存在隐性失业,以及如何进行调整,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结构与第二、第三产业结构的偏差程度很大,需要对重庆市的三大产业结构进行一些优化升级。这不仅使得重庆市能够得以相对快速地发展了起来,同时还能够带动重庆市周边的几个城市比如成都、云南、贵州,甚至是还能够带动我国整个西部地区,以此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是需要去仔细研究,各个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也需要去分析优化,使得都逐渐偏向于0,达到更加合理化的情况。
参考文献:
[1]何平,陈丹丹,贾喜越.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统计研究,2014,31(7):31~37.
[2]李子伦.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D].北京: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5.
[3]黄亮雄,安苑,刘淑琳.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基于三个维度的预算[J].中国工业经济,2013,(10):70~82.
[4]岑庆,陈江生,章华丽,等.重庆第一产业结构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8):208~212+234.
[5]江振来.重庆市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1):26~27.
[6]段禄峰.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6):122~125.
[7]黄庆华,刘建徽.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及其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67~172.
[8]娄天蔚.试论经济新常态下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J].全国流通经济,2018,(031):70~71.
[9]李滨.浅谈中国在世界经济危机下的新兴产业结构调整[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5):10~10.
[注]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18YBGL063);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17SKJ033)
作者简介:
1.田瑜,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2.崔利刚(通讯作者),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系统工程。
3.刘锦杏,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4.李亚丽,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