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 广西科技大学
□ 黄深凤 □ 高巧明
农用挂车及其标准化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据统计,农业生产过程中60%以上的任务是运输,农用挂车与拖拉机组成运输机组运输物料,是提高我国农村道路运输能力,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机械化运输方式。
在国外,农用挂车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如农村基建物料运输、木材运输、牧草运输和有机肥运送等。意大利与我国广西地形类似,拥有大量先进的农用挂车和小型铰接式轮式拖拉机,并成功消除了农业运输问题。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情况类似,各类先进的液压、空气悬架都在农用挂车上实现了应用(图1)。
在国内,由于农用挂车标准制修订滞后,原标准各项指标远远落后。自2003年以来,相关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已经17年没有更新,导致国内外一些先进机械产品生产制造技术和设计理念如主车车架系列先进悬架技术、挂车操控智慧化技术、挂车连接模块化设计理念,以及新型挂车铰接形式等,没能够及时应用在农用挂车中,造成国内农用挂车种类少、作用小、应用少,拖拉机机具配套率低下,有些地区甚至无机可用,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差距拉大。
长期以来,一些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多功能变型运输机产品或农民自行拆装改装的农用运输机械充当了农村道路运输的主力军,给农业生产和管理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在广西甘蔗榨季,可以见到自行改装的能够装载30吨左右甘蔗的挂车(图2)。为解决甘蔗运输问题,个别糖厂探索性地购买了30辆汽车全挂用于运输(图3)。
为了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机化水平和农用挂车应用,广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开始筹建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用挂车工作组,于2020年7月23日获批成立。由来自全国15 个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的18 名专家、学者及管理人员组成工作组委员。工作组致力于研究农用挂车、挂车与拖拉机连接机构等农业机械及其配套设备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推动农业机械生产、制造、研发和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组的成立,对于我国农用挂车与国际对标,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道路运输能力,特别是提高丘陵山区农业物资运输能力和糖料蔗运输效率,解决丘陵山地无机可用的难题意义重大。
8月5日,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用挂车工作组成立暨农用挂车标准制修订工作研讨会在广西合浦县召开,与会人员围绕结合丘陵山区特点,提升农用挂车及其标准装载量、优化驱动形式(国外挂车多数带后驱动并在拖拉机上配备了专门的后同步动力输出PTO,而我国的农用挂车一直没有对后驱动进行明确,造成管理部门的理解有差异),更好地适应我国机械工业发展和社会生活需要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审议通过了农用挂车标准制修订计划,包括国标的修订和团标的制定等。
至此,农用挂车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化工作在广西拉开新帷幕。会议审议通过了2020—2021年工作计划,提出全面对国内挂车标准对标国外进行更新,必将为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丘陵山区道路运输能力再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