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多静
我们每天可能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或者信息。而作为父母,在越来越关注孩子心理成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焦虑和困惑。
孙女士坐在我对面,穿着得体的套装,留着精致的齐耳短发,给人感觉是一位理性、干练的职场女性。孙女士有一个六岁的女儿,漂亮可爱,聪明伶俐,经常被周围人夸奖。而孙女士也非常享受和女儿在一起的生活,让自己感到开心与甜蜜,而这对母女也常常是别人羡慕的对象。讲述了孩子的基本情况之后,孙女士抛出了自己的困扰——我的孩子太情绪化了,这可怎么办?
我试着询问她具体发生了什么。她连着说了两声抱歉:“是我太着急了,那我先说一下事情发生的过程。”
“大概在两周前,从幼儿园回到家,孩子的表现有些反常,整个小脸气鼓鼓的,既不跟家里人说话,也不去玩玩具,就是坐在沙发上生闷气。晚饭后,经过孙女士的耐心沟通,孩子开始生气地说:“可可上周说要送我一个玩具,但是他骗我,他就是一个骗子。我再也不跟他一起玩了。”
可可是孩子一个很好的朋友,平时周末也经常到家里玩。孙女士刚听完孩子的描述,心里笑了出来,还以为是天大的事情呢。但是,让孙女士有些担心的是,孩子这样给别人贴标签,太武断了,很容易给她在社交上造成困扰。所以孙女士就跟孩子解释:对方可能是忘记拿了。但是孩子不听,依然非常生气。坚决要跟对方“断绝”朋友关系。
这可怎么办呢?直到孩子睡觉的时候,还依然不开心,把可可送的毛绒玩具从枕头边丢到了地上。“要是明天还没有和好,那孩子和可可的关系怎么办呢?会不会影响到她和别人的交往呢?要不要跟学校老师交流一下,看看发生了什么?”这些困惑开始在心头泛起。
晚上临睡前看了一篇关于孩子情绪培养的文章,让孙女士更焦虑了——孩子是不是情绪稳定性太差?
到了第二天,孩子很高兴地回来了,原来她跟可可又和好了。昨天那些气愤的情绪和绝交的誓言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
本来心里大石头终于可以落下,但是孙女士内心的担忧反而增加了:女儿的情绪变化太快了,完全由着自己的情绪去为人处世,这对以后的个人成长影响太糟糕了。
单纯这样的一件事往往不足以让妈妈如此担忧。因为类似的事情之前也发生过,这背后还有什么其他的隐情吗?
我好奇地问道:“这个事情发生了两个星期,为什么是现在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呢?”
她忽然想起什么,然后跟我讲述前天发生的一件事:“那天我开车带孩子出去玩,孩子在车里拿着玩具打闹。我担心出意外,就狠狠批评了她。”孩子立刻安静下来,陷入一种深深的自责,不断在说:“我太不听话了。”直到回家过了几个小时,依然在时不时地念叨这句话。
可以说,第二件事让孙女士更加担忧,因为她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孩子的情绪很不稳定。
我先是做了心理教育,让孙女士意识到,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情绪、认知等各方面发育还不完善,不能完全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听完后孙女士的焦虑缓解了一些,想要知道怎么应对这样的场景。
面对她的困惑,我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先关注到她当下的困惑与焦虑。同时,更要看到她身上那些积极的部分。我告诉她:“相较于很多家长,你显然具有更好的反思能力,在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的同时,也会不时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这是难得可贵的。”
听到这里,孙女士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连连说:“没有没有,我还需要多学习。”但是她也开始从自我怀疑和否定的状态中慢慢走出来,开始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孩子的相处。而她的这种容易自我否定的思维模式其实和孩子在车上的表现何其相似。
听到这个反馈,孙女士有些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也是一个容易焦虑和自责的人。尽管她总是用一种很理性的方式教育孩子,但是孙女士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更加直接和深远。我试着反馈说:“所以,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太焦虑、太着急,太容易自我否定,不仅给孩子作出这样的示范,还会在自己心里放大孩子行为的负面可能性。”
在后面的几次咨询中,我渐渐了解到孙女士的成长经历,她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总是被忽视,为此一直比较自卑。和周围人相处,哪怕是家人,也总是更多满足和讨好别人;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总会担心自己做错什么,总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哪怕自己是受欺负的一方也不敢言语。
大学毕业后通过自己不断努力有了现在的成绩,但是内心的那份敏感和压抑却始终都在,需要时时提醒自己要理性和坚强,否则就会退回到那个弱小、无能的状态。
所以,当孩子表现出情绪波动和自责的时候,无意中激活了孙女士内心的伤痛。表面上是希望解决孩子情绪化的困扰,潜台词却是:孩子千万不要重复我以前的痛苦。
当看到这些,孙女士痛快地哭了一场,这些年来的委屈和压抑像是被大坝拦截的洪水一样释放出来。当情绪变得平静,她也可以更加平和地讨论孩子遇到的问题。
我以咨询中的交流为例,让她意识到:遇到事情先不要着急下结论或者作出评价,先了解事情的细节,并探讨可能的原因。
孩子说可可要给她玩具,那两个人达成了什么样的承诺?可可为什么作出这样的承诺?孩子遇到这件事后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这种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去做一些示范和引导,比如告诉孩子她现在是愤怒、失望、委屈等等。这个过程恰恰是提高孩子对情绪识别、表达的能力。
等孩子情绪平静下来,我们还可以问问孩子,她觉得可可为什么不遵守承诺?有哪些可能的原因?面对不同的可能,我们怎么去应对?甚至,我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和孩子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及方案带来的影响。
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孩子能够感受到妈妈的关爱和理解,不断学习和练习情绪表达与调节的能力,孙女士也在修复自己因为童年时期遗留下来的过分敏感、焦虑的问题。所以,这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如何做一个好的父母,有一个方法是——带着好奇心去询问和探索,放下批判和对错,走入孩子内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