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芳芳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滨江时报》是20 世纪20 和30 年代哈尔滨地区发行的一份重要民营报纸。它从1921 年3 月15 日 创 立,到1937 年10 月31 日 停 刊,历 经16年,共出版4996 期。虽然它的寿命只有16 年,然而却是民国时期哈尔滨地区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之一,并且历经了奉系军阀、国民政府和伪满洲国三个不同政权的统治时期。因为报纸具有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并且刊载内容的丰富性和时代性,发行方式的公开性和广泛性,因此《滨江时报》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我们认识20 世纪20 和30年代历史真相的重要资料。中国近代历史经历了急剧而复杂的变化,由于时代变迁和社会环境等变化,如今,《滨江时报》的遗存十分有限而宝贵,原报仅存于哈尔滨市图书馆,以原报制作的微缩胶卷也主要在哈尔滨市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两馆存有。随着地方史及城市史等其他领域研究的深入,史学研究者对《滨江时报》及价值的重视和挖掘利用程度也得到逐步推进。
对《滨江时报》的重视和研究,是一个近十年才出现的新事物。提到以对《滨江时报》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笔者认为首先一定要提及张岩博士的《〈滨江时报〉研究》。该成果是张岩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10 年的博士毕业论文。并且该篇博士论文由吉林文史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张岩博士师从于东北师范大学的曲晓范教授,从其博士论文来看可见其学业深得曲晓范教授的真传。曲晓范教授从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始重视对报纸史料的阅读和引用,其所研究的主要领域东北近现代史、东北地区城市发展史中,几乎一半以上史料来自近代报纸。曲晓范教授在指导张岩博士学习期间,已有了近30 年的报刊史料的丰富阅历与经验,因此可以说,张岩博士的这篇论文从选题上已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既新颖又深刻。在当时相比中国其他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报刊新闻历史研究情况,东北报史研究还很薄弱。尤其相比东北地区近代以来出现的不下千种的报纸总量而言,关于东北报史的个案研究却是一片荒野。东北地区的民国时期旧报纸虽然历经时代变迁和社会动荡而大量消亡,不能完全被保留下来,但是毕竟旧报纸总量庞大。经一些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保护和整理后,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旧报纸被保留下来,为历史研究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以哈尔滨地区的报刊新闻历史研究情况为例,在张岩博士的毕业论文之前,哈尔滨报纸的个案性研究和专著还处于一片空白。虽然哈尔滨历史中曾经出现过新闻报刊业华洋荟萃、生机勃勃的繁荣时期,有着丰富的旧报纸存留资源,但是当时在文史研究中,还只是作为一种文史资料被保存,尚未得到大力的挖掘和应用。对旧报纸的信息,也只是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文史资料中提及,在省市地方志和新闻志的条目中有所概述。其叙述的主要内容多为报刊创办的时间、创办人、刊登主要内容及版面设置的基本信息,对报纸自身产生存亡的背景和特点及变化等方面,都有待于深入探讨。因此,张岩博士的这篇《〈滨江时报〉研究》,为当时哈尔滨地区报纸的个案性研究领域填补了一项空白,在东北地区报刊及全国报刊史个案研究中必应占有一席之地。
该文作者对以哈尔滨市图书馆保存的《滨江时报》为基本资料,多次从外地专程到达哈尔滨搜集整理资料,在史料搜集上做到了求真求实,保质保量。在研究方法上,作者借鉴和运用了多个学科研究领域的方法,如历史编纂法、传播学方法和社会学方法等,可谓方法多样,论证方法科学多维,从而增添了该论文的科学性,提高了论文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张岩博士在就读博士期间,曾经与其导师曲晓范教授共同完成了两篇有关《滨江时报》论文,分别是《〈滨江时报〉与实业宣传》和《近代报人范介卿与〈滨江时报〉》。其博士论文在前两篇论文的基础上,在内容和角度上都有所扩展。《〈滨江时报〉研究》主要内容为《滨江时报》创办的历史背景、范介卿与《滨江时报》、《滨江时报》新闻报道的内容特色、《滨江时报》的评论分析、《滨江时报》的副刊研究,《滨江时报》的广告分析和《滨江时报》与读者的互动研究,共七个篇章。虽然张岩博士在开展和推进这项研究时应该也想做到尽善尽美,面面俱到,但是从论文的后记可知,当时她正在高中任教的同时读博,而且生活在长春而非哈尔滨,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客观条件下,又受困于毕业时间压力,所以很多地方不得不论述简单,选取的角度和内容也必然有限。不过学术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止境,不断探索深入的过程,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可能成为空前绝后的孤品。至少在张岩博士完成它的博士论文时,在东北报业史个案性研究中她已经取得了质量很好的学术成果和创新价值。
自张岩博士的《〈滨江时报〉研究》之后,《滨江时报》迅速引起了更多历史研究者的注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历史、新闻等多个学科的研究者。地处东北地区尤其是哈尔滨地区的高校师生成为这个研究方向的主力军。这为《滨江时报》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创造了良好的人才条件。以《滨江时报》为对象的博硕论文也逐渐增多。大体情况如下:
?序号 作者 类别 题目 时间 学校1杨尔佳 硕士 《滨江时报》(1929年~1930年)副刊“傅家甸”启蒙思想研究 2013 黑龙江大学2张 睿 硕士 《滨江时报》副刊对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1928-1931) 2014 黑龙江大学3邬伊岩 硕士 《滨江时报》的历史转向与报格“断裂”研究(1928-1934) 2018 黑龙江大学
除了博硕毕业论文,还有一些发表于各类学术期刊上以《滨江时报》为重要研究对象的论文。2010 年6 月,由张岩博士和其导师曲晓范教授继续合作,发表了《哈尔滨近代民营报纸〈滨江时报〉的特点及其作用》。论文以1932 年2 月5 日哈尔滨沦陷日期为截点,分别概述了《滨江时报》在前后两个不同政权统治下的办报特点,并且认为哈尔滨沦陷后,《滨江时报》虽然迫于现实政治压力,不得不转变新闻报道风格迎合宣传伪满政府,但是在实际上仍以隐晦方式传播一些有利于抗日爱国的信息,将爱国为民之心隐藏起来。报纸尤其关注实业发展,灾情民生方面新闻报道,内容丰富,因此对《滨江时报》的历史作用和史料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2013 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刘群《〈滨江时报〉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哈尔滨评剧艺术传播》论文中,以《滨江时报》作为大众媒体对评剧演出活动、名角剧目和社会评价等方面大量报道的角度,认为《滨江时报》通过营造热闹繁荣的商业环境和破旧立新的舆论环境,在扩大评剧传播范围、改良表演方式和推动评剧艺术思想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2014 年刘群的《滨江梦华录:论〈远东报〉、〈滨江时报〉的戏曲史料价值》论文,是以《滨江时报》中反映20 世纪20 年代哈尔滨有关戏剧活动的大量报道内容为基础,从而得出当时哈尔滨戏曲演出活动的兴盛,社会娱乐生活的多彩丰富,名角剧目风靡流行,表演风格个性迥异和社会各阶层在戏剧方面表现出来的审美价值取向差异等特点,进而体现出了《滨江时报》在研究哈尔滨戏剧发展史中的重要史料作用。黑龙江新闻传播学院田雷的论文《〈滨江时报〉舆论走向与命运反思》,以1932 年2月5 日哈尔滨沦陷分期,叙述了《滨江时报》前后由“抗日”到“亲日”鲜明的立场转变,分析了其立场转变因素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与之前张岩、曲晓范《哈尔滨近代民营报纸〈滨江时报〉的特点及其作用》文章对《滨江时报》总体评价不同,这篇论文论述了《滨江时报》的负面影响,以其作为沦陷时期大众媒体的反面教材定位。田雷论文在命运反思中延伸到大众媒体与舆论主导权的关系层面上,并提出在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乃至文化自信强国方面的警示声音。2015 年,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李群,发表论文《日伪时期〈滨江时报〉关于苏联形象的负面宣传》。以上这些学术论文,大多是省级和国家级的社科项目的研究成果。可见,当前高校师生对《滨江时报》的高度重视和精力投入,为进一步正确认识和利用这样一份哈尔滨解放前的重要报纸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在笔者所看到的近几年关于《滨江时报》的学术论文研究中,东北地区各高校的博硕毕业论文,占据了大约一半数量的比例。《滨江时报》因为内容丰富,存在时间较长,能够反应20 世纪20 和30 年代哈尔滨及东北地区乃至中国范围内的很多历史客观现实,所以成为东北地区地方历史研究者的重要的资料来源。其中博硕毕业论文方面主要情况如下:
序号 作者 类别 题目 时间 学校1 李红娟 硕士 日伪统治时期东北税收制度探析(1931-1945年) 2010 哈尔滨师范大学2 朱秀波 硕士 近代哈尔滨面粉业的产生与发展(1900-1945) 2010 东北师范大学3 于海波 硕士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探析 2010 哈尔滨师范大学4 张 忠 博士 哈尔滨早期市政近代化研究(1898-1931) 2011 吉林大学5 屈 宏 硕士 1907-1932年哈尔滨民族面粉业发展探析 2011 哈尔滨师范大学6 许丽乃 硕士 清末民初哈尔滨道外城区研究(1898-1932年) 2011 哈尔滨师范大学7 王 岩 博士 沦陷时期哈尔滨音乐文化研究(1932-1945) 2012 哈尔滨师范大学8 李兴龙 硕士 民国前期哈尔滨商会初探(1912-1931) 2013 哈尔滨师范大学9 熊雪菲 硕士 《滨江时报》广告视野中的哈尔滨社会生活 2013 哈尔滨师范大学10 张珊珊 硕士 20世纪20年代吉林平民教育初探 2013 哈尔滨师范大学11 韩树鹏 硕士 哈尔滨南岗城区史研究(1898-1937年) 2013 哈尔滨师范大学12 张文楷 硕士 近代黑龙江地区灾荒与民间救济 2013 哈尔滨师范大学13 张 瑞 博士 论1920年代哈尔滨的青年运动 2014 吉林大学14 于佳亮 硕士 论1920年代哈尔滨的青年运动 2014 哈尔滨师范大学15 何 爽 博士 伪满洲国戏剧研究 2014 吉林大学16 樊冬实 硕士 民国时期哈尔滨霍乱研究(1919-1932年) 2015 哈尔滨师范大学17 张百慧 硕士 民国前期哈尔滨慈善救济事业研究 2015 哈尔滨师范大学18 刘丽丽 博士 1912—1931年黑龙江省禁烟的历史考察 2017 吉林大学19 董 娜 硕士 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水灾治理研究 2017 黑龙江大学
学术论文以《滨江时报》为重要资料的还有:2010 年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曲广华教授与于海波《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以〈滨江时报〉为中心》、郗鹏《20 世纪20 年代哈尔滨市官方对娼妓业的管理——以〈滨江时报〉所载报道为例》、熊雪菲《从20 世纪20 年代〈滨江时报〉医药广告看哈尔滨民众生活》、汪少鹏与李淑娟《1932 年松花江水灾及其影响——以〈滨江时报〉为中心视角》、于佳亮与曲广华《论1920 年代哈尔滨青年运动的文化蕴涵》、王岩《沦陷时期哈尔滨地区学校音乐活动研究》、郗鹏与李淑娟《由〈滨江时报〉透视20 世纪20 年代哈尔滨粥厂》、李为儒《哈尔滨慈善义演考察——以〈滨江时报〉报道为史料》、田雷《东北沦陷区国人报纸“满”苏边界纷争的舆论鼓动(1932—1937》、田雷与邬伊岩《东北沦陷初期国人报纸伪满洲国建政的言说——基于〈滨江时报〉时政报道的考察》。这些论文作者绝大多数为哈尔滨高校的师生,可见《滨江时报》的资料价值已经被哈尔滨地区高校中的历史学、新闻学和音乐艺术等多个专业师生高度重视,并且已经得到初步的开发利用,其潜在的历史价值非常值得后继研究者的进一步发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