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悲凉”了得——故都“秋味”的多重意蕴探析

2020-09-29 13:27
名作欣赏 2020年30期

郁达夫开篇一来就把自己品味出的北国之秋所具有的“清”“静”“悲凉”的独特韵味告诉读者。很明显,“这故都的秋味”中的“这”主要指北国秋天区别于南方秋天的三种独特秋味。从文体角度来看,很多老师把这篇散文当成纯粹的写景状物散文,把“清”“静”“悲凉”处理为归纳这些实景所体现的景色特点,没有透过这些表层的写景深入文本字里行间去仔细阅读,品味出写实背后与生命、命运、时代和文化有关的思考。郁达夫要去“饱尝”的“这故都的秋味”不仅仅是感官上真实自然秋景的味道,更是秋景背后蕴含的自然生命、自我生命和时代文化多个审美对象的姿态,而且每一种的秋味也有多重意蕴。

一、自然之秋呈现的秋味是“清”

郁达夫首先品味的是故都秋天的自然景色,其味为“清”。原文第二段作者先是通过发表对江南秋的种种抱怨和不满,以此来引出北国秋天各种景物体现的“清秋”特色。南方秋天因草木凋零慢、空气湿润、天空颜色黯淡,所以在味、色和姿态上总显得混沌、阴沉,这越发触动了作者对北国“清凉”之秋的怀恋和回忆。作者于是带着对南国之秋的不满,犹如一个导游,带领读者走进他所向往的北国之秋的“清凉”姿态中。

为了表现秋的“清”,作者呈现了五幅自然图景:皇城破屋、槐树落蕊、秋蝉残声、凉风秋雨、多味秋果。作者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身体感官,从颜色、声音、气味、味道等方面展现了一个以“清”为特色的清爽之秋。很多老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这些秋景图的时候,也能够围绕“清”来归纳,但是没有注意到这些景象所体现的“清”却有着不同层次的审美意蕴。

北国之秋的“清”首先表现为清澈、洁净。以“皇城破屋”图景为代表,原文中“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都是郁达夫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感官去“饱尝”这洁净、清澈的秋天,主要是用鲜艳的颜色来展现一个非常洁净、没有杂质的秋天。

北国之秋的“清”其次表现为清寂、清寥。作者在写槐树的时候没有去写树本身所体现的秋天特色,而是抓住人在清晨踩踏落蕊的柔软的触感和树影映衬下的细腻的扫帚丝纹两个触觉方面的细节,展现了北国之秋早晨独有的安静、寂寥。脚踏落蕊却感觉不到声音说明早晨特别的安静,街道上留下的扫帚扫过的痕迹则衬托出早晨人烟稀少,以此凸显街道的清冷和寂寥。郁达夫没有浓墨重彩的描写,而是抓住最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在三言两语中就勾勒出了北国清秋的独特审美韵味。

北国之秋的“清”再次表现为清凉、凉爽。从触觉感官来看,秋天必须是“清凉”的,但第二段作者说南方由于空气润,只能感受到一点点秋天的清凉,而北国的秋只要吹一阵风和下一场雨就能感受到十足的清凉。这种清凉再经过都市闲人那拖得很长的声调一说,秋雨所带来的秋味就恰到好处了。在这里,郁达夫没有用很多笔墨去细致描绘秋雨的具体样态和给人的细致感受,而是借其他当地人之口,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方言来展现秋天应该有的清凉之感。

北国之秋的“清”最后表现为清醇、清甜。北国秋之“清”味还表现在味觉上,那就是甘甜和香醇。作者认为北国真正能够体现“清秋的佳日”的当属秋果,清秋之感一定要有秋果才算完美。在关于秋果的描述中,作者并没有举某一种具体的果实的滋味,而是从果实类型的丰富多样和果实品质的优质两个方面让读者去想象果实的清醇和甘甜。“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简单的罗列让读者自然能够感受到佳日物产丰盛的喜悦,而“像橄榄有像鸽蛋”和“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则从形状和色泽两方面刺激读者的味蕾,去想象枣子甘甜爽口的感觉。写到这里,清秋的滋味才算咀嚼出来。

《故都的秋》的教学自然脱离不了对种种秋景的品位,但遗憾的是很多老师陷入了一个误区:只是引导学生笼统地讨论和归纳这些景物描写的特点,没有认识到这些景色所体现的清秋在审美效果上是有不同层次的。五幅画面从洁净、寂寥、凉爽、甘甜四个侧面,多角度地呈现了有别于南方秋天的潮湿、混沌的独特滋味和审美特质。如果不去区别这些“清”的具体层次,就很难真正感受郁达夫所向往的清秋滋味。

二、“清”背后的人生姿态是“静”

很多老师将“静”纳入到“清”的范畴,将“清静”放在同一个层面来归纳实景的特点,这样的处理就只能停留在浅层的景物鉴赏中,因为作者在所品味的清秋的背后,是在描绘一种向往的理想生活方式和诗意的人生姿态。郁达夫推崇故都的秋“来得特别的静”不仅仅是因为有别于南方的那种独特的环境的清静,更是因为故都的秋能够给自己一种向往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即生活节奏的舒缓和悠闲,并带着淡淡的寂寥和落寞的意境美。

作者对“皇城破屋”的描绘,不仅仅是要呈现故都秋天那些标志性的景色是什么,更是在享受一种人生的状态,即由舒缓和悠闲构成的“清静”的生活姿态。在第三段中,作者通过详细呈现曾经体验过的“泡茶”“一坐”“看得”“听得”“细数”“静对”的生活行为,来表现对这种人生状态的憧憬。这些行为体现的是打发时间和消磨时光的生活状态,尤其是作者特意用“细”和“静”两个形容词来呈现动作的状态,无不表现出一种安静、缓慢、悠闲、闲适的生活节奏和人生姿态。作者说通过这样的一些动作“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里的“秋意”不仅仅是景色方面的洁净、清新,更是通过对这样一些生活场景的回味,让读者感受和分享到这种悠闲的人生状态。因此,作者所感受到的“秋意”不仅仅是有双重含义,更是侧重指向所憧憬的,以“静”为核心的理想人生境界。

故都秋天清晨的“槐树落蕊”图景也展现了双重审美意蕴。上文已经分析过,在该图景中作者只抓住了脚踩落蕊的触感和扫地留下来的细腻的扫帚丝纹两种感觉。这两种感觉体验在清晨人流稀少的安静的时刻衬托下,触动了作者的“潜意识”,把隐藏在意识深处的平时无法感受到的“落寞”调动出来了。在“槐树落蕊”这段描述中,“清闲”“落寞”是两个关键词,但很多老师只是用它们来评价景色的特点,没有注意到这两种感觉不仅仅是实景客观上对人的一种冲击,更是欣赏者自我主动融入其中,基于实在的生活体验而产生的独特生活滋味,即以“闲”和“寂”为核心的“静”的生活方式。这里的“闲”也不再是悠闲、高雅的物质层面的生活追求,而是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潜藏在生命深处的那些孤独、寂寞的生命体悟,而落蕊和扫痕起到了激活的作用。

总之,“静”是比“清”更高一层次,也更难得的一种生活姿态和人生境界。在作者看来,只有北国的秋天才能让自己找到真正想过的,符合自己性格特质和人生际遇的理想人生,所以最后一段作者才以天真和夸张的想法,想要用生命来换取这种秋天的停留。

很多教师将“静”放在与“清”同层面进行鉴赏,这样就无法感受到“静”指向郁达夫向往的生命美学意蕴。同时,如果将文章简单处理为写景状物散文,就很容易忽视作品景物背后独特的真实生活体验,会将作者作为独立于他所呈现的景之外的客观叙述者,“清”“静”的体验中就缺乏作者的生命气息,无法将作者在故都秋的品味中找到的生命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机结合,因为写实的背后是绘意,描绘一种契合自己性格特质的诗意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

三、“静”背后的生命文化感触是“悲凉”

“悲凉”是郁达夫不远千里跑到北平去最想体验的一种“秋味”,然而“悲凉”在这篇作品中是一个看似很好解读却又很难解读的词语。看似很好解读是因为读者很容易受作品表层写景内容的影响,将悲凉用来归纳客观景象给人的悲伤、冷落之感。然而外在环境格调带来的伤感只是浅层的,其背后潜藏的是作者对自然生命的衰亡、自我人生命运的困顿、时代的凋敝、文化的衰微的悲凉感触。

“悲凉”首先体现的是郁达夫对自然生命的凋陨和衰亡的独特感触。作者之所以认为只有故都的秋天才能够代表中国的秋天,是因为其更加符合自然生命凋陨的规律。第二段作者一来就说江南有秋天,但是“草木凋得慢”,这句被很多读者忽略的话是关键,因为其传递的信息意在表明自然生命的凋陨才是秋天的本色,秋天之所以是悲凉的,因为秋天的到来就意味着很多自然生命的结束。

接下来第三段写“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第四段写铺得满地的落蕊和秋叶,第五段写衰弱、残余的秋蝉以及秋果殆尽后北方“尘沙灰土的世界”,这些无不都呈现出自然生命即将凋陨和死亡带来的悲凉之感。尤其是写秋果这一部分,很多读者被丰富的果实吸引,体会到了作者喜悦的一面。但是这段中却出现了“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这句话,说明作者对生命“盛极必衰”的悲凉结果的体悟一直都占据潜意识。

郁达夫在品味故都秋天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在感受其走向衰亡的生命的悲凉本质,由秋草疏落开始,到秋果殆尽,郁达夫对自然生命的悲凉体悟也越来越强烈。郁达夫本人对这种生命状态则以静观的姿态细细品味,并没有做过多的情感倾向表达。

“悲凉”其次体现的是郁达夫对以自我为审美对象的人类生命姿态的认识。文中写文人悲秋传统现象这一段比较特别,表面上与文本前后文的内容都不衔接,很多老师只是将其看作是郁达夫用来说明悲秋具有很悠久的文化传统。但如果仔细去归纳这一段的内容,梳理其表述的逻辑,我们就会发现作者对“悲凉”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即这一段作者以呈现现象的方式将个体自我的悲秋主义扩大到历史文化中,为“悲凉”提供理论来源。

从本段内容上看,作者先说中国文人具有很强的悲秋色彩,其次说外国文人对于秋的悲啼色彩,再次转入到囚犯到了秋天不能自已的悲情,最后通过举两个文人悲秋的个案来总结。我们会发现这一段由前面观照自然生命的样态转入到观照以自我为代表的人类命运的现象中。

很多人忽略了该段中“秋士”这个重要的词语。“秋士”是指以写秋天来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和人生失意困顿的知识分子,秋天的萧索、肃杀恰好能用来表现人生灰暗、凄凉的遭遇。在历史上众多的“秋士”中,作者之所以偏偏选取欧阳修和苏轼,是因为欧阳修写《秋声赋》时处于郁郁不得志的状态,苏东坡写《赤壁赋》时也正处于贬谪失意中。作者发现自己当前的人生遭遇、人生状态,和当时的欧阳修、苏东坡何其相似:1926年孩子在故都离世,为了躲避国民党的白色恐怖而去到上海,但1934年上海已经没有立足之地,又只能经杭州再次漂泊到北平,但是当到达北平后看到的是满目疮痍,残破不堪,这代表这中国文化的故都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生机和繁荣,处处都是破败和衰微,而时局的动荡让自己已无法在这片深爱的土地上立足!这就是故都的“悲凉”。

个人悲凉的人生遭遇与时代破败、文化衰微的悲凉现状交融在一起,而作者梳理历史文化现象又发现自己和所处时代、文化的遭遇与历史上这些以“秋士”自居的知识分子的遭遇何其相似!成为“秋士”的人,这一辈子的命运注定是坎坷的、失意的、悲凉的。

四、结语

不管是“清”“静”还是“悲凉”,这三种秋味都被郁达夫赋予了多重审美意蕴。“清”着眼于表现故都秋天的自然本色,“静”着眼于表现自己向往的理想生活状态和生命境界。同时,故都秋天之所以又深沉、萧索、冷寂,因为作者从“清”和“静”中品味到了自然生命的凋陨、衰亡,自我命运的颠沛流离、困顿失意,所处时代和文化的疮痍、衰微,真是怎一个“悲凉”了得!